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5八上·宁海期中)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2025八上·宁海期中)用一根小木棒与两根长度分别为3、5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则这根小木棒的长度可以是(  )
A.9 B.7 C.2 D.1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解答】解:∵一根小木棒与两根长度分别为3、5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
∴5-3<第三边<5+3,即2<第三边<8,
∴这根小木棒的长度范围是2<第三边<8;
A、9不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7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符合题意;
C、2不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A、1不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差<三角形的第三边<两边之和”可得第三边的范围,然后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3.(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55°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B=67°,∠C=33°,∴∠BAC=180°-∠B-∠C=180°-67°-33°=8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AD=∠BAC=×80°=4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概念求得∠CAD的度数即可.
4.(2025八上·宁海期中)已知不等式x﹣1≥0,此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解答】解:∵x﹣1≥0,
∴x≥1.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可得答案.
5.(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中线,若,则(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是斜边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得,利用等边对等角可求出∠DCA的的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DC的度数.
6.(2025八上·宁海期中) 已知是等腰底边上的高,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2 C.3 D.
【答案】C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 如图所示:
∵是等腰底边上的高,
∴平分,
∴点F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草图,进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7.(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分别以点,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过点,作直线交于点,连接,则的周长为(  )
A.7 B.8 C.10 D.12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知,垂直平分,

的周长,
,,
的周长,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证明,根据的周长,即可求出答案.
8.(2025八上·宁海期中)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得,



故答案为:A .
【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可知,利用SSS可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9.(2025八上·宁海期中)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参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不等式①得:2x<6,
则x<3,
由不等式②得:
x<m+1,
而不等式的解集为x<3,
∴m+1≥3,
解得:m≥2.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不等式①的解集,根据已知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得关于m的不等式,解之可求解.
10.(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与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
∴,
∴,
∴,①正确;

∵,

∴,
∵,
∴,
∴,②正确;
,③正确:
∴是等边三角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由此可推出,利用SAS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ASA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CM=CN,可对②③进行判断;由此可证得是等边三角形,可对④进行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个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果,那么   (用“>”或“<”填空)
【答案】>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即可求解.
12.(2025八上·宁海期中)在中,,则   .
【答案】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即可得出。
13.(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点D在的延长线上,,则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点D在的延长线上,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平角的定义可求出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的度数.
14.(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P,作射线交于点F.已知,,则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过F作于G,
由作图得:平分,,,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设,则,,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过F作于G,利用作图可知平分,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F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再利用HL可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G=BC,设,可表示出AB、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BC的长.
15.(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答案】47
【知识点】勾股数;勾股树模型
【解析】【解答】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z,则由勾股定理得:



即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47.
【分析】分别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x,y,z,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
16.(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ABC中,∠ACB=90°,BC=6cm,AC=8cm,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B,则点P出发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2或2.5或1.4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ABC中,∠ACB=90°,BC=6cm,AC=8cm,∴AB= =10,
∵当BC=BP时,△BCP为等腰三角形,即BC=BP=6cm,△BCP为等腰三角形,
∴AP=AB-BP=10-6=4,
∵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
∴点P出发4÷2=2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当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AB的中点时,此AP=BP=PC,则△BCP为等腰三角形,点P出发5÷2=2.5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当BC=PC时,过点C作CD⊥AB于点D,如图,
∴∠ADC=∠BDC=90°,BP=2PD=2BD,
∴CD2=BC2-BD2=AC2-AD2
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AP=2t,
∴BP=10-2t,
∴PD=BD=5-t,AD=2t+5-t=5+t,
62-(5-t)2=82-(5+t)2
解之:t=1.4
∴点P出发1.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点P出发2s或2.5s或1.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2或2.5或1.4.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分情况讨论:当BC=BP时,△BCP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AB的中点时,此AP=BP=PC,则△BCP为等腰三角形;分别求出点P的运动时间;当BC=PC时,过点C作CD⊥AB于点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证得CD2=BC2-BD2=AC2-AD2,BP=2PD=2BD,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可表示出AP、BP、PD、BD、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到符合题意的t的值.
三、简答题
17.(2025八上·宁海期中)解下列不等式(组)
(1)
(2)
【答案】(1)解:,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解:,解①,得,
解②,得,,
∴,
∴不等式级解集为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分析】(1)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然后将x的系数系数化为1.
(2)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1)解:,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解:,
解①,得,
解②,得,,
∴,
∴不等式级解集为.
18.(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画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在直线上求作一点P,使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
∵点与点对称,
∴,
∴,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作图-画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网格问题
【解析】【分析】(1)先找出点、点、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然后画出.
(2)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由于,可得的最小值为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
∵点与点对称,
∴,
∴,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19.(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垂足分别为,.
(1)求证:;
(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

