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1.1 感觉世界知识点一、人的感觉1. 感觉形成过程:★刺激→感觉器官→神经→大脑→大脑皮层【注意】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任何感觉都是大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产生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也就是说,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而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2. 大脑皮层有各种中枢: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中枢、以及语言中枢等。3.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是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是器官层次。4.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①感觉器官一定是器官;感受器不一定是器官。②感觉器官/感受器都可以感受刺激5. 五种基本感觉、感觉器官及其感受器:基本感觉 感觉器官 感受器视觉 眼 视觉细胞(视觉感受器)听觉 耳 听觉细胞(听觉感受器)味觉 舌 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嗅觉 鼻 嗅觉细胞(嗅觉感受器)皮肤感觉 皮肤 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冷/热觉感受器)6. 影响感觉的因素有酒精和药物:酒精会影响人的感觉和反应快慢;有些药物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知识点二、皮肤的感觉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的感觉功能;还具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功能。2. 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1) 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因为指尖触觉神经末梢较集中。盲人的触觉比普通人要敏感。(2) 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疼痛是身体的一种自卫反应,当身体某个部位受到外部刺激后,就会通过神经传输到大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局部远离危险,具有保护作用(3) ▲冷/热觉是因为皮肤上有冷、热觉感受器(能分别感受冷热刺激,由神经细胞构成)。手背皮肤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知识点三、鼻和嗅觉1.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神经末梢所引起的感觉。2.嗅觉的形成过程:3.嗅觉3大特点:特点 解读 举例适应性 嗅觉适应快,数秒至数分钟即可产生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室不闻其臭差异性 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有些哺乳动物属于嗅觉高度发达的敏锐类,狗的嗅觉能力远远超过人类选择性 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猫对老鼠、鱼的气味敏感,对青草的气味不敏感【注意】(1)感冒时觉得吃东西不太有味道:因为感冒时鼻塞导致嗅觉灵敏度下降,不太容易闻到香味。(2)嗅觉不仅能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还能帮助人们避开危险:例如:①当人们嗅到泄漏的天然气气味(供气时加入的臭味)、有毒的刺激性气味时,就知道要采取措施或及时远离;②当人们闻到食物腐败的气味时,就不再食用,从而避免食物中毒。知识点四、舌和味觉1.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含有味蕾,其上有味觉神经和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2.味觉的形成过程:3.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拓展)味道 酸 甜 苦 咸 鲜敏感区域 舌体两侧 舌尖 舌根 舌尖两侧 舌心【注意】麻、辣(痛觉)、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不单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4.味觉的敏感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随之下降,对基本味觉的感知能力变弱。为了补偿这种味觉的减退,年龄大的人一般更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以获得更强的味觉体验。5.味觉和嗅觉之间相互影响: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灵敏度也降低;一边吃苹果,一边闻香蕉,会产生苹果和香蕉的混合味道。题型一、人的感觉1. 如图,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游戏者会疼痛难忍,游戏者感受板的软硬程度和形成痛觉的部位分别是( )A.皮肤 神经 B.神经 皮肤 C.皮肤 大脑 D.大脑 皮肤【解答】解:脚底是用皮肤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皮肤真皮层的神经末梢,将刺激转化为电信号,传给大脑,大脑皮层经过分析,做出相应的反应,形成痛觉。所以游戏者感受板的软硬程度和形成痛觉的部位分别是皮肤、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故选:C。2. 在太阳底下感觉暖洋洋的,主要是靠皮肤的( )A.冷热觉 B.嗅觉 C.触觉 D.痛觉【解答】解: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冷热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形成温暖的感觉。因此,我们在太阳底下感觉暖融融的,主要靠皮肤的冷热觉。A正确,BCD错误。故选:A。3. 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解答】解: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用到了视觉和嗅觉;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满嘴咸香用到了味觉;故选:B。4. 清明时节,瑞安人有食用清明饼的习俗。清明饼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 )A.大脑 B.鼻 C.舌 D.眼【解答】解: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即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鼻只是感受器,而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选:A。5. 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B.鼻腔上端黏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C.舌能够辨别酸、甜、苦、咸D.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解答】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不变,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改变焦距来获得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并同时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符合题意。B、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不符合题意。C、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不符合题意。D、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冷觉等。不符合题意。故选:A。6. “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话高度赞美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部分布在皮肤中C.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D.