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阶段性练习
三年级科学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黄瓜结果后,我们食用的部分属于( )。
A. 根 B. 茎 C. 果实
2. 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主要是为了在沙漠中( )。
A. 减少水分蒸发 B. 防御动物 C. 储存养分
3. 敲鼓时,我们听到咚咚声,声音是由( )产生的。
A. 空气振动 B. 鼓面振动 C. 鼓棒振动
4. 下列植物的生长顺序正确的是( )。
A. 开花→发芽→结果→长叶 B.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C. 结果→开花→长叶→发芽
5. 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塑料杯 B. 玻璃杯 C. 竹筷子
6. 同样大小的纸张,吸水性最强的是( )。
A. 打印纸 B. 餐巾纸 C. 牛皮纸
7. 生活中用铝制作易拉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 )。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磁性
8. 下列物品中,用塑料制作的是( )。
A. 陶瓷碗 B. 棉衬衫 C. 矿泉水瓶
9. 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放在( )。
A. 太阳直射处 B. 通风的百叶箱 C. 封闭的室内
10.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描述是( )。
A. 一天的天气 B. 一周的天气 C. 当地的气候
11. 潜水员在水下能听到轮船鸣笛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A. 水 B. 空气 C. 真空
12. 下列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
A. 蚕丝 B. 棉花 C. 玻璃
13.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能感受到( )。
A. 振动 B. 冷热 C. 光滑
14. 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被称为( )。
A. 虫媒花 B. 风媒花 C. 自传花粉
15. 下列植物中,适合生长在石头上的是( )。
A. 青苔 B. 玉米 C. 西瓜
16. 番茄结果后,果实里的白色小颗粒是( )。
A. 种子 B. 泥土 C. 肥料
17. 红树林的植物根系露出水面,是为了( )。
A. 呼吸空气 B. 抓住泥土 C. 晾晒根系
18. 下列物品中,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组合制成的是( )。
A. 纯木桌子 B. 塑料直尺 C. 铅笔
19. 废旧报纸回收后,可以重新加工成( )。
A. 新纸张 B. 金属制品 C. 陶瓷碗
20. 测量降雨量的工具是( )。
A. 温度计 B. 雨量器 C. 风向标
21. 竹子在大风中不易折断,是因为它的茎( )。
A. 空心且有韧性 B. 非常坚硬 C. 表面光滑
22.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发声方式。下列( )是通过声带振动发声的。
A. 小鸟 B. 狮子 C. 蜜蜂
23. 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
A. 仙人掌 B. 睡莲 C. 松树
24. 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 )
A. 用一次性塑料袋 B. 垃圾分类 C. 用旧衣物制作抹布
25. 科幻电影里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对话,需要借助对讲机,因为( )。
A. 声音在太空中传播太快
B. 太空几乎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
C. 对讲机声音更好听
26. 小明用吸管制作排箫,吸管越短,吹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
A 低 B. 高 C. 一样
27. 风力歌中“叶动红旗展”描述的是( )风力。
A. 3级 B. 4级 C. 5级
28. 科学家有各自研究的领域,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家是( )。
A. 地质学家 B. 生物学家 C. 天文学家
29. 在冰上撒盐和不撒盐,两种冰融化快慢比较,结果是( )。
A. 撒盐的冰融化快 B. 不撒盐的冰融化快 C. 一样快
30. 玩“打土电话”时,棉线要( )才能使效果比较好。
A. 拉直 B. 弯曲 C. 缠绕
二、实验探究题。
31. 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四个同样的瓶子、棉花、水。
实验步骤:
①在四个瓶子底部铺好棉花,分别标记为A、B、C、D。
②在四个瓶子中加入同样多的种子,将A瓶拧紧,在B、C瓶中撒入一些水,将D瓶中的种子完全泡在水中,然后拧紧B、C、D瓶瓶盖。
③将A、C、D三个杯子放在常温环境中,将B瓶放到冰箱里。一星期后观察四个瓶子中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A、B、C、D四个瓶中只有C瓶中的种子发芽。
(1)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有时会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段时间,请结合本次实验,解释这样做的科学道理。
32. 探究水里的植物有那些适应环境的本领
实验材料:水葫芦、金鱼藻、莲的完整植株、3个透明玻璃容器、小刀、清水。
实验步骤:
①准备杯子:3个杯子分别装大半杯清水,对应放水葫芦、金鱼藻、莲。
②把水葫芦放进第一个杯子,用手压入水中松手,发现水葫芦会漂浮;用手挤压,发现水葫芦脆,且能轻易按下;掰开发现内部是空的。
③把金鱼藻全泡进第二个杯子水里,用手搅动后发现金鱼藻随水扭动;当在杯中继续加水后发现金鱼藻会漂浮。
④把莲(带藕、长叶柄)放进第三个杯子,让藕泡水里、叶子漂在水面。观察其漂浮情况。用小刀切开莲的叶柄及茎,观察切面,发现叶柄及茎内有许多中空的管道。
请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葫芦内部是____________的,这一结构能帮助它____________在水面。
(2)莲的叶柄和茎内有许多____________的管道,这些管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请结合实验说说水里的植物都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
三、综合应用题。
33. 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但塑料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不易降解,一般塑料袋都需要400年才能降解。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做“白色污染”,请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回答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34. 暑假里,学校组织“小小科学家”科研兴趣小组前往昭通大山包高原湿地进行研学活动。队员们刚抵达,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原本有些沮丧的同学被带队老师的一番话吸引住了:“这场雨可是大自然送给湿地的礼物!”雨停后,大家发现湿地池塘水位上升了,岸边的野花野草变得更加翠绿,连泥土里的蚯蚓都钻出来了。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农村雨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处有哪些?
(2)在城市里,下雨也能带来一些“惊喜”。比如,雨水可以______;调节______。
(3)虽然下雨有很多好处,但有时也会带来灾害。请举一个下雨带来自然灾害的例子,再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预防或减轻灾害影响?
35. 噪声是一类听起来令人不适的声音,它的产生和传播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中,汽车的喇叭声、地铁运行时的轰鸣声、工厂机器的运转声、以及施工工地的电钻声,常常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在公共场所,商场里嘈杂的人声、KTV震耳欲聋的音乐,甚至图书馆里同学间的大声交谈,都会打破原有的宁静……噪声不仅会让人出现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还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耳鸣或听力下降。
周末,小红遇到了这些场景:①邻居家装修,电钻声持续一整天;②清晨公园里,悠扬的二胡乐曲声在林间回荡;③音乐课上,同学们整齐合唱《少年先锋队队歌》;④厨房里,妈妈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发出的“叮”提示音;⑤坐高铁时,车厢内小孩大声哭闹;⑥参加演唱会,舞台音响震耳欲聋。
(1)以上哪些场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回答序号)
(2)以下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 )。
A.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选择距离音响较远的座位
B. 为了听清楚音乐,将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并长时间佩戴
C. 遇到燃放鞭炮时,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
(3)假如你是校园“降噪小设计师”,请你设计一个校园降噪警示牌。
2025年春季学期阶段性练习
三年级科学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B
【26题答案】
【答案】B
【27题答案】
【答案】A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A
【30题答案】
【答案】A
二、实验探究题。
【31题答案】
【答案】(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给种子提供充足水分,同时适当提高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空的 ②. 漂浮
(2) ①. 中空 ②. 输送氧气
(3)有的茎中空,能通气;有的茎柔软,能适应水流,有的结构中空,能漂浮
三、综合应用题。
【33题答案】
【答案】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少买矿泉水,自带水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34题答案】
【答案】(1)补给水源,灌溉农田
(2) ①. 净化空气 ②. 温度
(3)自然灾害例子:洪涝灾害; 预防或减轻灾害影响方法: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疏浚河道、建立预警系统等。(答案合理即可)
【35题答案】
【答案】(1)①⑤ (2)B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