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澳实验学校2025-2026第一学期港澳台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今天,当我们站在2025年的时光坐标上,回望80年前那场气状山河的抗日战争,历
史的销烟虽已散去,但英雄的呐喊、民族的抗争,依然如(),振聋发聩。八秩烽火
鉴,鉴的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精神长城:青春书华章,书的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续写民
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①翻开历史的抗战长卷,那是一段浸透血泪的岁月。②从卢沟桥的枪声到南京城的哀嚎,
③从淞沪会战的惨烈到百因大战的激昂,④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抛头颜、
酒热血。⑤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一人弧身奋战,胃里只有树皮和棉絮:赵一受在严刑拷打
下坚贞不屈,用生命诠释信仰;狼牙山五壮士临危不惧,纵身一跃,惊天地泣鬼神。他们以
生命为笔,以热血为墨,在历史的画卷上写下了最壮烈的篇章。这些英雄们,一正值青
春年华,却毅然选择将生命献给祖国。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爱国空洞的口号,_危
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是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气节。
1.下面是文中第一自然段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气状
B.呐喊
C.发聩
D.销烟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A虽然不仅而是
B.不但不是而是
C.虽然不是而是
D.不但不仅而是
3.填入文中括号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钟大吕B.高屋建瓴
C.字字珠玑
D.金声玉振
4.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5.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以“四季”为话题,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再
写一个句子。(5分)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
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一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
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
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
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
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国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
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
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
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
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
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
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
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
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千旱地带,从
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
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
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
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扶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
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
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千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
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
而千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千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
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
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
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一东部季风区、西北千旱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气壮山河”是正确的成语,意思是气魄宏大,使山河都为之震动。“气状山河”
是错误的,应该是“气壮山河”。其他选项中的词语“呐喊”“发聩”“销烟”均无错别字。
2.答案:C
解析:“虽然”表示转折关系,用于表示让步的条件或假设。“不是…而是…”表
示并列关系,用于否定一种情况,肯定另一种情况。“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用于表示进一步的情况。“不仅…而且…”也表示递进关系,用于表示进一步的情况。
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这里需要表示转折和并列关系,因此选择“虽然…不是…而
是…”
3.答案:A
解析:“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符合上下文语境。“高
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不符合语境。“字字珠玑”形容文章或说话内容
丰富,每个字都如同珍珠一样珍贵,不符合语境。“金声玉振”形容声音洪亮而优美,也用
来比喻文章或言辞的完美和谐,虽然也合适,但“黄钟大吕”更符合语境。
4答案:序号①:翻开历史的抗战长卷,那是一段浸透血泪的岁月。
修改:翻开抗战的历史长卷,那是一段浸透血泪的岁月。
解析:将“历史的抗战长卷”改为“抗战的历史长卷”,使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序号⑤: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一人孤身奋战,胃里只有树皮和棉絮。
修改: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孤身奋战,胃里只有树皮和棉絮。
解析:删除“一人”,避免重复,使句子更加简洁。
5.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以“四季”为话题,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再写
一个句子。(5分)
答案:修辞手法:拟人
新句子:从春雷惊醒了卢沟桥的沉眠到夏火灼烫着淞沪战场的焦土,从秋风在太行山脉挥
洒百团鏖战的旌旗到冬雪默默覆盖南京城的伤痕,始终掩不住大地血脉中永续的春秋。
6.D
”北极动物”在文中特指”北极狐、披毛犀等现今生活在北极的动物”,它们起源于青藏
高原,但词义本身不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的代称,表述以偏概全,故D项不
正确。
7.C
A项”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无中生有:B项”大兴安岭属于第三阶梯”错误,它
是第二、三阶梯分界线:D项因果倒置,难以形成降雨是因“气流下沉增温”,与平
原接收辐射多少无关;只有C项与文意相符。
主要特点:高温多雨(湿热)。
作用:青藏高原像一台巨型“抽风机“,夏季强烈加热空气,抽吸东南季风深入内
陆,带来丰沛水汽,形成大范围降雨,从而造就了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9」
①科学性:运用板块构造、行星风系、冰川学等准确概念,数据详实。
②逻辑性:以“大碰撞“为总纲,按“地貌一气候一水系→生命"递进,条理清晰。
③生动性:多用比喻("风机"水塔"绝境长城")、拟人,化抽象为形象。
④关联性:把宏大自然过程与读者熟悉的“烟雨江南”“黄河长江“等联系起来,贴
近生活。
10.B11.B12.①烘托了小说的主人公形象。小杜与老熊的为人处世形成鲜明对
比,反衬出老熊的优秀品质和不凡格局:②串联并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作者借小杜的视角
谋篇布局,作为小说的线索人物,小杜参与并见证了老熊及其装修队的所作所为,小说情节
因此得以集中紧凑、有序展开;③有利于深化突出小说主台。老熊用自己的言行最终改变
了小杜的为人行事原则,赢得了小杜的认可、尊重,凸显了老熊身上正能量的巨大影响力。
13.①应遵循的工作原则:服从指挥,讲究信用,保证质量:②应坚守的做人准则:能急
人之困,不唯利是图:③应尽的社会责任:反对弄虚作假,敢于仗义执言,自觉维护社会
正义;④应有的子女本分:重亲情,事父母,尽孝道。
14.答案:ADE
“文远为政”:表示李文远治理地方。“常以民为本”:表示他以百姓为本。“轻徭薄赋”:
表示减轻徭役和赋税。“劝课农桑”:表示鼓励百姓从事农桑。“故所至之处”:表示因此
他所到之处。“百姓皆歌颂之”:表示百姓都歌颂他。
15.答案:A
解析:A伯谦奇其才,荐于朝廷(奇:奇特)错误。“奇”在此处为意动用法,意为“以…
为奇”“认为…奇特”。B.负笈从师,涉猎经史(负:背):正确。C.文远尝谓人曰(尝:
曾经):正确。D.文远卒时,年七十三(卒:去世):正确。
16.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