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解答】解: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A正确。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B错误。C、舌头的不同部位上的味蕾,对味觉的感受程度又不尽相同:舌尖上的味蕾对甜味最敏感,舌根部的味蕾对苦味、辣味最敏感,舌头及两侧的味蕾对咸味最敏感,舌尖两侧的味蕾还对酸味最敏感,C正确。D、味觉和嗅觉都属于化学感觉,刺激物都是化学物质。D正确。故选:B。7. 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C.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详解】A.嗅橙子时形成的是嗅觉,吃苹果时形成的是味觉;因此,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A正确。B.麻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辣不是味觉,酸、甜等味觉是单刺激后形成的,B错误。C.指尖的触觉感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感觉灵敏,因此触摸一般用指尖,C正确。D.手背上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因此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D正确。故选B。题型二、皮肤的感觉1. 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详解】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故盲文是通过触摸识别的,因此盲人在“阅读”盲文时主要依赖的是触觉。故选B。2.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 )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详解】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B正确,ACD错误。故选B。3.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一样的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详解】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分别与不同的感觉有关,A错误。BC,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未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 因此,如果真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而表皮损伤一般不会流血,B错误,C正确。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痛觉、冷觉和温度觉,我们身体各个部位对冷热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D错误。故选C。题型三、鼻和嗅觉1.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解答】解: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选:B。2.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解答】解: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故选:A。3. 2月28日,温州市马鞍池公园第二十届郁金香节开幕,成片的艳丽春花吸引众多市民前观赏。小明在马鞍池公园观赏时不仅欣赏了郁金香丰富的花型和多变的色彩,还凑近闻到了花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B.鼻子是嗅觉器官C.闻久后感觉不到花香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D.花香是在鼻腔中形成的【解答】解:A、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故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A正确;B、鼻子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通气,嗅觉等功能,属于嗅觉器官,B正确;C、人的嗅觉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闻久后感觉不到花香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C正确;D、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神经是传入神经能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故花香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D错误。故选:D。4. 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A.苹果味B.柠檬味C.无味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解答】解:人们对食物味道的判别不仅依靠味觉,也需要依靠嗅觉。正因为如此,患感冒的人往往吃什么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蒙上眼睛,同时嗅柠檬和吃苹果,会产生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故选:D。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下列情况与此相似的是( )A.时间久了,腥臭味闻不出来 B.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度差异很大B.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 D.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详解】“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选项A中“时间久了,腥臭味闻不出来”,体现了嗅觉具有适应性,其余三个选项提现的是嗅觉的差异性,故A符合题意。故选A。题型四、舌和味觉1.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解答】解:糖比橘子甜,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所以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2. 为了平常“舌尖上的美味”,小科去吃了一次重庆火锅,结果感觉又辣又麻,觉得特好吃。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的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A.其他菜没有火锅好吃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散去C.吃火锅的时候烫伤了味蕾D.其他的菜的味道没有火锅辣【解答】解:A、B、D.有误。C.正确。吃火锅时辣椒、花椒等的强烈刺激可能损伤了味蕾,导致味蕾的敏感度在接下来的几天发生变化,从而吃其他菜觉得没有味道。故选:C。3. 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B.舌的味觉引起的C.舌的痛觉引起的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解答】解: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故选:D。4. 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A.口腔B.舌C.味蕾D.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解答】解:味觉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进食时,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可见,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5. 人们总说“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其实,这四种味觉中有一种并不属于人体的基本味觉,它是( )A.酸 B.甜 C.苦 D.辣【解答】解: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碱、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故选:D。【基础强化】1. 