在和中,

(2)解:,

在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翻折全等-公共边模型
【解析】【分析】(1)先根据垂直得到,然后根据“”可得到结论解题;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再根据线段的核查解题即可.
20.(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在中,


∵是角平分线,



(2)解:在中,
∵,

∵是角平分线,

∵是高,
在中,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在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由是高,在中,根据,可得,即可求出答案.
21.(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四边形中,度,E是上一点,且,
(1)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求证:.
【答案】(1).
理由如下:∵,
∴,
在和中,


(2)证明:∵,∴,
∵,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再利用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根据AB=AE+BC,代入可证得结论.
(1)解:.理由如下:
∵,
∴,
在和中,

∴;
(2)证明:∵,
∴,
∵,
∴.
22.(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点E是边上一点,且,.
(1)求证:;
(2)若,时,求的面积.
【答案】(1)证明:∵,∴,即,
∴,
在和中,,
∴,
∴,

(2)解:过点E作于F,
由(1)知,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可证得,然后利用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结论.
(2)过点E作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含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和,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AED的面积.
23.(2025八上·宁海期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某校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现决定购买获得矛盾文学奖的甲、乙两种书共100本,已知购买2本甲种书和1本乙种书共需100元,购买3本甲种书和2本乙种书共需165元.
(1)求甲,乙两种书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
(2)若学校决定购买以上两种书的总费用不超过3200元,那么该校最多可以购买甲种书多少本?
【答案】(1)解:设甲种书的单价为x元,乙种书的单价为y元,
可得方程,
解得,
原方程的解为,
答:甲种书的单价为35元,乙种书的单价为30元.
(2)解:设购买甲种书本,则购买乙种书本,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故该校最多可以购买甲种书40本,
答:该校最多可以购买甲种书40本.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甲种书的单价为x元,乙种书的单价为y元,根据2本甲种书的价格1本乙种书的价格;3本甲种书的价格2本乙种书的价格,列出方程组,求得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答案;
(2)设购买甲种书本,得到购买乙种书本,根据购买甲种书的总价购买乙种书的总价,列出不等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答案.
24.(2025八上·宁海期中)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 度;
(2)设,.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答案】(1)90;
(2)①.
理由:∵,
∴.
即.
又,
∴.
∴.
∴.
∴.
∵,
∴.
②如图:当点D在射线BC上时,α+β=180°,连接CE,
∵∠BAC=∠DAE,
∴∠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ABD=∠ACE,
在△ABC中,∠BAC+∠B+∠ACB=180°,
∴∠BAC+∠ACE+∠ACB=∠BAC+∠BCE=180°,
即:∠BCE+∠BAC=180°,
∴α+β=180°,
如图:当点D在射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连接BE,
∵∠BAC=∠DAE,
∴∠BAD=∠CAE,
又∵AB=AC,AD=AE,
∴△ABD≌△ACE(SAS),
∴∠ABD=∠ACE,
∴∠ABD=∠ACE=∠ACB+∠BCE,
∴∠ABD+∠ABC=∠ACE+∠ABC=∠ACB+∠BCE+∠ABC=180°,
∵∠BAC=180°-∠ABC-∠ACB,
∴∠BAC=∠BCE.
∴α=β;
综上所述:点D在直线BC上移动,α+β=180°或α=β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1)∵AB=AC,∠BAC=90°,
∴∠ABC=∠ACB=45°,
∵∠DAE=∠BAC,
∴∠BAD=∠CAE,
∵AB=AC,AD=AE,
∴△BAD≌△CAE(SAS)
∴∠ABC=∠ACE=45°,
∴∠BCE=∠ACB+∠ACE=90°,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已知可证得∠BAD=∠CAE,利用SAS可证得△BAD≌△C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B=∠ACE,据此可求出∠BCE的度数.
(2)①利用已知可证得∠BAD=∠CAE,利用SAS可证得△BAD≌△C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B=∠ACE,由此可得到∠B+∠ACB=β,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α和β的额数量关系.
②分情况讨论:当点D在射线BC上时,α+β=180°,连接CE;当点D在射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连接BE,分别证明△BAD≌△C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BD=∠ACE,借助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α和β的额数量关系.
1 / 1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5八上·宁海期中)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5八上·宁海期中)用一根小木棒与两根长度分别为3、5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则这根小木棒的长度可以是(  )
A.9 B.7 C.2 D.1
3.(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55°
4.(2025八上·宁海期中)已知不等式x﹣1≥0,此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5.(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中线,若,则(  )
A. B. C. D.
6.(2025八上·宁海期中) 已知是等腰底边上的高,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2 C.3 D.
7.(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分别以点,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过点,作直线交于点,连接,则的周长为(  )
A.7 B.8 C.10 D.12
8.(2025八上·宁海期中)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9.(2025八上·宁海期中)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与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果,那么   (用“>”或“<”填空)
12.(2025八上·宁海期中)在中,,则   .
13.(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点D在的延长线上,,则   .
14.(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P,作射线交于点F.已知,,则的长为   .
15.(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16.(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ABC中,∠ACB=90°,BC=6cm,AC=8cm,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B,则点P出发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三、简答题
17.(2025八上·宁海期中)解下列不等式(组)
(1)
(2)
18.(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画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在直线上求作一点P,使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19.(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垂足分别为,.
(1)求证:;
(2)若,,求的长.
20.(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21.(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四边形中,度,E是上一点,且,
(1)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求证:.
22.(2025八上·宁海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点E是边上一点,且,.
(1)求证:;
(2)若,时,求的面积.
23.(2025八上·宁海期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某校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现决定购买获得矛盾文学奖的甲、乙两种书共100本,已知购买2本甲种书和1本乙种书共需100元,购买3本甲种书和2本乙种书共需165元.
(1)求甲,乙两种书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
(2)若学校决定购买以上两种书的总费用不超过3200元,那么该校最多可以购买甲种书多少本?
24.(2025八上·宁海期中)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 度;
(2)设,.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解答】解:∵一根小木棒与两根长度分别为3、5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
∴5-3<第三边<5+3,即2<第三边<8,
∴这根小木棒的长度范围是2<第三边<8;
A、9不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7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符合题意;
C、2不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A、1不在2<第三边<8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差<三角形的第三边<两边之和”可得第三边的范围,然后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3.【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B=67°,∠C=33°,∴∠BAC=180°-∠B-∠C=180°-67°-33°=8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AD=∠BAC=×80°=4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概念求得∠CAD的度数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解答】解:∵x﹣1≥0,
∴x≥1.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可得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是斜边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得,利用等边对等角可求出∠DCA的的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DC的度数.
6.【答案】C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 如图所示:
∵是等腰底边上的高,
∴平分,
∴点F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草图,进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7.【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知,垂直平分,

