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稳基础知识点一 全等形的概念1(3分)全等形是指两个图形( )A.大小相等B.完全重合 C.形状相同D.以上都不对知识链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2(3分)下列汽车标志中,不是由多个全等图形组成的是( )知识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知识链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4(4分·教材再开发·P31T2变式)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和AC是对应边,那么∠BAN的对应角是 ,∠ANB的对应角是,AN的对应边是 ,BN的对应边是 . 知识点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5(3分·教材再开发·P31T3变式)若△ABC≌△DEF,则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得出EF的长为( )A.30 B.27C.35 D.40知识链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如图,△ABC≌△DEF,则AB=DE,BC=EF,AC=DF,∠A=∠D,∠B=∠E,∠C=∠F.6(3分·2025·鞍山台安县质检)如图,已知△ABC≌△EDC,AB和ED,BC和DC是对应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B=CE B.∠A=∠DC.AC=CD D.∠E=∠A7(3分)如图,△ABC≌△ADC,∠B=110°,∠BAC=45°,则∠ACD= . 8(8分)如图,已知△ABE≌△CDF,且B,E,F,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E和线段CF存在什么关系 并说明理由.巧提升易错点 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容易因看错对应边、对应角而出错9(3分·易错题)如图,是佳佳制造的风筝模型.已知△AEB≌△AFC,且BF=3,AE=2,则是( )A. B. C. D.10(3分·2025·大连质检)如图,点F,B,E,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F,若∠A=24°,∠F=26°,则∠DEC的度数为( )A.50° B.60° C.70° D.80°11(3分)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下列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12(3分)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13(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3,0),B(0,2),△OA'B'≌△AOB,A'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 14(3分·2025·盘锦大洼区期中)已知△ABC≌△DEF,BC=EF=4 cm,△ABC的面积是16 cm2,那么△DEF中EF边上的高是 cm. 培素养15(12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如图①,在Rt△ABC中,∠C=90°,BC=9 cm,AC=12 cm,AB=15 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点A停止,速度为3 cm/s,设运动时间为t s.(1)如图①,当t=________时,△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 (2)如图②,在△DEF中,∠E=90°,DE=4 cm,DF=5 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使得△APQ≌△DEF,求点Q的运动速度.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稳基础知识点一 全等形的概念1(3分)全等形是指两个图形(B)A.大小相等B.完全重合 C.形状相同D.以上都不对知识链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2(3分)下列汽车标志中,不是由多个全等图形组成的是(B)知识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知识链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4(4分·教材再开发·P31T2变式)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和AC是对应边,那么∠BAN的对应角是 ∠CAM ,∠ANB的对应角是 ∠AMC ,AN的对应边是 AM ,BN的对应边是 CM . 知识点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5(3分·教材再开发·P31T3变式)若△ABC≌△DEF,则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得出EF的长为(A)A.30 B.27C.35 D.40知识链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如图,△ABC≌△DEF,则AB=DE,BC=EF,AC=DF,∠A=∠D,∠B=∠E,∠C=∠F.6(3分·2025·鞍山台安县质检)如图,已知△ABC≌△EDC,AB和ED,BC和DC是对应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CB=CE B.∠A=∠DC.AC=CD D.∠E=∠A7(3分)如图,△ABC≌△ADC,∠B=110°,∠BAC=45°,则∠ACD= 25° . 8(8分)如图,已知△ABE≌△CDF,且B,E,F,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E和线段CF存在什么关系 并说明理由.【解析】AE∥CF,AE=CF.理由如下:∵△ABE≌△CDF,∴AE=CF,∠AEB=∠CFD.∵∠AEB+∠AEF=180°,∠CFD+∠CFE=180°,∴∠AEF=∠CFE,∴AE∥CF.巧提升易错点 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容易因看错对应边、对应角而出错9(3分·易错题)如图,是佳佳制造的风筝模型.已知△AEB≌△AFC,且BF=3,AE=2,则是(D)A. B. C. D.10(3分·2025·大连质检)如图,点F,B,E,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F,若∠A=24°,∠F=26°,则∠DEC的度数为(A)A.50° B.60° C.70° D.80°11(3分)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下列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C)A.1 B.2 C.3 D.412(3分)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48 . 13(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3,0),B(0,2),△OA'B'≌△AOB,A'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3,-2) . 14(3分·2025·盘锦大洼区期中)已知△ABC≌△DEF,BC=EF=4 cm,△ABC的面积是16 cm2,那么△DEF中EF边上的高是 8 cm. 培素养15(12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如图①,在Rt△ABC中,∠C=90°,BC=9 cm,AC=12 cm,AB=15 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点A停止,速度为3 cm/s,设运动时间为t s.(1)如图①,当t=________时,△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 (2)如图②,在△DEF中,∠E=90°,DE=4 cm,DF=5 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使得△APQ≌△DEF,求点Q的运动速度.【解析】 (1)①当点P在BC上时,如图①-1,若△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则CP=BC= cm,此时,点P运动的距离为AC+CP=12+=(cm),运动的时间为÷3=(s),②当点P在BA上时,如图①-2,若△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则PD=BC,即点P为BA中点,此时,点P运动的距离为AC+CB+BP=12+9+=(cm),运动的时间为÷3=(s).答案:或(2)△APQ≌△DEF,即对应顶点为A与D,P与E,Q与F;①当点P在AC上时,如图②-1所示,此时,AP=4 cm,AQ=5 cm,∴点Q运动的速度为5÷(4÷3)=(cm/s);②当点P在AB上时,如图②-2所示,此时,AP=4 cm,AQ=5 cm,即点P运动的距离为12+9+15-4=32(cm),点Q运动的距离为9+12+15-5=31(cm),∴点Q运动的速度为31÷(32÷3)=(cm/s).综上所述,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使得△APQ≌△DEF,则点Q的运动速度为 cm/s或 c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四章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 学生版.docx 第十四章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