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沛县中学高一化学学科活动单 2025 年 9 月 17 日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学习目标】1. 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2. 了解结构决定性质,并根据钠的性质,掌握其用途及保存方法。【活动过程】活动一 实验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1. 画出 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预测金属 Na的化学性质及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2. 探究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反应条件 常温下 加热或点燃实验步骤钠先 ,然后剧烈燃新切开的钠具有 的金属现象 烧,火焰呈黄色,生成 固光泽,在空气中很快体化学方程式钠是 的金属,与 O2反应,条件不同时,反应现象 ,实验结论得到的产物也 。3.知识扩展:钠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钠除了能与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氯气、硫等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1)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钠与硫粉混合研磨时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 1 页 共 4 页沛县中学高一化学学科活动单 命制人:郭佳音 2025 年 9 月 17 日活动二 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1.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钠熔成闪亮的小球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在水面运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且钠很快消失 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为红色 反应生成 性物质(1)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如果不通过实验的方法,你能通过什么方法推理得到?(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结合 Na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何保存金属 Na 为什么?(2)预测 Na的用途可能有哪些?(3)工业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氯化钠溶液替代?为什么? 。【知识拓展】1. 结合 Na的性质,思考(1)Na与 HCl反应吗?若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Na与 H2O反应和 Na与 HCl反应,哪个反应更剧烈?第 2 页 共 4 页沛县中学高一化学学科活动单 命制人:郭佳音 2025 年 9 月 17 日2. 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 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实验事实:将 1 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剧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仔细观察,发现还有少量黑色沉淀)。①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黑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3.工业上利用金属钠和 TiCl4 反应制取金属 Ti,该反应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巩固练习】1.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C.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 1个电子2. 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A.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高,硬度大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3.下列有关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实验室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C.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且不与煤油反应,可将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D.钠性质活泼,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指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H2OO2A. Na NaOHNa NaB. 常温 2O2HCl 溶液 少量CONa O NaCl NaOH 2 Na CO 溶液C. 2 D. 2 3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Na+2H2O===Na +2OH +H2↑2+ +B. 钠与 CuSO4溶液反应:2Na+Cu ===Cu+2Na+ +C. 钠与盐酸反应:Na+2H ===Na +H2↑+ -D. 钠与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 +2OH +H2↑第 3 页 共 4 页沛县中学高一化学学科活动单 命制人:郭佳音 2025 年 9 月 17 日6.如图,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 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不能说明钠比铜活泼B.将无水 CuSO4粉末改为 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C.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 CuSO4反应并生成 CuD.上述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7.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块钠失去的电子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 第二块钠反应产物质量较大 D. 两块钠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8.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以下反应:2NaNO3+10Na==6Na2O+N2↑。试说明不用金属钠与氧气反应而采用此反应的理由: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