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A.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B.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播到大脑中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D.人产生了味觉疲劳【详解】平时,人吃东西所以知道什么味道,这主要是舌头上味蕾在起作用,当人生病或疲劳时打乱了人体内分泌,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所以人的味觉发生了变化,所以吃什么东西也就没有味道。可见C正确。故选C2. 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一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20岁女子声称,自己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感染症状,包括丧失听力、味觉和嗅觉。经研究证实发现个别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出现感官失调的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味觉失调一定是因为味蕾受损 B.所有人的听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C.该患者嗅觉失调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D.可以排除因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答案】B【解析】A.味觉失调可能是味蕾受损,也有可能是传递味觉信息的神经以及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受损,故A错误。B.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故B正确。C.该女子20岁,年龄较少,不可能是因为年龄造成的,故C错误。D.个别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出现感官失调的症状,则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故D错误。3. 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C.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答案】B【解析】A.嗅橙子时形成的是嗅觉,吃苹果时形成的是味觉;因此,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A正确。B.麻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辣不是味觉,酸、甜等味觉是单刺激后形成的,B错误。C.指尖的触觉感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感觉灵敏,因此触摸一般用指尖,C正确。D.手背上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因此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D正确。4. 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 )A.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 B.感受的刺激都是溶于水的物质C.感受的刺激都是气体 D.感受器位于皮肤内【答案】A【解析】A、味觉和嗅觉都属于化学感觉,刺激物都是化学物质,A正确;B、味觉的刺激物是化学物质,是溶于水的。嗅觉的刺激物是气体,B错误;C、味觉感受的刺激是溶于水的物质,C错误;D、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黏膜中,D错误。5. 3月各地油菜花盛开,小兰观赏时不仅欣赏了油菜花的花型,还凑近闻到了花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B.鼻子是嗅觉器官C.闻久后感觉不到花香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D.花香是在鼻腔中形成的【详解】A.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故不司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鼻子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通气,嗅觉等力能,属于嗅觉器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的嗅觉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应。闻久后感觉不到花香了,这力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运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臭神经是传入神经能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枢,从而形成嗅觉,故花香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 人们常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A.视觉、嗅觉、触觉 B.视觉、味觉、触觉C.触觉、嗅觉、味觉 D.视觉、嗅觉、味觉【详解】识别食物的“色”使用的是视觉,感知“香”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用的是嗅觉,品尝“味”则通过味觉。因此,辨别“色、香、味”时分别用到视觉、嗅觉、味觉。故选D。7. 人生如三道茶,先苦后甜,最后回味无穷。下列关于人体的感觉描述错误的是( )A.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B.人在感冒时,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都降低了C.痛觉的产生对人有一定的保护意义D.味觉是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觉细胞,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详解】A.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苦、咸、辣、鲜、涩、碱、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A错误。B.其实 人类的味觉只能尝出酸、甜、苦、咸四种味道,其他很多都是靠嗅觉来感知的,感冒时会发生鼻塞不通气,导致嗅觉失灵,嗅觉失灵,也会影响味觉,会导致味觉不正常,食欲不振等,B正确。C.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保护生命安全,C正确。D.味觉是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刺激味觉细胞,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D正确。故选A。8. 下列对各种感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痛觉,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温度更高的环境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不能在寒冷的极地生活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不能避开有毒气体来保护自己【详解】A.痛觉是皮肤感觉的一种,是辨别各种刺激对机体伤害程度的感觉,这种感觉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它可以防止机体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如果没有痛觉,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A正确。B.30~45℃℃时热觉感受器的活动较强,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人体产生不适,从而人避开高温环境,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B错误。C.由冷觉与热觉两种感受不同温度范围的感受器感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感觉,对冷刺激敏感的叫冷感受器,冷觉的存在,使人类避开寒冷的极地生活,进行保护自己,C正确。D.嗅觉感受器分布鼻腔顶端,叫做嗅黏膜。味觉感受器分布于舌上有味蕾,分布于舌背面、舌尖和舌两侧,味觉感受器分布舌背面和两侧黏膜。舌背面、舌尖、舌两侧和舌根,叫做味蕾,嗅觉存在,使人能避开有毒气体来保护自己,D正确。故选B。9. 