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同步讲义)(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同步讲义)(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清楚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难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分子的变化情况。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2)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不变,原子的 也不变
宏观上 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 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即学即练
1.“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1)根据下图可以得出,水由 构成,一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的。
(2)图甲是液态水加热变气态水,图乙是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图甲:分子的 发生了变化,但分子的 没有发生变化,故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图乙: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该变化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从微观角度理解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填序号)。
A. B. C. D.
该反应共涉及 种物质。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考点一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例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物质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以上物质中共有3种氧化物
【变式1-1】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丙的化学式为 NH3 D.反应II 是分解反应
【变式1-2】家庭装修中残留的甲醛对人体有害,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改变
C.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丙中的大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变式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下列空白: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补图依据为: (填字母)
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②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③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3)图A属于 (填具体的物质类别),理由是 ;
(4)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 都不变,所以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基础达标
1.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2.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硫、氧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是1:1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4.甲醛(HCHO)是室内装修污染物之一,去除甲醛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C.反应生成的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5.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需用到多种消毒剂。氯气可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由离子构成 B.乙的化学式是H2O
C.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6.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总和相等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图①对应物质的元素质量比为14:3 D.图④对应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7.春晚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同时也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盛会,武术《天地英雄》利用AR技术将山水自然融入武术表演,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精神。生产A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SiH4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丙是由离子构成
D.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微观反应示意图能够帮助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0.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气体。甲烷、硫化氢重整高效制氢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中含有4个原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保持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2O
D.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综合应用
13.根据光催化水分解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增加
B.光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C.生成的和均是清洁燃料
D.此反应生成的和的体积比为
1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15.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乙醇分子共有 个氢原子。
(2)由反应过程可知, (填分子或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3)在此过程中,下列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选填两个)。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质量 D.分子数目
(4)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缺少 (填化学符号)。
拓展培优
16.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
(1)乙图中补充的粒子为 (填字母)。
A.∞ B.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由此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 。
(3)丙图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 。
(4)乙到丙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每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
(5)写出与一个甲分子电子数相同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符号 。
17.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3年的预期目标中,有一条为“提升秦岭黄河生态保护水平、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把黄河水变成饮用水,必须对黄河水进行净化。人们常常用加入活性炭的方法净水,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经检测,黄河水硬度较大,要将黄河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3)经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可将人类活动产生的CO2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D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②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填“发生”或“不发生”)。
18.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 ;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4)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具体的粒子名称)。
②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填具体的粒子名称),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具体的粒子名称)。
答案和解析
教学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清楚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难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分子的变化情况。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2)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宏观上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即学即练
1.“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1)根据下图可以得出,水由 构成,一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的。
(2)图甲是液态水加热变气态水,图乙是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图甲:分子的 发生了变化,但分子的 没有发生变化,故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图乙: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该变化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从微观角度理解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填序号)。
A. B. C. D.
该反应共涉及 种物质。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答案】(1) 水分子/H2O 2个氢原子 1个氧原子
(2) 间隔 种类 物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化合 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3) D 三/3 原子
【详解】(1)由图可知,水由水分子构成;
由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①由图可知,图甲中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但是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由图可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从微观角度理解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分子种类是否发生改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4个,2个,生成物中含4个,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故图中应补充。
故选D;
由图可知,该反应涉及、、三种物质;
该反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填:原子。
考点一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例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物质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以上物质中共有3种氧化物
【答案】B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H2S与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S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详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H2S、SO2、H2O都属于化合物,而O2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SO2、H2O属于氧化物,共两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变式1-1】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丙的化学式为 NH3 D.反应II 是分解反应
【答案】B
【详解】A、反应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每个丙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丙的化学式为:NH3,不符合题意;
D、反应II 为肼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和氮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2】家庭装修中残留的甲醛对人体有害,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改变
C.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丙中的大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答案】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甲醛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碳元素化合价为0,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丙中的大,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下列空白: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补图依据为: (填字母)
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②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③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3)图A属于 (填具体的物质类别),理由是 ;
(4)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 都不变,所以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1)
(2)①②
(3) 氧化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原子
(4)种类、个数、质量
【详解】(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也应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还需补充1个氢分子,图为:。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且由于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补充一个氢分子,故选①②。
(3)图A中只含水分子,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则属于氧化物。
(4)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由于反应前后氢、氧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基础达标
1.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答案】B
【详解】A、分解反应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一变多”),反应物(1 种)→ 生成物和(2 种),符合分解反应特征,说法正确;
B、反应物中:为+2价,为 2价;生成物(单质)中汞为0价,(单质)中氧为0价,汞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从化合态→游离态),说法错误;
C、反应物是分子,生成物是分子(由原子直接构成,无分子),分子种类从变为,说法正确;
D、(分子构成)、(原子构成),说明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说法正确。
故填:B。
2.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硫、氧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是1:1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反应前后不会变化,由图也可知,原子种类未发生变化,故A选项正确;
B、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氧元素一般显-2价,所以反应物中硫元素显+4价,生成物中硫元素显+6价,因此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成+6价,故B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生成物为、其中、为氧化物,是单质,共2种氧化物,故C选项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详解】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也不例外,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正确。