的周长,
,,
的周长,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证明,根据的周长,即可求出答案.
8.【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得,



故答案为:A .
【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可知,利用SSS可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9.【答案】B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参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不等式①得:2x<6,
则x<3,
由不等式②得:
x<m+1,
而不等式的解集为x<3,
∴m+1≥3,
解得:m≥2.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不等式①的解集,根据已知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得关于m的不等式,解之可求解.
10.【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
∴,
∴,
∴,①正确;

∵,

∴,
∵,
∴,
∴,②正确;
,③正确:
∴是等边三角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由此可推出,利用SAS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ASA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CM=CN,可对②③进行判断;由此可证得是等边三角形,可对④进行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个数.
11.【答案】>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即可求解.
12.【答案】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即可得出。
13.【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点D在的延长线上,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平角的定义可求出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的度数.
14.【答案】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过F作于G,
由作图得:平分,,,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设,则,,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过F作于G,利用作图可知平分,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F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再利用HL可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G=BC,设,可表示出AB、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BC的长.
15.【答案】47
【知识点】勾股数;勾股树模型
【解析】【解答】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z,则由勾股定理得:



即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47.
【分析】分别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x,y,z,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
16.【答案】2或2.5或1.4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ABC中,∠ACB=90°,BC=6cm,AC=8cm,∴AB= =10,
∵当BC=BP时,△BCP为等腰三角形,即BC=BP=6cm,△BCP为等腰三角形,
∴AP=AB-BP=10-6=4,
∵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
∴点P出发4÷2=2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当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AB的中点时,此AP=BP=PC,则△BCP为等腰三角形,点P出发5÷2=2.5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当BC=PC时,过点C作CD⊥AB于点D,如图,
∴∠ADC=∠BDC=90°,BP=2PD=2BD,
∴CD2=BC2-BD2=AC2-AD2
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AP=2t,
∴BP=10-2t,
∴PD=BD=5-t,AD=2t+5-t=5+t,
62-(5-t)2=82-(5+t)2
解之:t=1.4
∴点P出发1.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点P出发2s或2.5s或1.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2或2.5或1.4.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分情况讨论:当BC=BP时,△BCP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AB的中点时,此AP=BP=PC,则△BCP为等腰三角形;分别求出点P的运动时间;当BC=PC时,过点C作CD⊥AB于点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证得CD2=BC2-BD2=AC2-AD2,BP=2PD=2BD,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可表示出AP、BP、PD、BD、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到符合题意的t的值.
17.【答案】(1)解:,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解:,解①,得,
解②,得,,
∴,
∴不等式级解集为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分析】(1)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然后将x的系数系数化为1.
(2)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1)解:,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解:,
解①,得,
解②,得,,
∴,
∴不等式级解集为.
18.【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
∵点与点对称,
∴,
∴,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作图-画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网格问题
【解析】【分析】(1)先找出点、点、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然后画出.
(2)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由于,可得的最小值为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
∵点与点对称,
∴,
∴,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19.【答案】(1)证明:,,

