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综合与实践(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 综合与实践(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七单元 总复习
4 综合与实践
课时目标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和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及其进率,并能结合生活实例,准确运用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质量和事件的时间。
2.理解24时记时法的规则,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并运用24时记时法记录生活中的活动时间。
课时目标
3.掌握总量与分量的关系(总量=分量×数量),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总量并进行单位换算。
4.在运用计量单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感受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计量的情况,比如买东西时要知道它有多重,安排时间时要知道过了多久。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计量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及其相关知识。
整理复习
(一)整理复习“计量质量的单位”
当我们描述物体的轻重时,会用到哪些单位?
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
1克、1千克、1吨物体的实物图片。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整理复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克、千克或吨来计量质量?
整理复习
(二)整理复习“计量时间的单位”
计量时间都有哪些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整理复习
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年包含12个色彩各异的月份卡片,
1日展示时针在钟面上完整转动两圈,
1时细化为60个小格表示60分,
1分又分成60个更小的格表示60秒。
整理复习
互动活动:
(1)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1秒的时长;
(2)快速口算几道简单的题目,体验1分钟能完成多少道;
(3)想一想,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的时间里都做了哪些事?
(4)回忆一下,过去的一年里,自己有哪些成长和收获?
整理复习
(三)整理复习“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有什么不同?
24时记时法:从凌晨0时开始,时针转动一圈到中午12时,继续转动,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依次类推,直到晚上12时也就是24时。
整理复习
开展实践活动:用24时记时法填出早晨起床、做课间操、午餐、下午放学、看《新闻联播》、晚上睡觉开始的时间。
整理复习
(四)整理复习“总量与分量的关系”
在这幅图中,500克和40袋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它们和这箱食盐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如果要计算总质量,可以运用什么数学知识?
500克是每袋食盐的质量(分量),40袋是数量,根据乘法的意义得出总量=分量×数量,即500×40=20000(克),单位换算得到20千克。
巩固与应用
1.连线。
巩固与应用
2.填一填。
课时作业
一、单位换算。
6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8吨=( )千克 5000千克=( )吨
2时= ( )分 4分= ( )秒
180分=( )时 360秒=( )分
二、记时法转换。
1.将普通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
上午7时=( )
下午4时=( )
晚上9时=( )
2.将24时记时法转换为普通记时法。
10时=( )
17时=( )
23时=(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支铅笔长约15(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座大桥长约2( )。
一头鲸鱼重约50( )。
跑100米大约需要15( )。
四、判断。
1.一枚硬币重约1吨。( )
2.1千米和1000米一样长。( )
3.晚上12时就是24时,也是0时。( )
五、解决问题。
一座石桥的最大承重量是12吨。一辆大卡车上装了3台机器,每台机器4000千克。这辆大卡车能不能安全通过石桥?
4000千克=4吨
4×3=12(吨)
12吨=12吨,
加上大卡车本身的质量后就会大于12吨,大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石桥。
回忆一下计量长度、质量和时间分别要用到哪些单位?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