暂停匆匆的解题,平复急躁的思绪,欣赏下怡人的春色吧,鲜花在向你微笑,鸟儿说:“你一定行!”想要收到鲜花和鸟儿的祝福,用到的感觉分别是( )A.视觉和触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答案】D【解析】鲜花的祝福是鲜艳的颜色,用到的是视觉。鸟儿的祝福是声音,用到的是听觉。10.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体各部位的触觉的敏感性不同【答案】A【解析】A、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A错误;B、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确;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指尖感到针触的百分率最高,说明指尖的触觉敏感程度最高,C正确;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触觉百分率不同,说明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D正确。11.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明利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敏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用针轻轻触动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敏感觉到针触时说 “是”,重复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皮肤部位 手背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 针触不同部位的力度可以不同B. 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相同C. 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前臂高D. 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少答案:C解析:题述实验为对照实验,变量是皮肤部位,除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都应相同,故针触不同部位的力度要相同,A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不同,说明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最高,说明指尖对触觉的敏感性最高,B错误,C正确。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多,D错误。12.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A. 吃糖后各种味觉灵敏度降低B. 吃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C. 橘子汁碰不到感受甜味的区域D. 橘子汁本身无甜味答案:B解析:糖比橘子甜,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灵敏度下降,所以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13.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小新参加了花展,在花展中小新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新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B. 不同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 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口腔中形成的D. 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混合味道答案:C解析:味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而非口腔。14. 探究:味觉与嗅觉在辨别食物味道时是否相互影响?所需器材:A 牌薯片(味道较淡)8~10 片,B 牌薯片(味道较浓)4~5 片。(1)小科先闭上眼睛,慢慢品味 A 牌薯片,他能尝到 A 牌薯片的味道吗?______。(2)小科继续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把几片 B 牌薯片靠近他的鼻孔,呼吸几次。现在他再尝另一片 A 牌薯片,这次 A 牌薯片的味道与第一次所尝到的不一样,有些 B 牌薯片的味道。通过这次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2)味觉与嗅觉在辨别食物味道时会相互影响。解析:(1)舌是人的味觉器官,小科先闭上眼睛,慢慢品味A牌薯片,能尝到A牌薯片的味道。(2)小科继续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把几片B牌薯片靠近他的鼻孔,呼吸几次。现在他再尝另一片A牌薯片,这次A牌薯片的味道与第一次所尝到的不一样,有些B牌薯片的味道,这说明味觉与嗅觉在辨别食物味道时会相互影响。15. 阳光灿烂的五月,浙江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小伟利用假期来到姑姑的桃园里玩,稍微靠近桃园一点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桃香味,真是好闻呀!看这些桃子有红色的、黄色的,他不由自主跳起来摘了个桃子吃,桃子吃起来又甜又脆,又有点酸,摸着还有点凉,味道好极了……(1)文中小伟用了____________等感觉器官。(2)请你说出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伟吃了几个桃子后,又在桃园里四处看看。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他不禁捏了捏鼻子,笑着说:“怎么啦?” 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鼻、眼、舌、皮肤;(2)桃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后溶解在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嗅觉;(3)大脑的嗅觉中枢已对桃香产生适应。解析:(1)分析题述可知,文中小伟用到了鼻、眼、舌、皮肤等感觉器官。(2)嗅觉的形成过程:桃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后溶解在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嗅觉。(3)小伟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这是大脑的嗅觉中枢已对桃香适应了的缘故。1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____________。(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____________物质特别敏感。(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____________。(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____________。【答案】摸东西 易适应 大脑皮层 液态【详解】(1)皮肤是触觉器官,如摸东西,与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2)吃西瓜是通过味觉器官,感受甜等味道。人体的舌上有许多乳头状小凸点的味蕾,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刺激特别敏感。(3)嗅觉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因此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4)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神经末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1.1 感觉世界知识点一、人的感觉1. 感觉形成过程:★刺激→感觉器官→神经→大脑→大脑皮层【注意】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任何感觉都是大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产生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也就是说,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而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2. 