C、观察可知,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C正确。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反应后生成了新的分子,分子种类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正确。
故选A。
4.甲醛(HCHO)是室内装修污染物之一,去除甲醛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C.反应生成的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答案】D
【详解】A、甲醛(HCHO)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项不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为2O3+2HCHO2H2O+2CO2+O2,共涉及、两种氧化物,B项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两种化合物CO2和H2O的质量比为,C项不正确;
D、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改变,D项正确;
故选D。
5.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需用到多种消毒剂。氯气可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由离子构成 B.乙的化学式是H2O
C.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氯气,乙为水,丙为HCl,丁为HClO。
【详解】A、甲为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B、乙为水,化学式为:H2O,选项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选项正确;
D、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成新分子的过程,过程中分子种类改变,选项正确;
故选A。
6.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总和相等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图①对应物质的元素质量比为14:3 D.图④对应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总和相等,A 正确;
B、反应前氧气(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生成的水(H2O)中氧元素化合价为 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改变,B 错误;
C、图①对应物质是NH3,其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C 正确;
D、图④对应物质是H2O,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 正确。
故选B。
7.春晚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同时也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盛会,武术《天地英雄》利用AR技术将山水自然融入武术表演,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精神。生产A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SiH4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丙是由离子构成
D.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详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甲的化学式为,故选项A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故选项B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丙为,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4=1:2,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8.微观反应示意图能够帮助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B
【详解】A、 观察微观反应示意图,反应前有氮原子和氢原子,反应后依然是氮原子和氢原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A 正确。
B、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氨气NH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所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 错误。
C、从微观示意图中可以数出,反应前后氮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都没有变化,C 正确。
D、该反应是由氮气和氢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D 正确。
故选B。
9.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A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由化学方程式的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都是3个(包括1个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氧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气体。甲烷、硫化氢重整高效制氢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详解】A、 观察微观示意图,1个丙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硫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S2,A 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中甲(H2S)、乙(CH4)的分子个数比为2:1,B 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C 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分子,反应后有5个分子,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同时反应前是H2S和CH4分子,反应后是CS2和H2分子,分子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 正确。
故选A。
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中含有4个原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保持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2O
D.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A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一个甲醛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说法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丁是水,水由水分子构成,故保持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2O,说法正确;
D、生成物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丁为水,水中氧元素显-2价,说法正确。
故选A。
综合应用
13.根据光催化水分解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增加
B.光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C.生成的和均是清洁燃料
D.此反应生成的和的体积比为
【答案】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此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光催化剂为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生成的是清洁燃料,不具有可燃性,不是燃料,不符合题意。
D、此反应为光催化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生成的和的体积比为2:1,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详解】A、乙分子和丙分子中都有两种原子且种类相同,因此乙和丙中都由两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
B、甲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丁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故说法正确;
C、观察反应物的两种分子共由三种原子构成,即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元素,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故说法正确;
D、要求出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黄色)、B(蓝色)、C(黑色);便于比较,从而确定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并推测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4CB=4CB2+A2”,从方程式不难看出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5.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乙醇分子共有 个氢原子。
(2)由反应过程可知, (填分子或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3)在此过程中,下列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选填两个)。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质量 D.分子数目
(4)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缺少 (填化学符号)。
【答案】(1)6
(2)分子
(3)AC
(4)2H2
【详解】(1)观察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到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2)从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到,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3)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乙醇燃烧的反应中,反应前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后依然有这三种元素,所以元素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分子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在乙醇燃烧的反应中,乙醇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分子种类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1+3):(2+3)=4:5,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所以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C。
(4)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微观示意图,图C中有2个水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图B中有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图A中已经有2个氧原子,所以缺少2个氢分子,氢分子的化学符号为H2,缺少的是2H2。
拓展培优
16.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
(1)乙图中补充的粒子为 (填字母)。
A.∞ B.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由此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 。
(3)丙图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 。
(4)乙到丙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每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
(5)写出与一个甲分子电子数相同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符号 。
【答案】(1)B
(2) H 、O 原子
(3)都含氧原子
(4)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5)Cl-
【详解】(1)甲→乙是分子分裂为原子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甲图中有 4 个氢原子和 4 个氧原子,乙图中有 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所以还需要补充 2 个氧原子,故选B。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H)和氧原子(O),由此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
(3)丙图中两种分子分别是水分子(H2O)和氧分子(O2),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含有氧原子。
(4)乙到丙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每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5)一个甲分子(H2O2)的电子数为,与一个甲分子电子数相同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是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
17.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3年的预期目标中,有一条为“提升秦岭黄河生态保护水平、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把黄河水变成饮用水,必须对黄河水进行净化。人们常常用加入活性炭的方法净水,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经检测,黄河水硬度较大,要将黄河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3)经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可将人类活动产生的CO2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D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②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填“发生”或“不发生”)。
【答案】(1)物理
(2)煮沸
(3) H2O 发生
【详解】(1)加入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8、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H、2个O,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应补充2个水分子,则D物质为水,化学式为:H2O;
②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碳元素显-4价,故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8.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 ;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4)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具体的粒子名称)。
②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填具体的粒子名称),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具体的粒子名称)。
【答案】(1) 滤纸条由左向右依次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2) 分子之间有间隔,蔗糖分子均匀分散于水分子之间 继续
(3) BC 分子种类
(4) 二氧化碳分子 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会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到滤纸条上与酚酞溶液接触后,由于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所以会看到滤纸条由左向右依次变红。这一现象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本问答案为:滤纸条由左向右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2)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糖分子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之中,使得总体积减小,液面下降。而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所以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 故本问答案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蔗糖分子均匀分散于水分子之间;继续。
(3)在BC中,是同种分子(都是氧分子),C中的温度比B中的高,从图中可以看出C中分子运动得更快,通过比较BC就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AB中温度相同,但分子种类不同(A是氢分子,B是氧分子),分子运动情况不同,这说明分子种类也会影响分子运动速率。 故本问答案为:BC;分子种类。
(4)①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根据微观示意图,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没有改变。 故本问答案为: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