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情 境 导 入
沙子
塑造模型
制成芯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情 境 导 入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木材
制成桌椅
木材燃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橙子
榨成果汁
腐烂变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鸡蛋
打破鸡蛋
煮熟鸡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蜡烛燃烧发光发热
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火药爆炸
高压锅爆炸
以上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呢?
新 课 探 究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
实验1-1(1)水的沸腾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实验1-1(2)石蜡的熔化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固体石蜡 固体石蜡
水沸腾,玻璃片上有水生成

块状固体变为液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举例 挥发、溶解、扩散、粉碎、吸附;
凝固/熔化/液化/汽化/升华;
气球/轮胎/蒸汽锅炉爆炸;
电灯发光;铁水铸锅;水果榨汁;石油分馏......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外观、状态、大小等发生改变。
水的沸腾实验:液态→气态→液态
石蜡的融化实验:固态→液态
(状态改变)
(状态改变)
情境导入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1-1(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情境导入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1-1(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序号 变化前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3) 固体胆矾 胆矾溶解,形成__ 色溶液 蓝色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生成 色沉淀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4) 石灰石 石灰石表面产生 __ ;澄清石灰水变 。 二氧化碳




气泡

浑浊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伴随现象: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
热、发光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火药爆炸
轮胎爆炸
爆米花
高压锅爆炸
燃气爆炸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思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从实验结论和概念中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纸张撕碎 9.糖溶于水
2.纸张燃烧 10.铁杵磨针
3.灯泡发光 11.气球爆炸
4.酒精消毒 12.火药爆炸
5.蜡烛燃烧 13.煤的燃烧
6.粮食酿酒 14.沙里淘金
7.西瓜榨汁 15.铁锅生锈
8.牛奶变质 16.木已成舟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状态、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性 质 变 化
区 别
举例
联系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表示物质具备某种能力
变化是过程,
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变成/生成了、在”
木炭燃烧/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难、易、能、可、会”
木炭能燃烧
氧气不易溶于水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 ℃时水结成冰_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_。
(5)煤气燃烧______。
(6)鸡蛋发臭______。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8)铁的密度是7.86 g cm-3______。
A
D
A
C
B
B
D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1-2 氧气与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气体
支持燃烧/助燃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二氧化碳灭火器
课 堂 小 结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3.
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风吹草动 C.披荆斩棘 D.滴水成冰
A
2.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绳锯木断 D.木已成舟
B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乙醇用作燃料 B.木炭用于吸附色素
C.煤用于火力发电 D.粮食用于酿醋
B
4.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 B.耐腐蚀 C.耐磨 D.熔点低
B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