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合花》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百合花》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茹志鹃
百合花
学习目标
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把握情感,理解百合花的
象征意义
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01
02
03
04
导学
关于小说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本质特点:虚构、散文化语言
塑造人物→表现人性→创作意图
作者名片
茹志鹃(1925-1998)
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地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小说,《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写作背景
在冷峻的现实中开出的“百合花”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提纲挈领
概述小说内容
任务一:如果你来给这篇小说写个简介,你会怎么写?
请通读课文,理清情节,概括内容。(5分钟)
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
故事概要
高潮(44-57)
通讯员为救人而牺牲。
发展(24-43)
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开端(1-23)
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去包扎所。
梳理课文
理清故事情节
结尾(58-59)
新媳妇缝衣、献被。
思考:相比于初中读过的小说(欧亨利、契诃夫等作品),《百合花》在情节安排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百合花》的情节比较单纯,情节运行时没有强烈的矛盾和冲突,节奏较慢,抒情意味较强。
鉴赏情节详略
找出《百合花》中“不惜笔墨”的情节,并对比“一笔带过”的情节,探究作者的安排用意。
参考示例,完成表格
《百合花》详写情节 《百合花》略写情节
“我”和通讯员去包扎 所的路上 总攻,团长分配“我”
去包扎所
参考示例,完成表格
《百合花》详写情节 《百合花》略写情节
“我”和通讯员去包扎 所的路上 总攻,团长分配“我”
去包扎所
“我”和通讯员在老乡 家借被子 包扎所,乡干部分配我
们去借被子
通讯员牺牲后的清洗包 扎以及入殓 战场上,陆陆续续下来的伤员
其他伤员的包扎
“小说有着自己的节奏,它有时加速,一笔带过,有时减速,徘徊不前。小说的叙事往往在故事的关键段落流连,而对无关紧要的环节一笔带过。” 通过表格梳理,总结《百合花》情节详略安排特点。
提示:《百合花》中作者在可能涉及正面战争描写时有意加快叙述速度;而在描写战争边缘的人和事时则有意放慢速度,通过大篇幅的叙写让节奏舒缓下来。
提示:作者用叙述节奏快慢的变化来消解战争的残酷,也凸显了小说的主题。例如作者通过“我”和通讯员坐下来聊天的大篇幅的慢节奏叙写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气氛,来表现情感的美妙、生命的可爱。此外,慢节奏还体现在情节的详细描写处,如在老乡家借被子的详细描写就表现出人性的美好,还有后文新媳妇为牺牲后的通讯员擦拭身体等,这些详细叙写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能让读者体会到战争环境下革命军人的牺牲精神以及普通百姓对军人的崇高敬意。
思考: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其叙述节奏快与
慢的对比、变化都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组合作并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鉴赏场景细节
《百合花》有意淡化了血腥残酷的战争情节,补之以大量的场景描写。找一找你认为较有诗意的场景,读一读并改写成短诗。
1.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2. 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3.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4.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
5.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月亮嬷嬷,照你照我……”
场景示例
教师提示
大量的场景描淡化甚至消解了残酷的战争。竹海、石级山道、青竹、长长的竹梢等,作者通过这些典型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恬静幽美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纯美的和谐氛围,把战争的冰冷、残酷消解在甜美和浪漫之中,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一张竹茶几、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跳着唱着的孩子们等构成一幅温馨祥和、欢乐喜庆的
中秋图,展现了普通人的美好生活,让读者感受到生
活的温情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背景补充
教师小结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体现出了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和人性美,展示了残酷的战争也没有泯灭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主题。这篇小说主题的营造,绝不仅仅是依靠故事情节,更依赖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
战争作为文学的常见母题,无论是战争式书写,还是非战争式书写,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珍惜。《百合花》的非战争式书写具有独特的魅力
文本研读
人物形象探究
任务二:如果让你给小说画个封面图,你认为封面上必须有谁?如果你有一支百合花,你打算送给哪个人物?
人物形象探究之小通讯员
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
“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质朴
见我接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模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动作、神态描写 腼腆、害羞
步枪桶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语言、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体贴善良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为救战友而牺牲 细节描写 勇敢无畏
小通讯员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件事?
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很多,前面也写了几个重伤员,为何你会被这个小通讯员的牺牲行为所打动呢?
他“扑”向手榴弹,为救战友牺牲了自己,一个“扑”字体现出他的英 勇无畏。
但他在面对女性的时候呢?
羞涩腼腆。
两者的反差更凸显出小通讯员的勇敢,所以让人感动。
刚刚接触时的生气
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做法而“发生了兴趣”
小说中“我”面对通讯员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这些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对牺牲了的通讯员充满尊敬
“我”尊敬的仅仅是这一位小通讯员吗?为何“我”最后对通讯员的称呼变成了“青年人”?
小通讯员所代表的是战争年代,无数如他一般值得铭记的青年人。他们自身尚且腼腆、天真,但在战火面前却毫不畏惧,毫不退缩。这是中国青年所特有的优良品质,虽未经太多岁月磨砺,但有血有肉,有一颗爱国奉献之心。
人物形象探究之新媳妇
百合花被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 动作、细节描写 娴静、羞涩、淳朴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动作、心理描写 善良、善解人意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神态、动作描写 尊敬军人、品质高洁
人物探究之“我”的作用
文中除了通讯员和新媳妇还有一个“我”,那么“我”是重要人物吗?在小说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从“我”的视角叙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
我为通讯员的和新媳妇提供了活动环境,由“我”的所见所感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和女性细致的观察,有助于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的塑造。
通过“我”和通讯员、新媳妇之间发生的故事,凸显了军民鱼水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任务二:分角色扮演小说中人物,仔细
揣摩其动作言语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提示:结合小说中关于新媳妇的六次“笑”和两次“啊”的描写,请体现出其内心发生的情感变化。
六次“笑”
内心情感
“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30)
“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往房里瞅着”(30)
“那媳妇一边笑,一面赶忙找针线,要给他缝上”(34)
“笑眯眯地抿着嘴”(44)
得知“同志弟已去前沿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44)
说完“他可受我的气了”,又抿着嘴笑着“(44)
娇羞
俏皮
矛盾
内疚关心
牵挂
歉疚
害羞
两次“啊”
内心情感
当通讯员受重伤被抬进包扎所后,正在帮着工作的新媳妇看到后“短促地‘啊’了一声”(53)
新媳妇了解了通讯员负伤的原因之后“又短促地‘啊’了一声(55)
意外
惊讶
关切
激动
震惊
文本研读
理解物象的象征意义
任务三:小说是围绕着借“百合花被”展开的,为何标题是“百合花”呢?
百合花被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百合花比百合花被更具有象征意义和诗化色彩。
思考:百合花象征着什么?
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瑕。
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百合花
纯洁
高尚
美好
暗示主题
意蕴丰富
青春的奉献
人民群众对英雄战士的热爱和崇敬
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把握主旨
领悟小说情感
人民战士崇高的品质
课后作业:
1、请品读这篇小说中其他物象,如月亮、野菊花、破洞、馒头等等,分析其象征意义。
2、通过本篇小说的学习,请你研读另一篇《哦,香雪》,品味诗化小说之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