大脑皮层有各种中枢: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中枢、以及语言中枢等。3.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是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是器官层次。4.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①感觉器官一定是器官;感受器不一定是器官。②感觉器官/感受器都可以感受刺激5. 五种基本感觉、感觉器官及其感受器:基本感觉 感觉器官 感受器视觉 眼 视觉细胞(视觉感受器)听觉 耳 听觉细胞(听觉感受器)味觉 舌 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嗅觉 鼻 嗅觉细胞(嗅觉感受器)皮肤感觉 皮肤 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冷/热觉感受器)6. 影响感觉的因素有酒精和药物:酒精会影响人的感觉和反应快慢;有些药物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知识点二、皮肤的感觉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的感觉功能;还具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功能。2. 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1) 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因为指尖触觉神经末梢较集中。盲人的触觉比普通人要敏感。(2) 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疼痛是身体的一种自卫反应,当身体某个部位受到外部刺激后,就会通过神经传输到大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局部远离危险,具有保护作用(3) ▲冷/热觉是因为皮肤上有冷、热觉感受器(能分别感受冷热刺激,由神经细胞构成)。手背皮肤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知识点三、鼻和嗅觉1.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神经末梢所引起的感觉。2.嗅觉的形成过程:3.嗅觉3大特点:特点 解读 举例适应性 嗅觉适应快,数秒至数分钟即可产生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室不闻其臭差异性 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有些哺乳动物属于嗅觉高度发达的敏锐类,狗的嗅觉能力远远超过人类选择性 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猫对老鼠、鱼的气味敏感,对青草的气味不敏感【注意】(1)感冒时觉得吃东西不太有味道:因为感冒时鼻塞导致嗅觉灵敏度下降,不太容易闻到香味。(2)嗅觉不仅能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还能帮助人们避开危险:例如:①当人们嗅到泄漏的天然气气味(供气时加入的臭味)、有毒的刺激性气味时,就知道要采取措施或及时远离;②当人们闻到食物腐败的气味时,就不再食用,从而避免食物中毒。知识点四、舌和味觉1.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含有味蕾,其上有味觉神经和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2.味觉的形成过程:3.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拓展)味道 酸 甜 苦 咸 鲜敏感区域 舌体两侧 舌尖 舌根 舌尖两侧 舌心【注意】麻、辣(痛觉)、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不单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4.味觉的敏感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随之下降,对基本味觉的感知能力变弱。为了补偿这种味觉的减退,年龄大的人一般更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以获得更强的味觉体验。5.味觉和嗅觉之间相互影响: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灵敏度也降低;一边吃苹果,一边闻香蕉,会产生苹果和香蕉的混合味道。题型一、人的感觉1. 如图,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游戏者会疼痛难忍,游戏者感受板的软硬程度和形成痛觉的部位分别是( )A.皮肤 神经 B.神经 皮肤 C.皮肤 大脑 D.大脑 皮肤2. 在太阳底下感觉暖洋洋的,主要是靠皮肤的( )A.冷热觉 B.嗅觉 C.触觉 D.痛觉3. 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4. 清明时节,瑞安人有食用清明饼的习俗。清明饼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 )A.大脑 B.鼻 C.舌 D.眼5. 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 B.鼻腔上端黏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C.舌能够辨别酸、甜、苦、咸 D.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6. “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话高度赞美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部分布在皮肤中C.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D.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7. 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C.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题型二、皮肤的感觉1. 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2.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 )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3.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一样的 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 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题型三、鼻和嗅觉1.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2.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3. 2月28日,温州市马鞍池公园第二十届郁金香节开幕,成片的艳丽春花吸引众多市民前观赏。小明在马鞍池公园观赏时不仅欣赏了郁金香丰富的花型和多变的色彩,还凑近闻到了花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B.鼻子是嗅觉器官C.闻久后感觉不到花香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D.花香是在鼻腔中形成的4. 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A.苹果味 B.柠檬味 C.无味 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下列情况与此相似的是( )A.时间久了,腥臭味闻不出来 B.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度差异很大B.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 D.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题型四、舌和味觉1.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2. 为了平常“舌尖上的美味”,小科去吃了一次重庆火锅,结果感觉又辣又麻,觉得特好吃。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的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A.其他菜没有火锅好吃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散去C.吃火锅的时候烫伤了味蕾 D.其他的菜的味道没有火锅辣3. 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4. 