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海洋的探索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节 海洋的探索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章第三节 海洋的探索
夯实基础巩固
1.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情况是( )
A.形状、质量都不变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小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2.海洋是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B.利用海洋潮汐能可以发电
C.海水经蒸发可获得粗盐 D.海水经过滤可获得饮用水
3.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法、蒸馏法、冷冻法等几十种方法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4.蒸发粗盐滤液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B.向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
C.等液体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 D.等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5.海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多种有用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填字母)。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过滤
(2)海上航行缺乏水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3%氯化钠的海水暴晒4h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淡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6.小明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小明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是否同意
小明的看法 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在溶解、过滤、蒸发、转移四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使固体溶解得更多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 D.转移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转移固体
8.如图所示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若要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从溶解和结晶的角度考虑,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先全部溶解,再冷却热饱和溶液
B.先全部溶解,再蒸发结晶
C.先全部溶解,再蒸发大部分溶剂,最后趁热过滤
D.先全部溶解,再趁热过滤,最后蒸发全部溶剂
9.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
10.如图所示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图中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储水池后,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则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乙
D.t3℃时,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乙
12.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如图甲所示为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
(1)一定质量粗盐的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转移,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请在图乙滤纸中画出看到的现象。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若结果偏大,则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剧烈飞溅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内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4)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生产习俗,这里的“盐”指氯化钠,“碱”指碳酸钠,
冬天适合“捞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3.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盐不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 B.蒸发皿不可以直接加热
C.蒸发时发现有固体开始析出,即停止加热 D.涉及的分离操作有溶解、过滤和蒸发
14.如图甲所示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80℃时,1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按如图乙所示的操作进行实验,再现结晶过程。本实验条件下,影响析出晶体质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应用探究
15.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所示。
(1)能判断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
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 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
(2)现称取49g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g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g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示:250g硫酸铜晶体中含结晶水90g)
答案:
第3节 海洋的探索
1.D 2.D 3.C 4.C 5.(1)B (2)500
6.(1)玻璃棒 引流 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滴下的液滴四处迸溅
(2)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玻璃棒靠在了单层滤纸的一侧 (4)不同意 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 蒸馏法
7.D 8.C 9.A 10.A 11.A 12.(1)①⑤②③⑥④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滴飞溅(2)如图所示。
(3)C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变小,会有大量的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13.D 14.(1)< (2)不饱和 (3)热水的温度热 水的质量
15.(1)D (2) 17%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