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1.2.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剂的取用 教学课件+视频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1.2.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剂的取用 教学课件+视频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2.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剂的取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情 境 导 入
1.2.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剂的取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实验就要走进化学实验室。进入实验室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否则就会造成危险。
新 课 探 究
第一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2.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剂的取用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待着我们用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奥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不摸: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2)不闻:不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试剂气味;
(3)不尝:不得尝任何试剂的味道。
一、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一、实验室规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液体:取1~2 mL;
(2)固体:铺满试管底部即可
(1)不要放回原瓶(防止污染试剂);
(2)不要随意丢弃;
(3)不要带出实验室。
一、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一要三不要)
一 要:剩余试剂要放到指定容器。
三不要:
液体
固体
处理废液
×
2.节约原则:
3.环保原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做实验的时候,万一发生意外,不要惊慌,要立刻向老师报告,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
(1)烫伤: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
(2)酸、碱灼伤: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灼伤处,再涂上对应的中和酸、碱的溶液。提倡使用防护眼镜,若试剂溅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3)实验台上起火:移开其他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火焰,或使用灭火器。
4.实验室安全规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知识拓展
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烫伤: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
2.酸、碱灼伤: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灼伤处。若试剂溅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二、常见仪器介绍
反应仪器:
试管
烧杯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直接加热
应放置在陶土网上,使受热均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反应仪器:
试管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直接加热
烧杯
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间接加热
燃烧匙
用于可燃性固体物质的燃烧。
蒸发皿
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
浓缩和结晶。
坩埚
用于灼烧固体物质。
烧瓶
试剂量较大且又有液体
参与的反应容器。
锥形瓶
常用于滴定实验,
亦可用于普通实验中作反应容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盛放药品的仪器:
物质:
固体、液体、气体
广口瓶
放固体试剂
细口瓶
盛放液体试剂
滴瓶
盛放液体试剂
专管专用、不可水洗
集气瓶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取用仪器:
镊子
夹取块状或颗粒状固体
药匙
取用粉末状固体
使用后,用洁净的纸擦拭干净
胶头滴管
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
取液后,保持胶帽朝上,切莫平放或倒置;
不能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
用后立即用水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清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夹持仪器:
试管夹
夹持试管
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试管中上部(约距管口1/3处);
使用时,手不要按在短柄上。
坩埚钳
夹取坩埚、蒸发皿,
夹持少许固体物质进行加热或反应。
取热的坩埚、蒸发皿时,坩埚钳需先预热。
铁架台
用于固定或支持各种仪器。
组装仪器按“先下后上,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其他仪器:
水槽
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贮水容器
陶土网
加热时垫于仪器底部使其受热均匀
玻璃棒
搅拌、蘸取液体、引流
搅拌时玻璃棒不可碰撞器壁。
漏斗
将液体注入到小口径容器中时用作加液器
装上滤纸后可用作过滤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常见化学仪器
其他仪器
水槽、陶土网、玻璃棒、漏斗
反应仪器
可直接加热
垫陶土网加热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
烧杯、烧瓶、锥形瓶
盛放药品的仪器
集气瓶(气体)
细口瓶、滴瓶(液体)
广口瓶(固体)
取出仪器
胶头滴管(液体)
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镊子(块状或大颗粒固体)
夹持仪器
试管夹
铁架台
坩埚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块状试剂取用技巧:一横二放三慢竖(直接投放后果:打破试管)
×
注:使用后的镊子和药匙应用干净的纸擦净。
NaCl
×
实验1-3(1) 块状试剂的取用
三、试剂的取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粉末状试剂取用技巧:一斜二送三直立(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内壁上)
实验1-3(2) 粉末试剂的取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1-4(2) 液体试剂的取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倾倒液体要点:
塞倒放,标向心,(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向心:防止腐蚀标签)
口挨口,斜缓流。(防止液体洒落)
倒完液体即加盖,(防止药品挥发或污染试剂)
放回原处标向外。(便于查找)
1
2
3
稀盐酸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滴管使用要点:(竖直悬空于容器口上方)
一捏二吸悬空滴,(防止污染试剂)
胶帽始终在上方。(防止腐蚀胶帽或污染试剂)
单支用完要清洗,(防止污染试剂)
配套直接放滴瓶。(不能用水冲洗,防止污染试剂)
×
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
横放 倒拿
×
×
×
×
×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量筒的使用
①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胶头滴管
②量程合适(与量取体积相近)
③先倾倒后滴加
④正确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误差分析:读数—俯大仰小;量取—俯少仰多(抬头多,低头少)
俯视
仰视
正确读数
读数偏小,实际量偏多
读数偏大,实际量偏少
×
课 堂 小 结
1.2.1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剂的取用
知识巧记
1.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块用镊子,容器先平放,入口再慢竖,滑到容器底。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拿瓶标签贴手心,瓶塞倒放要认真。
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外流。
量少要用滴管取,一捏二吸悬空滴。
倒完液体即加盖,放回标签要朝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2)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的是 。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6)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7)夹持试管用到的仪器是 。
(8)量取50 mL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和 。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E
A
H
C
F
B
I
A
G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欲量取8 mL的液体试剂,现有下列量程的量筒,最好选用( )
A.5 mL B.10 mL C.50 mL D.100 mL
3. 用量筒量取10 mL水,仰视读数,则实际取水为( )
A.10 mL B.小于10 mL C.大于10 mL D.无法估计
B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D
4.关于试剂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  )
A.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试剂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