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01 平常中的亲情02 摩擦中的亲情03 美德中的亲情04 责任中的亲情平常中的亲情温馨瞬间爸爸每天开车送你上学,你从未说过“谢谢”奶奶总唠叨‘多穿衣服’,你觉得不耐烦妈妈每天睡前帮你检查书包,确认课本、文具没遗漏爸爸下班再晚,也会把你爱吃的水果洗好放在茶几上爷爷知道你喜欢吃某款零食,每次去超市都特意买回来哥哥放学比你早,会提前帮你把家里的书桌擦干净这些“平常事”里藏着怎样的亲情?为什么我们会忽略?表现: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感受: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摩擦中的亲情类似的场景你们熟悉吗?吵架之后,你和家人的心情通常怎么样?小强和妈妈又吵架了。因为期中考试数学没考好,妈妈批评了他几句,还说他整天就知道打游戏。小强觉得特别委屈,他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而且游戏只是偶尔放松。他大吼一声“你根本就不理解我!”然后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第一环节:按下“暂停键”摔门而去、冷战、继续争吵,这些方式能让问题解决吗?通常会带来什么后果?②降温:去洗把脸,喝杯水。“冷静三板斧”①深呼吸:离开现场,做几次深长的呼吸。③独处:给自己和对方一个冷静的时间。第二环节:开启“思考灯”(1)请大家站在妈妈的角度想一想,她为什么会那么生气和担心?(2)再请大家站在小强的角度,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提示:她可能是担心你的未来?她辛苦付出后感到失望?她看到你玩游戏时产生了焦虑?她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好,但初衷是什么?提示:需要被认可努力、需要适当的放松、需要理解和鼓励.第三环节:搭建“沟通桥”冷静和理解之后,该怎么办?等待对方道歉吗?“沟通三步走”第1步:开口破冰。Eg:可以说:“妈妈,刚才我态度不好,对不起。”或者“爸爸,我们能聊聊刚才的事吗?”第2步:表达感受和想法。Eg:用“我”开头,而不是“你”开头。例如:“我这次没考好,自己也很难过,我需要的是鼓励。”第3步:提出建议或商量。Eg:“我们能不能一起想想办法?”、“下次我如果玩超时了,你提醒我一下好吗?”这意味着什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提示:即使有矛盾,我们对父母的尊重、赡养和关爱是必须做的,这是法律的底线要求。相互关爱的原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做法:①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②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美德中的亲情东汉时期,有个孩子叫孔融,自幼聪明伶俐,4 岁便能诵读诸多诗赋,对礼节也颇有领悟 ,深受父母喜爱。一日,父亲的友人带来一盘梨,让孩子们分食。父亲便让孔融来分配。只见孔融先是挑出两个最大的梨,恭敬地递给父亲和母亲,说道:“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这最大最好的梨应先给爹娘。” 随后,他又将剩下的大梨,依次分给五个哥哥。此时,盘中只剩一个大梨与一个小梨,孔融毫不犹豫地把大梨给了弟弟,自己拿起小梨,开心地说:“这个小梨归我啦,肯定也很甜!” 父亲好奇问道:“为何给弟弟大梨呀?” 孔融认真回答:“我比弟弟大,作为兄长,理应让着他,大梨就该给他。” 父亲听后,欣慰地笑了,直夸孔融懂事 。③孔融的做法,和我们家需要传承的 “家庭美德” 有什么相似之处?①孔融先给父母、再给哥哥、最后给弟弟,体现了对什么的尊重?②孔融自己选小梨却很开心,这能看出他对家人的什么态度?这体现了对传统家庭伦理与长幼秩序的深刻尊重。这能看出他对家人纯粹、无私的爱与发自内心的分享之乐。孔融的做法与家庭美德中 “孝敬长辈”“兄友弟恭”“谦让包容” 的核心内涵高度一致。原因: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做法: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责任中的亲情今年暑假,一名13岁男孩帮父母干活的视频火了。放暑假后,男孩坚持到家里的板面店帮忙。在被问到这么干活累不累时,他说:“不累。每个人都需要努力才有更好的未来,我会炒菜、转锅、扫地、拖地、抹桌子、洗碗、给客人点菜。我不喜欢玩手机、看电视,就喜欢帮妈妈干活。”你觉得这个男孩应该帮父母干家务吗?为什么?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1.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舜华秉承“孝悌忠信、自强精进”的家训,躬身垂范引导子女熟读深究经典读物,坚持培养子女们勤学明辨、自立自强的品格,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山上认药、采药。在她的严格教导和悉心启发下,五个子女都事业有成,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由此可见(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②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③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④父母的教导对子女事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①②③)。④“决定性作用” 表述错误,父母教导是重要影响因素,非决定性。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对此,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A.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B.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C.家里有父母的牵挂,激励我们奋斗拼搏D.家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是心灵的避风港答案:B。题干强调 “家庭美德、良好家风关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B 选项直接体现 “家庭与社会的联动”。3.“妈,我饿了!”“爸,您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冷,一定要穿上厚外套!”“快点起床,否则要迟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构成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这说明( )A.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B.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要负责一切C.亲子之间的互动沟通可以完全避免矛盾D.我们可以依赖父母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答案: A。B(父母负责一切)、D(依赖父母解决问题)违背知识点中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承担家庭责任” 的要求;C(完全避免矛盾)表述绝对,家庭矛盾难以避免,需通过沟通化解,故排除 B、C、D。4.周末家庭聚餐,小明看见餐桌上摆着自己最爱吃的烤鸡翅,急忙拿起筷子就要夹菜。爸爸看见了连忙制止他,说:“长辈不上桌,晚辈不落座;长辈不动筷,晚辈不动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爸爸的教育方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B.我们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C.爸爸小题大做,小明不需要理会D.良好的家风只需父母作出榜样答案:B。爸爸强调的 “长幼礼仪” 属于家庭美德(知书达礼),其教导行为体现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传承美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