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5章 欧姆定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第5章 欧姆定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物理(教科2024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5章 欧姆定律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上
单元 第5章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材分析:《第5章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核心内容,以电流、电压、电阻为基础,围绕欧姆定律展开,涵盖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的得出、应用(如计算、测电阻、等效电路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构建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实际应用,衔接电路基础与后续电功率等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建立电学定量关系认知的关键单元,为理解电路工作原理、解决实际电学问题提供理论支撑。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分四部分:一是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电流随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为欧姆定律奠基;二是 “欧姆定律”,阐述定律内容、公式及应用,包括简单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推导;三是 “测量电阻”,利用欧姆定律,通过伏安法及其他方法测电阻,深化定律应用与实验技能;四是 “等效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规律,理解等效替代思想,提升电路分析能力。各部分层层递进,从规律探究到应用实践,构建完整电学定量知识体系。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或用文本框绘制)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1.探究实验类:组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分析数据;开展“伏安法测电阻”竞赛式实验,比拼操作规范与数据准确性。2.情景应用类:创设 “家庭电路故障排查”情景,用欧姆定律分析灯泡不亮、电器损坏等问题;举办“电学小发明”活动,如设计可调亮度台灯电路,应用变阻器与欧姆定律。3.思维拓展类:开展“等效电路”建模讨论,让学生用等效替代思想简化复杂电路;组织“欧姆定律发展史”辩论,探讨科学探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在“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量电阻”等内容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设计、操作、分析,自主构建知识,培养探究能力。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2.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讲解欧姆定律公式、等效电路规律时,辅以实例讲授;针对串并联电路计算、故障分析等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深化理解。3.任务驱动法:布置“设计可调温电熨斗电路”“用欧姆定律改进小电器”等任务,驱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本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计算,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3.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操作及数据处理,理解等效电路思想与规律。本单元教学难点:1.准确控制变量完成“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普遍规律。2.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串并联电路问题。3.理解等效电路的“等效替代”思想,推导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公式并应用于电路分析。
新课标要求 3.4电磁能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4.4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例2调查常见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3.4.6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4.7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例3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在家庭用电中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
单元学情 知识层面上: 学生已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方法,对电路连接有初步实践经验,但对电学量的定量关系认知模糊,缺乏用数学方法描述物理规律的能力,需通过实验探究建立电流、电压、电阻的关联 。心理、经验层面上: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推理与实验操作能力,对电学实验充满兴趣,但面对复杂电路分析、多变量实验控制易产生畏难情绪。生活中接触过可调亮度台灯、电器音量调节等情景,可借此关联知识,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物理知识应用的能力有待提升。
单元目标 内容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与公式。2.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计算,解决实际电路问题。3.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与方法,会用等效替代思想分析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推导其规律。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学业目标:1.能独立设计“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规范操作、记录数据,准确分析得出结论。2.针对具体电路(如含滑动变阻器、多个用电器),运用欧姆定律列式计算,正确率达 80% 以上 。3.完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数据处理合理,误差分析科学;能阐述等效电路思想,推导串并联等效电阻公式并应用于电路简化。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1.形成“电流、电压、电阻定量关系”的观念,理解欧姆定律是电学基本规律,能用其解释电路工作原理。2.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掌握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规律,提升电路分析与简化能力。科学思维:1.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与科学论证能力。2.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计算、等效电阻推导,提升数学建模与科学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探究:1. 经历“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量电阻”等实验的完整过程,提升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2.能基于等效电路思想,设计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创新性与实践性。科学态度与责任:1.体会欧姆定律在电学中的重要地位,认识科学规律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对科学的敬畏与热爱。2.在实验探究中,养成严谨认真、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关注电学知识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提升社会责任感。
情景设置 展示 “智能调光玻璃幕墙” 视频:炎热夏日,幕墙自动调节透明度,室内光线柔和;夜幕降临,幕墙变透明,欣赏夜景。提问:“是什么让幕墙实现智能调光?其实,这背后离不开电流、电压、电阻的巧妙调控!电流、电压、电阻怎样‘协作’?它们的关系又藏着哪些奥秘?今天,我们走进‘欧姆定律’,揭开电学定量规律的神秘面纱 。” 以生活中高科技应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定量关系的探究兴趣。
达成评价表 节名基本知识点学习情况自评很好一般不好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题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课题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发现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3测量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电压一电流图像实验:测量灯泡的电阻4 等效电路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路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第3章 简单电路课程内容课时安排 课型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 新授课2 欧姆定律1 新授课3 测量电阻2 新授课4 等效电路1 新授课
1 第5章大单元教学(第1节)学习规划
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
学习内容 课题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课题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能够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联系,构建电学量间的物理观念。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2.科学思维: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电流随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提升逻辑推理与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经历“猜想-设计-实验-分析”完整探究过程,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锻炼科学探究的实践与分析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严谨实验、尊重数据,认识科学探究需实事求是,体会电学规律对后续学习的价值,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
