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学习项目二 建设舒适听觉环境第一单元 声 ·音· 乐(版本)七年级下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拓展05课堂总结本课目标审美感知捕捉声音的音量、音色、混响等特质,提升对声音美学的感知能力。创意实践在复唱《游击队歌》、讨论声学现象时,清晰表达对声音变化的感受,运用声学概念解读音乐场所的声音效果。文化理解通过了解著名音乐厅的声学设计和林肯艺术中心整修历史,认识建筑声学对音乐文化传播的作用,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回顾:音乐从振动开始新知导入声音的四种基本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腹尾头腹尾头声音的“过程”做 “双手捂嘴”“双手放嘴前”“无遮挡” 三个动作,观察声音变化新知导入声音低沉且模糊声音稍弱但仍清晰声音最自然、最响亮声音的传播会受环境的影响说一说不同环境下录制的声音片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新知导入未装修房间的音质较差,具体表现为声音分散、不清晰,回声明显;已装修房间的音质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声音集中、清晰,回声减少。建筑声学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环境中声音的传播、控制和音质等问题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创造良好的听觉环境。新知讲解从声源发出后直接到达听者耳朵的声音,它对判断声音的位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当我们在听一场音乐会时,能直接判断出某个乐器声音传来的方向,这主要就是直达声的功劳。直达声直达耳朵,不受外界的干扰,声音纯正新知讲解声音遇到硬质界面,像墙壁、木板、金属板等,反射到听者耳朵的声音。在一个较大的房间里,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不仅仅有直达声,还有很多反射声。反射声新知讲解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还存在声音持续现象。比如我们在空荡荡的大礼堂里喊一声,声音不会马上消失,而是会持续一小段时间,这就是混响现象。混 响::新知讲解混响时间是指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在声场中由于反射等原因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逐渐衰减,声音从原始的声压级衰减 60 分贝所需要的时间,就被称为混响时间,通常用符号 “T60” 表示,单位为秒(s)。混响时间新知讲解混响时间新知讲解影响因素空间大小房间形状材料吸声特性空气吸收吸音材料和隔音方式 未装修房间一般缺乏吸音材料,而装修后的房间通常配有家具、窗帘、地毯等物品,这些物品具有吸音功能,能吸收部分声音,从而减少反射,缩短混响时间。新知讲解 小组交流与讨论:请列举生活中的吸音材料和隔音方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场景。吸音材料和隔音方式新知讲解吸音材料:吸音棉、泡沫、木材等,常用在音乐厅、教室、办公室等空间。 新知讲解吸音材料和隔音方式隔音方式:隔音墙、双层玻璃、密封门窗等,常用在住宅卧室、学校教室、高速公路旁等。如何建设美好听觉环境 家里学校社区墙面装饰窗帘选择家具布置教室装修图书馆音乐教室活动中心户外空间新知讲解建筑声学参数新知讲解1. 容积与混响时间:容积大,混响时间通常长,如卡内基音乐厅容积24,270立方米,混响1.8秒;上海大剧院容积小,混响1.7秒。2. 容积与座位数:容积大,座位数往往多,像卡内基音乐厅容积、座位数均较大。3. 初期衰减时间与混响时间:初期衰减时间略短于混响时间,二者数值相近。数值分析建筑声学参数新知讲解中国国家大剧院新知讲解中国国家大剧院新知讲解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游击队歌》新知讲解1.尝试用音频处理软件模拟并体会不同声学参数的音响效果。大家可以在课后自己动手操作一下,感受一下不同混响时间、反射声等参数对声音的影响。2.搜集林肯艺术中心音乐厅建筑声学效果问题的相关资料,了解其数次大规模整修的核心原因。同学们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去搜集资料。课堂拓展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建筑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了解了直达声、反射声、混响、混响时间等基本概念,还运用这些概念解释了很多有趣的声音现象,并且探讨了如何建设美好听觉环境。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保持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发现更多音乐与建筑声学之间的奇妙联系。课堂总结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不同混响时间的声学效果.mp4 中国国家大剧院.mp4 声音透射、吸声和反射演示视频.mp4 混响.mp4 第一单元学习项目二 建设舒适听觉环境.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