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蟋蟀的住宅 分层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慎重/真实B.毫毛/膏药C.倾斜/顷刻D.挖掘/倔强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工具简单 搜索巢穴 轻微地摆动B.墙壁光滑 抛出泥土 慎重地选择C.天气温柔 搬掉土块 倾斜地铺开D.场所隐蔽 住所简朴 伟大的工程3.异名同物我会选。(1).蜻蜓( ) (2).蟋蟀( )(3).蝗虫( ) (4).蚱蝉( )A.蚂螂 B.知了 C.蛐蛐 D.蚂蚱4.《蟋蟀的住宅》蟋蟀建造住宅选择住址十分慎重,它的要求不是( )A.鸟语花香B.排水优良C.有温和的阳光5.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 )(多选)A.向阳B.隐蔽C.地势低D.窄小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二、填空题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蟋蟀xuǎn zé( )住zhái( )地zhǐ( )很shèn( )重,它zhuān mén( )选在排水优liáng( )的地方建造洞xué( ),从wòshì( )到kè tīng( ),每一寸地方都是自己挖掘的,它的住宅干燥wèi shēng( ),很讲究。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蟋蟀的住宅》选自 国 的《 》。作者通过 观察和 观察讲了蟋蟀住宅的 和建造住宅的 。说明蟋蟀建造住宅是 ,赞扬了蟋蟀 , 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 的极大赞赏。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 之情。也体现了作者 精神。(2)之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3)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三个方面: 、 、 。(4)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 、 、 、 。(5)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 、 、 、 、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三、语言表达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1)句中的“随遇而安”是指 。我能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2)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①; ;② ;③ 。(3)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是将蟋蟀当成人来写。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②我一回到家,小狗就会 。③风一吹来,一墙的叶子就 。④下雨了,那是雨姐姐 。天晴了,那是彩虹妹妹 。9. 对比阅读与交流。(1)①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②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这两句差一个“ ”字,这个字写出了蟋蟀住宅 的特点。(2)①蟋蟀的洞口很平坦,蟋蟀经常在洞口发声。②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两句话,句②比句①语言 ,把洞口比作 ,把发声拟人化为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蟋蟀的 之情。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10.请阅读法布尔的《蝉的地穴》,帮助蝉妹妹参加“评选大赛”吧!蝉的地穴〔法〕法布尔①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②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③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其实,蝉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是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④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①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着薄盖——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候的情况。⑤它臃肿②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③。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选文有删改)【注释】①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粘液涂抹、平整地穴。墁,原指用砖、石等铺地面。②臃肿: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动不灵。③罅隙:缝隙。(1).文章从 和 两个方面来描述蝉的地穴,作者是按照从地穴的 到 的空间顺序进行观察的(2).蝉地穴顶上的“薄盖”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3).读完下面这个句子,有同学觉得可以将“约”字去掉,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4).阅读下面的片段,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和《蝉的地穴》有什么不同。蝉的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幼虫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随即钻入土中。每当春暖时,幼虫即向上移动,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D2.C3.ABCD4.A5.ABC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二、填空题6. (1).选择(2).宅(3).址(4).慎(5).专门(6).良(7).穴(8).卧室(9).客厅(10).卫生7. (1).法(2).法布尔(3).昆虫记(4).细致(5).连续(6).特点(7).过程(8).一项伟大的工程(9).吃苦耐劳(10).不肯随遇而安(11).蟋蟀劳动成果(12).喜爱和赞叹(13).长期坚持细致观察的敬业(14).虽然它的工具很柔弱、简单,但它以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造出了了不起的住宅。(15).慎重选择住址(16).不利用现成的洞穴(17).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住宅。(18).向阳(19).隐蔽(20).干燥(21).有门(22).有平台(23).光滑(24).简朴(25).清洁(26).干燥(27).卫生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三、语言表达8. (1).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2).小张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在这里过得很好。(3).慎重地选择住址(4).不利用现成的洞穴(5).自己一点一点挖掘(6).弹琴(7).热情地迎接我(8).随风翩翩起舞(9).在空中编织珠帘(10). 在天空俯视大地9. (1).半(2).隐蔽、安全、通风又便于进出(3).生动而又富有情趣(4).平台(5).弹琴(6).喜爱、赞美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10. 1.(1).地穴的特点1.(2).地穴隧道的建造过程1.(3).外部形态1.(4).内部构造2.①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②考察气候的情况。3.不同意。“约”表示不确定,即蝉的地穴口径大小为一寸左右,有的地穴口径稍大一些,有的略小一些,但都在一寸左右。用在这里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同时也展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4.片段的语言表达准确清楚,简洁清晰,更为平实,而文章的语言读起来生动活泼,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