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1.知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理解实现人生价值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知道砥砺自我的要求。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当前,我国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全社会应当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其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为什么奋斗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为什么有些人享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劳动使人品尝幸福,奉献使人生获得快乐,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是奉献着的人生,是以劳动为荣的人生。因此,把奋斗的人生看成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可以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2)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但如果不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不能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2)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才能创造和实
现自己的价值。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无论是物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都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可以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物有自身的属性和功能,但它一般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改造,才能使之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形成物的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为什么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 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雷锋之所以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他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人民,愿意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他认为自己活着的目的就是让他人生活得更好。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2)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如何理解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因此,幸福感的强弱与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成正比的,贡献得越多体会到的幸福感也越强。工作中,我们通过艰辛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称赞、支持,这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幸福是相对的,我们给他人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幸福感。幸福尽在奉献中,幸福尽在付出时。
知识小总结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2)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回顾历史,劳模表彰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劳模表彰起步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几十年探索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开展劳模表彰( )
①旨在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②是有效的社会动员方法,也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③能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2.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 )
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
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
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
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二、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是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个真正的好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一生都在办专业,一生都在培养人”。
在教育学生时,马祖光总是无私地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甘于做学生成长的基石。他不慕名利,专心科研,成为学生的榜样。他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1.”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2.马祖光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创造价值时定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个人所做的一切总是构成他人和社会成果的一部分,没有谁能够真正脱离社会,脱离他人。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在马祖光看来,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他个人的成功,他把个人的成功看作是大家努力的结果,看作是党给予的结果。马祖光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他会毫无保留地为社会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一个人的价值观正确了,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就是光明的,他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向马祖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3)要求:要正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社会
价值实现
生存条件
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
工作条件
提供
前提
(2)表现:
2、正确认识和追求个性发展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2)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
贡献方式。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不是完全靠个人奋斗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努力,即主观因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但是,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离不开客观因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
价值。
2.正确认识和追求个性发展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2)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
献方式。
知识小总结
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1. 我们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过程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就要否认追
求人的个性发展。
2. 客观条件必须充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
×
1.透过右图可以看出
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各族儿女的价值实现中
②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体现了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国女排能够多次夺冠的原因。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的提高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个人素质包括多方面内容,既有体力的,也有智力的,既有文化的,也有心理的和道德的。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
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我们都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个人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X)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艾青在《光的赞歌》中写道:
我们在自己的时代
应该像节日的焰火
带着欢呼射向天空
然后迸发出璀璨的光
①只有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才会选择如歌的生命。②这让我懂得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通往成功与幸福的人生道路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之人,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与满足。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
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
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机遇并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1)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而“机遇”就是机会或时机,是客观条件之一它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但把机遇夸大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则是错误的,因为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外,主要还是靠个人的主观努力。需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
息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等。
(3)勿视任何一方面或套大另一方面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1.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知识小总结
客观因素 客观规律 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客观条件 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社会实践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主观因素 站在正确的立场上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 标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为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正确认识影响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两大因素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方式各有侧重
(1)根本途径:强调劳动和奉献。
(2)客观条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3)主观条件:强调精神、素质、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修为。
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拥有幸福人的根本途径。
2.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条件。
3.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
×
×
1.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根本途径)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发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3.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4.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1.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