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活动三:探索称量工具(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活动三:探索称量工具(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
活动三:探索称量工具
课时目标
1.探索了解天平、台秤、电子秤等秤的结构。
2.了解秤的历史发展脉络,初步知晓杆秤与等臂天平的渊源关系。
3.认识不同种类的秤,感受电子秤等现代称量工具的特点和优势。
谈话导入
在前面的活动中,称量了回形针、食盐等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秤称的?
是用电子秤和台秤称量的。
知道电子秤、台秤等称量工具是如何来称量的吗?除了电子秤、台秤,还有哪些称量工具?
探究新知
1.制订活动方案
每组5~6人,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探索。
探究新知
如果选择电子秤,可以探索它的结构,像显示屏、传感器、按键等,还有它的种类,如商用电子秤、家用电子秤等,以及它是如何通过电子元件实现称量的;
选择台秤的话,可以探索其秤体、台面、承重装置等结构,机械台秤和电子台秤的区别,以及它们的称量原理;
探究新知
探索工具 电子秤
探索内容 结构、种类、称量原理
探索方法 观察、查阅资料、请教他人
探索步骤 ①观察电子秤实物,记录各部分结构;②查阅电子秤的种类和称量原理资料;③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成员分工 小宇:观察并记录结构;小琪:查阅种类资料;小龙:查阅称量原理资料……
探究新知
2.实践探索
观察称量工具。
探索电子秤的小组,仔细观察其外观和内部结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记录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探索台秤的小组,观察机械台秤的砝码、游码和电子台秤的传感器、显示屏,对比两者的结构差异;
探究新知
探索天平的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天平在称量时横梁的平衡情况,理解游码和砝码的作用;
探索杆秤的小组,观察秤杆上的刻度,尝试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称量,感受秤砣位置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探究新知
3.展示探索成果
探索的是电子秤,它主要由显示屏、传感器、按键和秤盘组成。显示屏用于显示质量,传感器是核心部件,能将物体的质量转化为电信号,按键可以实现开机、去皮等功能。电子秤的种类很多,有超市里用的计价电子秤,家里用的体重电子秤。它的称量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物体的压力,再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质量。
探究新知
探索的是杆秤,杆秤由秤杆、秤砣、秤钩和提纽组成。秤杆上有刻度,不同的刻度代表不同的质量。它是根据杠杆原理来称量的,当提纽两边的力矩相等时,秤就平衡了,此时秤砣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质量。我国古代就广泛使用杆秤,它方便携带,在当时的贸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究新知
对于他们小组探索的称量工具,你们还有哪些想了解的?比如电子秤在称量很重的物体时会不会不准?杆秤的刻度是怎么确定的?
探究新知
4.反思探索收获
(1)各小组在组内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次探索,你们学到了哪些关于称量工具的知识?在探索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你们对称量工具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探究新知
(2)每个小组推选1~2名代表,上台分享本小组的反思收获。
探索的是天平,知道了它是利用等臂杠杆原理称量的,我国古代就有天平结构的仪器,这让我们为古代科技感到自豪。在探索中,我们一开始不会查资料,后来请教了老师,学会了用关键词搜索,这让我们明白了遇到问题要主动想办法。
探究新知
了解到从古代的杆秤到现在的电子秤,称量工具越来越先进,精度也越来越高,这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
探究新知
总结:
通过这次探索活动,大家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称量工具知识,还提高了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看到了称量工具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准的发展过程,这背后是人类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
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在课后继续关注身边的称量工具,深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