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5.3.2 测量电阻(第二课时) 》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5.3.2 测量电阻(第二课时) 》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理解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深化对 “电阻是导体自身属性,但受温度影响”的认识。 2.科学思维:能根据实验数据和U I图像,推理分析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与归纳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独立完成 “测量灯泡电阻” 的实验,能规范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误差与异常现象。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体会 “从实验现象到科学结论” 的探究价值。
学习重点 用伏安法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操作,以及从实验数据、U I图像中分析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学习难点 理解“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本质原因,以及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改变电压实现多次测量”的作用与电路安全保护的关联。
【课前预习】
一、实验原理与器材
1.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U/I,需要用______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______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
2.实验器材除了灯泡(2.5 V 0.3 A)、开关、导线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电源(干电池 2 节)。
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3.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______,保护电路;二是通过改变自身接入电路的电阻,______,从而实现多次测量。
4. 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的位置。
三、实验过程与现象
5. 实验时,应分别测量灯泡两端电压______2.5 V、2.5 V、2.5 V 时的电压值、电流值,并观察记录。
6. 灯泡由暗变亮的过程中,灯丝的______逐渐升高,这会导致灯丝的电阻,说明灯丝的电阻与______有关。
四、数据与图像分析
7. 若某定值电阻的U I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其电阻______;而灯泡的U I图像是曲线,是因为______。
8. 测量电阻的其他方法:若缺少电流表,可利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______来测量未知电阻。
【课中研学】
1. 灯泡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吗?请你用伏安法探究。
2. 设计探究的实验电路图,并确定实验器材、实验表格、实验步骤。
(1)实验器材:灯座带灯泡(2.5V0.3A)1套、开关1只、电压表1只、滑动变阻器1只、电流表1只、干电池2节、电池盒2个、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进行实验。
③分别测量并用表格记录灯泡两端电压低于2.5V、等于2.5V、略高于2.5V时的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亮度
(3)处理数据: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灯泡的电阻,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结论作出解释。
①思考:根据灯泡铭牌计算的电阻值和实验结果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4)整理器材:测量实验完毕,断开开关,拆去电源和其他元件,放回实验仪器准备区。
3. 思考: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有何不同点?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填空题
1. 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______。
2.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__(选填 “串联” 或 “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______(选填 “串联” 或 “并联”)在灯泡两端。
3.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选填 “最大阻值” 或 “最小阻值”)处。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______。
5.当灯泡两端电压低于其额定电压 2.5V 时,灯丝的温度______(选填 “低于”“等于” 或 “高于”)额定温度,此时灯丝电阻______(选填 “小于”“等于” 或 “大于”)额定电阻。
二、选择题
6. 下列关于测量灯泡电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B. 灯丝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
C. 可以用多次测量的电阻平均值作为灯丝的电阻
D. 实验中需要测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
7.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的原因是( )
A. 灯泡断路
B. 灯泡短路
C. 滑动变阻器断路
D. 电流表断路
8.实验中,当灯泡由暗变亮时,灯丝的电阻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9.某同学测量灯泡电阻时,记录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如下表,其中合理的是( )
实验次数 电压 / V 电流 / A
1 0.5 0.1
2 1.0 0.2
3 2.5 0.3
A. 第 1 次
B. 第 2 次
C. 第 3 次
D. 三次都合理
10.实验中,若将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A. 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B. 减小实验误差
C.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以上都对
(拓展性作业)
11.如图所示是灯泡的电压—电流图像,由图像可知,灯丝的电阻( )
A. 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B. 随电压增大而减小
C. 不随电压变化
D. 先增大后减小
1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灯泡两端电压为 2.5V 时,电流为 0.3A,计算出电阻约为 8.3Ω;当电压为 1.0V 时,电流为 0.2A,电阻为 5Ω。造成电阻不同的原因是( )
A. 实验误差
B. 灯丝温度不同
C. 电压表读数错误
D. 电流表读数错误
13.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Ω,电源电压为 3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为了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约为( )
A. 0Ω
B. 2Ω
C. 5Ω
D. 20Ω
14.下列关于多用电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用电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B. 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需要先进行欧姆调零
C. 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红表笔接的是内部电源的正极
D. 多用电表的不同挡位有不同的量程
(探究性作业)
选做题:
三、综合题
15.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实验电路应选用图甲中的图 (选填“a”或“b”);
(2)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乙的I-U图像。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V时,太阳能电池板的电阻 (选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V时,太阳能电池板的电阻为 Ω;
(3)当有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其总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该曲线可知,该电池板作为电源时的电压为 V;
(4)如图所示,太阳能电池板通常装有“向日器”,有了“向日器”,太阳能电池板就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转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他们用材料相同、面积分别为S和S'的“电池板”进行实验,并改变“电池板”与光线的夹角,用电流表观察电流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a)与(b)可得: ;
②分析比较图 可得:材料、与面积相同的电池板,与阳光的夹角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③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太阳能电池帆板安装“向日器”,是为了自动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尽量使 。试卷第7页,共7页
试卷第4页,共7页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电压表;电流表
2.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3.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4.最大阻值
5.低于;等于;略高于;灯泡亮度
6.温度;增大;温度
7.恒定不变;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定值电阻
【作业布置】
1.R= U/I
2.串联;并联
3.最大阻值
4.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或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5.低于;小于
6.D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时,U L=2.5V、I=0.3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 R=3V 2.5V=0.5V,则滑动变阻器最小阻值R=U R/I= 0.5V/0.3A≈1.7Ω,接近 2Ω,故选 B)
14.C(解析: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红表笔接内部电源负极,黑表笔接正极,故 C 错误)
A(解析:A 中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电压
15. (1)a
(2) 很大 1000
(3)2.80
(4) 材料、与阳光的夹角相同的电池板,面积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a)与(c) 太阳光垂直照射电池板
解析:(1)由图乙可知,电压和电流需从零开始测起,电压和电流需从零开始测起,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应选图a所示实验电路。
(2)[1]由得电阻阻值,由图乙可知,电压小于2.00V时,电流I很小,所以太阳能电池的电阻很大。
[2]由图乙可知,当电压为2.80V时,电流I=2.80×10-3A,电阻
(3)由图丙可知,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压,故该电池板作为电源时的电压为2.80V。
(4)[1]分析比较图(a)与(b)可知,电池板的材料、与阳光夹角相同,(b)的面积大,电流表的示数大,即产生的电流大,故可以得出结论:材料、与阳光夹角相同的电池板,面积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2]②分析比较图(a)与(c)可知,电池板的材料、面积相同,(a)与阳光的夹角大,电流表的示数大,即产生的电流大,故可以得出结论:材料、面积相同的电池板,与阳光夹角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太阳能电池帆板安装“向日器”,是为了自动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使电池板与阳光的夹角最大,所以尽量使太阳光垂直照射电池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