在和中,

(2)解:,

在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翻折全等-公共边模型
【解析】【分析】(1)先根据垂直得到,然后根据“”可得到结论解题;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再根据线段的核查解题即可.
20.【答案】(1)解:在中,


∵是角平分线,



(2)解:在中,
∵,

∵是角平分线,

∵是高,
在中,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在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由是高,在中,根据,可得,即可求出答案.
21.【答案】(1).
理由如下:∵,
∴,
在和中,


(2)证明:∵,∴,
∵,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再利用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根据AB=AE+BC,代入可证得结论.
(1)解:.理由如下:
∵,
∴,
在和中,

∴;
(2)证明:∵,
∴,
∵,
∴.
22.【答案】(1)证明:∵,∴,即,
∴,
在和中,,
∴,
∴,

(2)解:过点E作于F,
由(1)知,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可证得,然后利用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结论.
(2)过点E作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含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和,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AED的面积.
23.【答案】(1)解:设甲种书的单价为x元,乙种书的单价为y元,
可得方程,
解得,
原方程的解为,
答:甲种书的单价为35元,乙种书的单价为30元.
(2)解:设购买甲种书本,则购买乙种书本,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故该校最多可以购买甲种书40本,
答:该校最多可以购买甲种书40本.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甲种书的单价为x元,乙种书的单价为y元,根据2本甲种书的价格1本乙种书的价格;3本甲种书的价格2本乙种书的价格,列出方程组,求得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答案;
(2)设购买甲种书本,得到购买乙种书本,根据购买甲种书的总价购买乙种书的总价,列出不等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答案.
24.【答案】(1)90;
(2)①.
理由:∵,
∴.
即.
又,
∴.
∴.
∴.
∴.
∵,
∴.
②如图:当点D在射线BC上时,α+β=180°,连接CE,
∵∠BAC=∠DAE,
∴∠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ABD=∠ACE,
在△ABC中,∠BAC+∠B+∠ACB=180°,
∴∠BAC+∠ACE+∠ACB=∠BAC+∠BCE=180°,
即:∠BCE+∠BAC=180°,
∴α+β=180°,
如图:当点D在射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连接BE,
∵∠BAC=∠DAE,
∴∠BAD=∠CAE,
又∵AB=AC,AD=AE,
∴△ABD≌△ACE(SAS),
∴∠ABD=∠ACE,
∴∠ABD=∠ACE=∠ACB+∠BCE,
∴∠ABD+∠ABC=∠ACE+∠ABC=∠ACB+∠BCE+∠ABC=180°,
∵∠BAC=180°-∠ABC-∠ACB,
∴∠BAC=∠BCE.
∴α=β;
综上所述:点D在直线BC上移动,α+β=180°或α=β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1)∵AB=AC,∠BAC=90°,
∴∠ABC=∠ACB=45°,
∵∠DAE=∠BAC,
∴∠BAD=∠CAE,
∵AB=AC,AD=AE,
∴△BAD≌△CAE(SAS)
∴∠ABC=∠ACE=45°,
∴∠BCE=∠ACB+∠ACE=90°,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已知可证得∠BAD=∠CAE,利用SAS可证得△BAD≌△C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B=∠ACE,据此可求出∠BCE的度数.
(2)①利用已知可证得∠BAD=∠CAE,利用SAS可证得△BAD≌△C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B=∠ACE,由此可得到∠B+∠ACB=β,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α和β的额数量关系.
②分情况讨论:当点D在射线BC上时,α+β=180°,连接CE;当点D在射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连接BE,分别证明△BAD≌△C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BD=∠ACE,借助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α和β的额数量关系.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