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知识,带着疑问进课堂,学习状态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准备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作图工具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好奇,主动参与实验操作、数据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搭建实验电路,专注观察电表变化,思考实验现象与规律关联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明确,配合完成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探究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清晰表达自己对三者关系的理解,参与规律讨论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实验步骤、数据,归纳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规律逻辑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从不同实验方案角度,提出验证规律的创新思路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练习,准确判断变化规律、计算简单数值,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掌握控制变量法应用,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在简单电路中,灯泡亮度会随电池数量、灯泡规格变化,这背后是电流、电压、电阻在 “联动”。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究竟有怎样的定量联系?如何通过实验精准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习活动 设计方案:用控制变量法,分组设计“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不变 )”的电路及步骤。
实验操作:连接电路,改变电压或电阻,记录多组数据。
分析归纳:据数据绘图,分析规律,归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作业设计 选择题(9、12题)和综合题(16题)
2 第5章大单元教学(第2节)学习规划
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
学习内容 欧姆的研究发现;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推导、理解欧姆定律公式,能够用其解释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深化电学物理观念。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2.科学思维: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计算串并联电路问题,推导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提升科学思维的严谨性与应用能力。3.科学探究:基于欧姆定律,设计“用定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探究活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史,认识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树立科学态度与传承责任。
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欧姆定律内容、公式,带着疑问进课堂,学习状态主动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准备推导定律、计算练习的草稿纸、笔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欧姆定律应用好奇,主动参与案例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推导欧姆定律公式,专注分析定律对串并联电路的应用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讨论复杂电路计算,分工协作,共同梳理解题思路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定律应用的见解,清晰表达解题方法、规律应用观点,参与问题探讨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欧姆定律解题步骤,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从创新电路设计角度,提出应用欧姆定律的实践方案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欧姆定律计算、应用练习,准确列式求解、判断电路变化,作答正确率高  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欧姆定律内容与应用,能解决串并联电路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如何精准描述这一规律?在复杂电路(如串联多个用电器、含滑动变阻器 )中,怎样用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电压的变化?
学习活动 推导规律:基于实验数据,推导归纳欧姆定律,明确物理量含义与适用条件。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动态分析:分析含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用定律解释滑片移动时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
案例探究:联系生活电器,用定律分析其工作时的电学量关系。
作业设计 选择题(7、10题)和综合题(16题)
3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3节)学习规划
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2
学习内容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电压一电流图像;实验:测量灯泡的电阻;
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能够理解利用欧姆定律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完善电学测量的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分析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误差,设计改进方案,提升科学思维的创新性与批判性。3.科学探究:经历“测量电阻”的完整实验,掌握间接测量法,锻炼科学探究的实操与反思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养成严谨实验习惯;认识电阻测量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增强科学应用与责任意识。
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步骤,带着疑问进课堂,学习状态专注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准备实验记录表格、分析误差的工具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测量电阻实验好奇,主动参与实验操作、方法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搭建测电阻电路,专注记录多组数据,思考误差改进措施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合理,配合完成电阻测量及方法优化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测量方法、误差的分析,清晰表达自己的实验结论、改进建议,参与讨论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测电阻实验流程、数据处理,分析误差原因与改进方法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从创新测量方法角度,提出精准测电阻的方案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测电阻实验报告、方法应用练习,准确计算电阻、分析误差,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掌握伏安法测电阻原理与操作,理解误差分析,达成学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独家
驱动性问题 要知道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仅靠欧姆定律公式不够,如何通过实验精准测量?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实验中又如何减小误差、优化方案?
学习活动 明确原理:回顾欧姆定律,推导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确定实验器材。
设计步骤:分组设计实验流程,绘制电路、记录表格,明确滑动变阻器作用。
实验改进:操作并记录多组数据,计算电阻平均值;分析误差,讨论改进方法。
作业设计 选择题(7、11题)和综合题(17题)
4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4节)学习规划
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
学习内容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路;
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公式,能够理解“等效替代”思想,建立简化复杂电路的物理观念。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2.科学思维:运用等效电路思想分析、计算复杂串并联电路,推导等效电阻规律,提升科学思维的建模与推理能力。3.科学探究:设计“探究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实验,验证等效电阻公式,强化科学探究的设计与验证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等效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认识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科学态度与技术应用责任。
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知识,带着疑问进课堂,学习状态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准备推导等效电阻公式、分析电路的草稿纸、笔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等效电路简化复杂电路好奇,主动参与推导、应用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推导串并联等效电阻公式,专注分析等效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讨论复杂串并联电路等效分析,分工协作,共同梳理简化思路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等效电路的理解,清晰表达简化方法、公式应用观点,参与问题探讨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等效电路推导逻辑,分析复杂电路简化步骤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从创新电路设计角度,提出应用等效思想的实践方案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等效电路计算、简化练习,准确推导公式、分析电路,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等效电路思想与串并联等效电阻规律,能简化、分析电路,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在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中,多个电阻共同作用,能否用一个 “等效电阻” 简化电路分析?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如何推导?怎么用等效思想解决实际电路问题?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学习活动 推导规律:理论或实验推导串联、并联等效电阻公式。
简化电路:用等效思想简化含多电阻的复杂电路,分析总电阻、电流、电压关系。
实践应用:结合电器内部电路,用等效思想分析电流、电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 选择题(9、12题)和综合题(16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