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画九”与“写九”是我国古代记录冬至后“一九”至“九九”日期的休闲方式。冬日至,画素梅一枚,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图a)。“九九消寒句”(图b)是与“九九消寒图”相似的日期记录方式,每日一笔,整幅写完则八十一天结束。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a判断该日期最临近的节气是( )
A.立春 B.雨水 C.惊蛰 D.春分
2.图b中缺的字最有可能是( )
A.东 B.西 C.南 D.北
3.“九九”期间( )
A.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最大 B.塔里木河冰雪融水补给,水位最高
C.白昼时间伦敦比西安较长 D.“雪龙号”南极科考船返回至上海
下图示意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23°26'N,90°E)的观测者绘制的当地冬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天顶(Z)是观测者正上方的天空点。完成下面小题。
4.该日观测者观测到的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A.0° B.23°26' C.43° D.66°34'
5.推测冬至日至立春日达卡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6.当达卡市正午之时,位于略阳县(33°N,106°E)的观测者可看到( )
A.太阳正从东南升起 B.太阳大致位于西南
C.太阳正从西南落下 D.子夜星辰布满天空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8日,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发生多次喷发,火山灰柱高度最高达2000米。下图示意喀拉喀托火山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 )
A.地壳 B.海底 C.地幔 D.岩石圈
8.推测当日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喷出的浓烟飘向(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9.历史上喀拉喀托火山多次喷发,这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①张裂带②俯冲带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显示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站点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海岸线位置变动的全球尺度因素是( )
A.海平面升降 B.泥沙沉积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11.冰盖消融分别导致海平面、消融区陆面垂直方向变化趋势( )
A.下降、下降 B.上升、上升 C.上升、下降 D.下降、上升
1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站点1980-2020年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大力开采油气、地下水资源②冰盖消融,岩层承压减轻,陆面上升
③板块运动,该站点陆面抬升④该处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陕西省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陕北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南部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的气温分布存在差异。图为陕西省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月,西安一带成为高温中心,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降水少,晴朗天气多
C.城市多,热岛效应强 D.地势低,干热风影响
14.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陕西省东部黄河谷地气温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域 B.海拔 C.降水 D.季风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美国中部龙卷风高发季节与多发地区地形类型分别是( )
A.春季,平原 B.夏季,山地 C.秋季,高原 D.冬季,盆地
16.美国中部龙卷风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中低纬,且位于大陆内部②东西跨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河流密布,大气湿度高④地形南北贯通,冷暖气团频频相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南北两坡极不对称,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大部分洪积扇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分析阴山山脉南、北坡地形地势的差异。
(2)描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阴山南坡洪积扇的发育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西部海域在冷空气影响且洋面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往往发育强温带气旋。2023年10月25日至30日,英国遭受多场风暴侵袭,甲海岸地带遭到严重破坏。下图示意2023年10月27日某时刻该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单位:hPa)。
(1)简述图示时刻大不列颠岛西南海域海平面气压场的特点。
(2)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英国多暴雨的成因。
(3)图示时刻,甲海岸地带形成强风暴潮。请解释理由。
(4)说明冬季欧洲西部海域多强温带气旋的形成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CO 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CO 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CO 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图示意夏威夷岛地形及观测站所在山地地形剖面图。
(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CO 的保温作用。
(2)从大气中碳平衡的角度,说明CO 增加的原因。
(3)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与自然CO 的排放源。
(4)从大气环流角度,结合地形因素,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CO 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
(5)从山风与谷风的角度,分析距观测站最近处自然排放的CO 对观测数据干扰程度均小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A B C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B A C
17.(1)北坡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地形起伏小;南坡多断层,连接平原,坡度大,相对高差大。
(2)地处断裂带,间歇性抬升,河谷不断下切,夏季多暴雨,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河流出山口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
(3)持续变干。原因:自下而上,不同时期的洪积扇体面积逐渐减小,扇体沉积物减少,说明河流径流量在不断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少,自下而上,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洪积物粒径逐渐减小,说明河流流速在逐渐减弱,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小,降水逐年减少。
18.(1)存在一个低压中心;中心气压极低;气压梯度大。
(2)洋面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气流强烈辐合上升遇冷。
(3)吹偏南风(东南风),与海岸垂直(迎岸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形成巨浪。
(4)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高;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冷空气活动;冬季,西风势力强,利于暖湿气流输送。
19.(1)CO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以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过度开发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土地开发中森林、草地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
(3)村镇人们生产、生活人为排放;火山喷发自然排放。
(4)受副高控制空气在绝热下沉中升温,至近地面补充东北信风,较暖空气与海面发生热量和水汽交换,温度降低、湿度升高;
当东北信风遇山体阻挡被迫抬升,与副高下沉气流在海拔1800-2400米半山腰相遇,潮湿的信风气团和更暖的副高气团之间形成类似于准静止锋的界面,界面附近存在下冷上暖逆温结构,限制空气对流与物质交换,使得较低海拔区域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无法到达观测站所在区域。
(5)从山风的角度:
夜晚:理论上山地降温山风气流沿坡面下行,叠加副高下沉气流沿坡面下行,但冒纳罗亚火山喷发之时大量热量外溢,故山风形成条件不充分,该区域以上升气流为主导;即使偶尔在夜晚部分时段山风气流挟带火山口溢出的CO 引起观测站数据异常波动,易识别与剔除。
从谷风的角度:
在绝大部分时段,由于副高下沉气流在近地面逐渐向南偏转,叠加局地范围因较大规模火山喷发出的热量和白天山坡吸收太阳辐射引起的谷风气流,使得观测站处于火山口的上风向,火山口喷出的CO 顺风扩散,因此观测数据未受到实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