第4课 数据的安全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数据的安全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数据安全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问题。 2.了解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 3.了解个人数据安全防范措施,形成保护数据安全的信息意识。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分析并记录视频中明明和妈妈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数据泄漏: 1234
【学习任务二】
结合视频和实际生活,并通过网络学习,说一说、学一学如何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并向明明和他妈妈提出合理的建议,将它记录在学习单的任务二中。
推荐的学习资源
百度中输入关键词:密码强度检测,可以搜寻到检测密码强度的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数据安全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数据的安全》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学习了数据相关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带了便利也在数据应用的过程中伴随着许多安全问题,如信息泄露、非法篡改等。所以本节课作为单元最后一课,在学习数据知识基础之上,对本单元学习的数据应用问题进行补充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安全意识,提高数据安全防范能力,构建完整的数据知识体系,完成单元学习整体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经过之前的课堂活动,已经能够清晰感知生活中的数据应用,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接触电子产品的家庭环境。但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学生数据安全意识缺失,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等数据安全问题。因此,针对学生意识缺乏的普遍现状,教师可以通过数据泄露实例学习、案例体验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达成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问题。 2.了解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 3.了解个人数据安全防范措施,形成保护数据安全的信息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案例,了解威胁数据安全问题的因素。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出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通过播放视频,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泄漏现象,并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数据安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教师通过具体生活案例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安全问题。 二、讨论分析,落实重点 1.学习活动一:分析并记录视频中明明和妈妈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数据泄漏。 通过提问视频中明明和妈妈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数据泄漏,引导学生思考该案例中威胁数据安全问题的因素。 2.教师讲解除了认为窃取外,其他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如设备损坏、操作失误、计算机感染病毒等。并通过案例分析每个导致安全问题的因素,让知识与生活联结。 三、结合案例,突破难点 1.直观体验,增强感受。 呈现明明妈妈设置的密码,并让学生通过密码强度检测工具体验怎样的密码组合强度最高。 呈现扫描抽奖二维码后的网页,让学生直观感受抽奖骗局。 呈现随手丢弃的快递单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的泄漏。 2.学习活动二:保护数据我能行。 结合视频和实际生活,并通过网络学习,说一说、学一学如何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并向明明和他妈妈提出合理的建议,将它记录在学习单的任务二中。 3.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系统了解常用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4.教师补充更多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1)安装正版软件 2)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 3)定期数据进行备份 5.了解关于数据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四、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个人保护措施和国家法律的双管齐下,一定会创建出更加和谐安全的数据时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浙社版)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数据的安全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 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作业练习
1、选择题:下列不属于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是( ) A. 计算机感染病毒 B. 定期备份数据 C. 设备意外损坏 D. 个人信息被窃取 2、简答题:小明的妈妈为手机 APP 设置密码时,直接用了 “123456”,还经常随手丢弃带有家庭地址和电话的快递单。请指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的 data 安全问题,并给出 2 条改进建议。 3、案例分析题:某同学在路边看到 “扫码抽手机” 的活动,扫码后弹出要求填写姓名、家长手机号的页面。结合本课知识,分析该同学是否应该填写信息,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定期备份数据是保护数据安全的措施,能避免数据因设备损坏等丢失;A、C、D 均为威胁数据安全的常见因素。 2、答案:可能导致的问题:密码过于简单易被破解,快递单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家庭地址、电话等个人数据被非法利用(如诈骗、骚扰等)。 改进建议:①设置包含数字、字母的复杂密码(如 “Xy123@56”),提高密码强度;②丢弃快递单前,用马克笔涂抹掉地址、电话等敏感信息。 3、答案:不应该填写。 理由:路边不明来源的扫码抽奖活动可能是骗局,填写姓名、家长手机号等信息会导致个人数据泄露,可能被用于短信诈骗、电话骚扰等,威胁数据安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