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在撰写演讲稿时,正确运用与诚信相关的词汇、句式,恰当地引用经典论述,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语言运用)
2.通过分析身边真实案例,理解诚信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践行并倡导诚信行为。(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在讲述诚信故事、进行演讲的过程中,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恰当的肢体动作,创造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形式,提升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
4.深入理解“诚信”这一传统美德的内涵,感受其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你在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中,意外地发现前排同学的桌下有一张小抄,他正在偷看。而监考老师似乎并没有发现。这时,你会怎么做?
A. 立刻举手向老师报告。 B. 考完后私下告诉老师。
C. 考完后提醒那位同学。 D. 保持沉默,当作没看见。
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核心议题——诚信。在不同的情境下,坚守诚信可能会面临压力、犹豫甚至代价。那么,为什么古人依然告诫我们“人无信不立”?诚信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共同探寻答案。
说文解字 “信”
古人直接用一张口和一个人来表示“信”。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才能被称之为“信”。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古人眼中的立身之本,也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具有的精神品质。
活动一 引经据典话诚信
【活动指导】
1.分小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或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内涵。
2.将本组搜集的资料汇总整理成册,借助合适的媒介分享。
3.研读资料,小组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讨论结束后,组内推选代表总结,在班级交流分享。
【探究事例】
“信”的名言
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释义]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人,必定很少能够兑现。
②无转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逸周书·大戒》)
[释义]不要改变诚信,即使危难也不动摇。正直诚信显著,才能得到人的鼎力支持。
③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释义]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就不会果敢。
④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释义]儒者认为金银珠宝并不值得宝贵,忠诚和诚信才值得宝贵。
⑤人倍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释义]人违背了信义,那么名声就不会通达。
⑥若有人兮天一方, 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释义]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
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释义]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概许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信”的故事
季布一诺
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楚汉战争中做过项羽的大将,后来归顺西汉高祖刘邦,担任河东太守,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重金悬赏捉拿。结果他往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晏殊“殿前换卷”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宋濂的故事
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的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母亲见之心疼,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人信用问题。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西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看图讲故事
出示图片:曾子烹彘 商鞅立木
研读整理的材料,分组讨论:古文中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信”的含义有:诚实不欺、守信用、实践诺言……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诚信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
活动二 环顾身边思诚信
1.访问身边一两位诚信的人,将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自己的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社会上的一些诚信故事,分小组讨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特别需要讲求诚信?我们如何倡导共建诚信社会?
【探究事例】
社会生活中需要讲求诚信的方面 商业交易、网络交流、教育领域、医疗领域等。商业交易中,诚信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没有诚信就没有可持续的商业关系;网络交流中,诚信是保障良好网络生态的重要因素;在教育领域,诚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在医疗领域,诚信是医生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基础。
倡导共建诚信社会的做法 ①从自身做起,做一个诚信守法的人,积极践行诚信原则,以身作则,成为身边人的榜样;②在家庭、学校、企业等组织中,加强诚信教育,培养人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③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保障诚信行为的权益,惩治违法行为。
活动三 班级演讲说诚信
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小组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荐出来作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请同学们围绕“诚信”这一话题,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
活动一:写演讲稿
活动二:组织班级演讲会
活动一:写演讲稿
1.各位同学根据提示,完成演讲稿提纲。
2.依据提纲完成演讲稿,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3.完成演讲稿后,在小组内试讲,各位同学依据演讲稿评价表及演讲注意事项,推荐一篇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演讲会。
演讲稿提纲
演讲稿评价表
关于演讲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表达
(1)要注意与听众的沟通交流,可以适时互动,运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营造演讲的氛围。
(2)观点鲜明,可适当使用一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我认为”“依我看来”等。
(3)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恰当运用关联词和一些修辞手法,使讲话活泼生动,有逻辑,有气势。
(4)多使词语,少用或不用术语、生僻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5)语言通俗形象,多用短句,适当重复。
2.发音
(1)吐字清楚,发音准确。
(2)音量合适,以在场听众都能听清楚为宜。
(3)恰当使用重音,强调内容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
(4)音调自然,有变化,不拿腔拿调。
3.体态语
(1)姿势放松,体态自然,落落大方。
(2)平视前方,可以适时扫视全场,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
(3)从容、自信,随演讲内容恰当调整自己的表情。
(4)根据演讲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需要,辅以适当的手势,但手势不宜过于夸张、频繁。
活动二:组织班级演讲会
演讲会流程规划
1.制定活动流程表:明确活动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和具体内容,并分发给相关人员。
2.安排演讲顺序:组织参赛同学抽签确定演讲顺序,制作顺序表并提前告知选手。
3.撰写主持词:主持人根据活动流程撰写开场、串场和结束语,提前演练,确保语言流畅自然。
4.协助选手排练:筹备小组协助参与同学进行演讲排练,给予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方面的建议。
【结束语】
诚信是什么?它是时光老人留下的试金石,能试出人品的真伪与高低。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盏明灯,也许不总能带来眼前的利益,但却能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走得心安。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守护好这盏心灯,让它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当你未来回首青春时,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一生,因诚信而活得坦荡,因守信而充满力量。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愿诚信成为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信仰和名片。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