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5.3.1 测量电阻(第一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5.3.1 测量电阻(第一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能结合欧姆定律,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U/I),并能从电压-电流图像中分析不同导体的电阻规律。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电路改进的原因”“多次测量数据的处理”,培养逻辑推理与归纳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经历“设计测电阻实验→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提升实验设计、误差分析与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养成严谨认真的操作习惯,体会“多次测量以寻找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学习重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U/I)、实验电路设计(含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学习难点 分析“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实现多次测量的作用”,以及“电压-电流图像对电阻规律的反映”。
【课前预习】
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
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 = U/R,变形可得计算电阻的公式R =______,伏安法测电阻就是利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______,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______,再通过该公式计算电阻。
二、实验电路设计与器材作用
2.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除电源、未知电阻、导线、开关外,还需要______表、______表和______。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一是______,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实现多次测量;二是______,在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损坏仪器。
三、电压-电流图像与电阻特性
4.在坐标图中,用横坐标表示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将测量的数据描点连线,得到的是______图像。对于定值电阻,其电压-电流图像是______,说明定值电阻的阻值______。
【课中研学】
1. 思考:有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呢?
2. 演示实验:测量未知电阻
(1)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和同学讨论,它有哪些不完备的地方?应怎样改进?
(2)与同学讨论,并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
(3)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并记录多组电压和电流值。
(4)分别测出三组电流值和电压值,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三次所测电阻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总结什么是伏安法。
1.用图像的方式表示测量结果,在坐标图上,横坐标表示电流I,纵坐标表示电压U:
2. 分析U-I图象,得出结论。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填空题
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______,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______和通过电阻的______来计算电阻。
2.在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除了电源、开关、导线、待测电阻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表和______表。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4.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处。
5.测量定值电阻阻值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测量小灯泡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6.某同学在测量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的示数为2.7V,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二、选择题
7. 以下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要检查电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 连接电路时,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接
C.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D. 测量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8.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若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过大,可能会导致( )
A. 电流表指针不动
B. 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读数不准确
C. 电压表指针不动
D. 电压表指针偏转过小,读数不准确
9.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置于任意位置
B. 测量时,只要测量一组数据即可
C. 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电路
D. 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应将电源正负极对调
10.小明在测量电阻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
A. 滑动变阻器短路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C. 待测电阻短路
D. 待测电阻断路
(拓展性作业)
1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导体乙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C.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2A
D.将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12.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下列注意事项中,其中不必要的一点是( )
A,连入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变阻器值最大的位置B,开关、电流表应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
C.连入开关时,应先将开关断开
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量电阻串联
13.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理是公式R=U/I
B,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C.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起到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及保护电路的作用
D.无论测量对象是定值电阻还是小灯泡电阻,都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1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若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很大,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15.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的阻值,电源电压为3V,R的阻值约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a端
B.电流表的量程应该选择0~3A
C.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2.3V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让结论更具普遍性
(探究性作业)
选做题:
三、综合题
16.现有一个阻值为15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约为6V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一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请你合理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测出一个铭牌模糊不清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x(约为20Ω)。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7.在一次物理实验活动中,老师拿了一个密封盒,告诉同学们:里面有一个电源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电源电压和的阻值均未知),在电源和电阻两端各引出一根线置于密封盒外,如图所示。老师要求同学们在不损坏密封盒的前提下,只连一次电路就能测出密封盒内的定值电阻的大小。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一块量程合适的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为的定值电阻、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1)根据给出的器材,在下图中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①按电路连接好实验电路

③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写出由上述步骤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导出的定值电阻的表达式。试卷第7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U/I;电压;电流
2.电压;电流;滑动变阻器
3.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电压,实现多次测量;保护电路
4.电流I;电压U;电压-电流;过原点的直线;不变
【作业布置】
1. U/I;电压;电流
2.电压;电流
3.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阻两端电压,实现多次测量
4.断开;阻值最大
5.减小误差;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
6.9
7.B
8.B
9.C
10.A
11.C
解析:B.由题可知,导体乙的U-I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通过乙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故B错误;A.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端的电压相等时,通过甲的电流总大于通过乙的电流,根据R=U/I可知。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故A错误:
C.由图像可知,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4A,故C错误:
D.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导体并联时,甲、乙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分别为0.6A、0.3A;由于并联电路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所以干路中的电流为I=I1+I2=0.6A+0.3A=0.9A故D正确。
12.B
13. D
解析:AB.测量电阻时,利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根据R=U/I得到电阻的阻值,实验原理是R=U/I,故AB正确,不符合题
意;C.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可以保护电路,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不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D错误,符合题意。
14.B
15. C
解析:A.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端,由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b端,故A错误;
B.电源电压为3V,R的阻值约为10Ω,则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时,电路中的增大电流
由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小于0.6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该选择0~0.6A,故B错误;
C.由于电源电压为3V,所以R两端电压不会超过3V,故图乙中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3V,故C正确;
D.测量R的阻值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16.(1)
(2)见解析
(3)
解析:【小题1】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连接成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小题2】实验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此时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小题3】根据欧姆定律,步骤②中电源电压为
根据欧姆定律,步骤③中电源电压为

解得
17.(1)
(2) 闭合开关S,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断开开关S,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3)
解析:(1)要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利用已知阻值的R0,可以采用串联电路的特点来设计电路,将R0与Rx串联,电流表接在电路,开关与R0并联,这样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可以测量不同的电流,从而求出Rx,如图所示:
(2)[1]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此时R0被短路,只有Rx接入电路,I1是通过Rx的电流。
[2]断开开关S,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此时R0与Rx串联,I2是通过R0与Rx的电流。
(3)当闭合开关S时,只有Rx接入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当断开开关S时,R0与Rx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