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A.口腔 B.舌 C.味蕾 D.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5. 人们总说“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其实,这四种味觉中有一种并不属于人体的基本味觉,它是( )A.酸 B.甜 C.苦 D.辣【基础强化】1. 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A.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B.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播到大脑中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产生了味觉疲劳2. 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一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20岁女子声称,自己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感染症状,包括丧失听力、味觉和嗅觉。经研究证实发现个别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出现感官失调的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味觉失调一定是因为味蕾受损 B.所有人的听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C.该患者嗅觉失调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D.可以排除因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3. 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C.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4. 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 )A.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 B.感受的刺激都是溶于水的物质C.感受的刺激都是气体 D.感受器位于皮肤内5. 3月各地油菜花盛开,小兰观赏时不仅欣赏了油菜花的花型,还凑近闻到了花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 B.鼻子是嗅觉器官C.闻久后感觉不到花香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 D.花香是在鼻腔中形成的6. 人们常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A.视觉、嗅觉、触觉 B.视觉、味觉、触觉C.触觉、嗅觉、味觉 D.视觉、嗅觉、味觉7. 人生如三道茶,先苦后甜,最后回味无穷。下列关于人体的感觉描述错误的是( )A.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B.人在感冒时,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都降低了C.痛觉的产生对人有一定的保护意义D.味觉是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觉细胞,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的8. 下列对各种感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痛觉,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温度更高的环境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不能在寒冷的极地生活 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不能避开有毒气体来保护自己9. 暂停匆匆的解题,平复急躁的思绪,欣赏下怡人的春色吧,鲜花在向你微笑,鸟儿说:“你一定行!”想要收到鲜花和鸟儿的祝福,用到的感觉分别是( )A.视觉和触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10.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体各部位的触觉的敏感性不同皮肤部位 手背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11.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明利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敏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用针轻轻触动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敏感觉到针触时说 “是”,重复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针触不同部位的力度可以不同B. 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相同C. 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前臂高D. 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少12.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A. 吃糖后各种味觉灵敏度降低 B. 吃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C. 橘子汁碰不到感受甜味的区域 D. 橘子汁本身无甜味13.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小新参加了花展,在花展中小新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新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 不同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 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D. 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混合味道14. 探究:味觉与嗅觉在辨别食物味道时是否相互影响?所需器材:A 牌薯片(味道较淡)8~10 片,B 牌薯片(味道较浓)4~5 片。(1)小科先闭上眼睛,慢慢品味 A 牌薯片,他能尝到 A 牌薯片的味道吗?______。(2)小科继续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把几片 B 牌薯片靠近他的鼻孔,呼吸几次。现在他再尝另一片 A 牌薯片,这次 A 牌薯片的味道与第一次所尝到的不一样,有些 B 牌薯片的味道。通过这次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阳光灿烂的五月,浙江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小伟利用假期来到姑姑的桃园里玩,稍微靠近桃园一点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桃香味,真是好闻呀!看这些桃子有红色的、黄色的,他不由自主跳起来摘了个桃子吃,桃子吃起来又甜又脆,又有点酸,摸着还有点凉,味道好极了……(1)文中小伟用了____________等感觉器官。(2)请你说出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伟吃了几个桃子后,又在桃园里四处看看。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他不禁捏了捏鼻子,笑着说:“怎么啦?” 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____________。(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____________物质特别敏感。(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____________。(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____________。神经末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同步提升】浙教版八上-1.1 感觉世界(知识点 典例 强化)-原卷版.doc 【同步提升】浙教版八上-1.1 感觉世界(知识点 典例 强化)-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