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综合与实践年、月、日的秘密活动四:探索年历中的秘密课时目标1.了解年历中包含的重要信息,能说出国际节日、中国节日的分类及部分节日的来历和意义。2.了解二十四节气,知道其名称、时间顺序及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3.感受节日的文化意义和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制作了月历牌,你们还记得月历牌中有哪些信息吗?月历牌中包含日期、星期、重要节日、节气等信息。上节课我们还把制作的12个月的月历牌汇集在一起,做成了年历,年历上是不是藏着比月历更多的秘密?探究新知1.观察年历,提出问题。拿出准备好的年历,仔细观察,看看年历里除了日期和星期,还有哪些内容?年历里有“五一劳动节”“中秋节”等节日,有“立春”“清明”这样的节气,还有“初一”“初二”这样的农历!年历里的“三大主角”——节日、节气和农历。探究新知图中的小朋友提出了哪些问题?探究新知除了这三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为什么有的节日叫“国际节日”,有的叫“中国节日”?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探究新知2.分组探究,展示成果。请各小组的同学结合年历和资料卡,完成两个任务:①给年历中的节日分类,并采用画节日网络图的形式表示出来;②选择其中的2个节日查来历和意义。探究新知国庆节是中国独有的节日,像这样中国独有的节日,属于中国节日;六一儿童节很多国家都过,像这种很多国家都有的节日就是国际节日。探究新知和节日网络图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所在小组绘制的节日网络图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探究新知汇报自己小组查询到的节日的来历和意义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中秋节的日期在农历八月十五,古人认为这天月亮最圆,适合家人团圆;探究新知国庆节是为了纪念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而设立的,大家会通过阅兵、挂国旗等进行庆祝;1889年确定5月1日为劳动者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工人争取权益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等。探究新知了解二十四节气。从图中你发现了一年中一共有多少个节气?二十四个。探究新知每个月有几个节气?它们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探究新知明确二十四节气的用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农民根据节气安排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农谚,至今仍被用来确定最佳播种期。节气还有预防灾害的作用,如“雨水”提醒防范暴雨灾害;“霜降”预示初霜,农民提前做好防冻准备等。探究新知记忆二十四节气歌。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记住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探究新知“春雨惊春清谷天”里的两个“春”分别指立春和春分,“雨”指雨水,“惊”是指惊蛰,“清”是指清明,“谷”指谷雨。这一句包含了春季的6个节气。其他几句分别讲的是哪个季节的哪些节气?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探究新知在数线图上标出二十四节气。图中给出了哪些节气?通过给出的节气,你发现了什么?探究新知图中给出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个节气。通过给出的节气可知:立春和立夏两个节气之间是春季,立夏和立秋两个节气之间是夏季,立秋和立冬两个节气之间是秋季,立冬和第二年立春两个节气之间是冬季。探究新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些节气之间还有哪些节气?想一想,将数线图补充完整。探究新知探索了年历里的节日和节气的秘密,节日和节气都是年历里的“时间标记”。大家想想,它们和年历的“年复一年”有什么关系?每年的节日日期基本固定,节气的时间也差不多,所以年历上的秘密会重复出现!巩固练习1.节日连线。劳动节 5月1日中秋节 6月1日,儿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八月十五巩固练习2.节气填空:春季的节气有立春、雨水、( )、春分、( )、谷雨。惊蛰清明巩固练习3.生活联想:你家在端午节会做什么?你对端午节还有哪些了解?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年历,知道了节日分国际节日和中国节日,了解了很多节日的来历。我们还认识了二十四节气,会背二十四节气歌,知道节气和四季有关。课堂总结布置调查任务:请同学们回家后,调查以下内容,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问父母或其他人。(1)比年更大的时间单位还有哪些?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还有哪些?分别是怎样规定的?(2)中国古代是如何用土圭确定季节变化的?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