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8.1平均数(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8.1平均数(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例1、例2
平均数
学习目标
1.在真实情境中经历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说明“移多补少”和“汇总均分”之间的联系。
2.知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和特征,能在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平均数,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重点:在数据分析中理解平均数
的统计意义和特征。
难点: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真问题——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选哪个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最合适?
学校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在“1分钟投篮”比赛项目上,四(1)班将从4名种子选手中选拔一名代表班级参赛。下面是他们赛前训练中每人每次“1分钟投篮”个数的统计表。
一、真问题——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比五次踢的总数,行吗?
比最好的一次成绩?
比最后一次的成绩?
那该怎么比呢?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用哪个数代表小明的成绩更合理?
学校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在“1分钟投篮”比赛项目上,四(1)班将从4名种子选手中选拔一名代表班级参赛。下面是他们赛前训练中每人每次“1分钟投篮”个数的统计表。
7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用哪个数代表小立的成绩更合理?
学校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在“1分钟投篮”比赛项目上,四(1)班将从4名种子选手中选拔一名代表班级参赛。下面是他们赛前训练中每人每次“1分钟投篮”个数的统计表。
7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7+8+9+7+9)÷5
=40÷5
= 8(个)
汇总均分
移多补少
1.求出的“8”表示什么意思?
2.求出的“8”与小立第二次的成绩“8”的含义相同吗?
关键问题
8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反应一组数据整体情况的一个“虚拟”的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或汇总均分。
什么是平均数呢?平均数有什么特征?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灵活选用方法,求出小亮和小张的平均数。
7
8
8
7.6
平均数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7
8
8
7.6
平均数
关键问题:如果小亮补投一次,可能投中几个?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平均数
关键问题:如果小亮补投一次,可能投中几个?
8
6.6
8.8
7.4
5
7.4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观察平均数与对应的每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平均数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二、真任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反应一组数据整体情况的一个“虚拟”的数。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
什么是平均数呢?平均数有什么特征?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虚拟性、敏感性和趋中性。
三、真应用——深化理解,感受平均数的学习价值
1.四(2)班的选手“1分钟投篮”的平均数是7.8个,四(1)班应选谁去比赛?
只有小立的平均数大于7.8,所以应该选小立去比赛。
关键问题
三、真应用——深化理解,感受平均数的学习价值
2.四(3)班的选手“1分钟投篮”的平均数是13个,四(1)班应选谁去比赛?
四人平均数都小于13,但只有小张出现过13次这样的好成绩,所有选小张去比赛。
关键问题
三、真应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辨析:小亮身高145厘米,池塘平均水深120厘米,他下水有危险吗?
所以下水有危险!
四、拓展深化
人民日报( 2021年1月18日)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了独立自主研制的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迈出了走向太空时代的第一步。
2020年11月24日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向太空发射了300个航天器统称为“三百星”。其中发射第一个“100星”用41年时间,发射第二个“100星”用6年时间,而达成第三个“100星”只用了3年时间。
四、拓展深化
1970年-2020年(50年),发射300星
300÷50=6(颗)
发射第一个“100星”,用41年时间
发射第二个“100星”,用6年时间
发射第三个“100星”,用3年时间
100÷41≈2.4(颗)
100÷6≈16.7(颗)
100÷3≈33.3(颗)
五、数学文化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