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 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文学常识,整体感知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学会品读诗歌关键词句,能用契合诗歌情感的语调进行诵读。3.学习诗人所表达的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哪一个更重要?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有的人追求长生不老,有的人追求活得精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一位53岁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他功成名就之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承认神龟和腾蛇终有一死,但他得出的结论不是悲观和消沉,而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不已!他是如何用诗歌来阐释这个深刻道理的?他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的我们又有何启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操的《龟虽寿》,去寻找答案。【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毫(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曹操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等。褒贬不一的曹操曹操《述志令》自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三国演义》许邵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陈寿在《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李世民说:“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鲁迅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文学常识】1.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2.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3.建安风骨:《文心雕龙》说:“观其时文,雅好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情志真实,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结言端直,悲凉慷慨,刚健有力。)【背景链接】本诗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归途中写了这组诗,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诗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yí)/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竟:终结。这里指死去。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诗意:神龟的寿命虽然长久,但也有死去的时候;神蛇尽管能腾云驾雾,最终也会化为土灰。赏析诗句①托物起兴,兴中有理,比喻,②以神龟、腾蛇为喻,③说明了人的生命有限,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④表现出诗人豁达的处事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骥:骏马,好马。枥:马槽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诗意:衰老的骏马卧在马槽旁,志向仍然是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雄心也不会停止。中心句、核心句千古传诵最能体现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句子赏析:第五至第八句,笔力遒劲,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诗人自比衰老的骏马,虽形老体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壮心不已”表明应永不停止地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永年:长寿诗意: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只要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益寿延年。呼应开头,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不甘衰老、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同时蕴含哲理:①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②人在有限的生命力,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③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如果善于保持心情愉快,可以益寿延年。议论、积极乐观曹操的人生观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意:真是幸运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赏析: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都有,是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分析写法,欣赏语言】1.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抒情的效果?请结合诗句分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托物起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以神龟、腾蛇起兴,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神龟寿命再长,腾蛇本事再大,也难免一死,人生也是这样。说明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慨叹生命有限,世事无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比、比喻对比:老战马伏在马槽旁,心中依然向往千里驰骋;有志之士即便到了晚年,壮志雄心也从未熄灭。生命的衰老与心志的豪迈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比喻:以“老骥”自比并起兴,引出下文的“烈士”,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写法角度:以“老骥”自比并起兴,引出下文的“烈士”,生命的衰老与心志的豪迈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意象角度:用最朴素的意象(老马、暮年)说出了最深刻的生命真理:真正的衰老,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心气的熄灭,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1.写法角度:以神龟、腾蛇起兴,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说明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慨叹生命有限,世事无常。2.炼字角度:“ 犹有 ”“ 终为 ”突出了作者深沉的感慨,慨叹生命有限,世事无常。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1.哲理角度: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强调通过主观努力创造生命的最大可能。这种“在有限中求无限的智慧,既是建安风骨的体现,更是中华文明“刚健有为”精神的注释。2.炼字角度:“不但”,不只,突出了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板书设计】【主旨归纳】这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结束语】学完《龟虽寿》,或许有同学会觉得,曹操是53岁的英雄,他的豪情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诗中的“生命”可以替换为我们遇到的任何“困难”与“局限”。比如,当你觉得学习基础不够好(这是“终期于尽”的局限),你是选择放弃,还是应该拥有“志在千里”的抱负?当你感到疲惫和压力时,是选择消极抱怨,还是懂得“养怡之福”,通过积极的休息、调整心态来储蓄能量?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是认清现实的局限后,依然满怀热情地去创造可能。 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为我们每个人座右铭,不是等到年老,而是从少年时,就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不息。【课后练习】1.理解性默写。(1)《龟虽寿》中说明宇宙万物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龟虽寿》中最能体现作者慷慨激昂、雄心壮志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诗歌开头四句提到“神龟”和“腾蛇”,有什么作用?3.《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分析。4.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曹操是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参考答案:2.作者以神龟、腾蛇为喻,告诉我们人的寿命有限,引出下文关于如何度过人生的议论。3.诗人以衰老的骏马自比,虽形老体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4.人们寿命的长短,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还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一个有作为的人,要珍惜年华来建功立业,即使老了,也要奋发有为。播放视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