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规范训练】 (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符号)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3.用微观粒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课堂导学课堂导学课堂检测学习任务1 质量守恒定律完成课本P110~113“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填写有关实验内容: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 加热时,棕红色铜粉逐渐 ,气球 ,加热前后总质量相等 铁丝表面有 物质析出,溶液由 变为 ,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反应的符 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变成黑色先鼓起来后变瘪红色蓝色浅绿色Cu+O2 CuOCuSO4+Fe FeSO4+Cu质量等于质量【小组讨论】(1)气球的作用:①平衡压强,防止橡胶塞弹出;②使装置密封,防止锥形瓶内外发生物质交换;③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2)必须等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再称量反应后的质量.规律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算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当中.(3)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1.用如图装置也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先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放入少量红磷,整个装置在天平上水平平衡.然后取下橡胶塞并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口一端,再插入锥形瓶塞住瓶口并点燃红磷,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白雾B.若红磷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胀大后变瘪D.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C【解析】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非白雾,A错误;整个实验装置密闭,物质质量守恒,天平保持平衡,D错误;由于实验装置密闭,不管红磷不足还是过量,都不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学习任务2 称量结果发生变化的原因完成课本P113“实验5-1”和“实验5-2”,填写有关实验内容:实验方案 实验5-1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实验方案 实验5-1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 烧杯中有 产生,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 ,生成 色固体,放出大量热反应符号的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 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 装置中进行气泡右白光白Na2CO3+HCl NaCl+H2O+CO2Mg+O2 MgO密闭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都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10 g蔗糖完全溶于70 g水可得到80 g糖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后质量增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小,此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3.将a g碳和b 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为混合物,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A.等于(a+b) g B.不小于(a+b) gC.小于(a+b) g D.不大于(a+b) gC学习任务3 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观察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前后对比项目 反应前 反应后 改变的粒子 不变的粒子分子种类 2种 种 原子种类 2种 种 分子数目 3个 个 原子数目 6个 个 1226氢分子、氧分子氢原子、氧原子【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归纳小结】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将以下项目进行归纳(用序号填空):①物质的种类 ②元素的种类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④元素的质量 ⑤原子的种类 ⑥原子的数目 ⑦原子的质量 ⑧分子的种类 ⑨分子的数目 ⑩元素的化合价“六个一定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种类数目质量②③④⑤⑥⑦①⑧⑨⑩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课堂检测课堂导学课堂检测1.(2024·梅州检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 ( )A.H2O B.CO2 C.SO2 D.NO2C2.(2024·重庆期末)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20 mL 酒精与2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 mLB.镁带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C.100 g干冰完全汽化得到100 g二氧化碳D.水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体积增大B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P+O2 P2O5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而炸裂先胀大后变瘪(2)实验B:反应后天平指针 (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3)实验C: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钉表面有 析出,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原因是 .(4)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均不变. 偏右产生的CO2气体逸出,导致左侧质量减小红色物质反应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种类、数目和质量温馨提示:学习至此,请完成课后作业P266~267(共23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规范训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Hg+O2 2HgO2C+O2 2CO【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2.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课堂导学课堂导学课堂检测学习任务1 化学的学习任务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格式阅读课本P120~121,明确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已知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应的未知量x:(1)2 g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 (2)生成72 g水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化学方程式 2H2 + O2 2H2O 化学方程式 2H2 + O2 2H2O相对分子质量 ( ) ( ) 相对分子质量 ( )( )实际质量 2 g x 实际质量 x 72 g计算结果 x=__________ 计算结果 x=__________43618g323664g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加热分解31.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得分 步骤说明 按中考要求的完整步骤 常见的扣分点0.5分 设未知量 设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g1分 写化学方程式 未配平或漏标或标错“↑”“↓”1分 标相 关量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算错或漏乘化学计量数实际质量 实际反应质量写错位置或漏写单位1分 列比例式 数据位置混乱或漏单位1分 解未知量 未保留正确的小数位数或漏单位0.5分 简明作答 答:略(或答:是3.2 g)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 K2MnO4+MnO2+O2↑316 3231.6 g x解得x=3.2 g答: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3.2 g.规律小结 (1)已知化学反应中任何一种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可求其他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2)在设未知量的时候不带单位,但是求解的最后结果要带单位.1.(2024·黄冈段考)“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过氧化钠(Na2O2)供氧,其供氧原理是2Na2O2+2CO2 2Na2CO3+O2.若用这种方法制取32 g氧气,则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解:设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则:2Na2O2+2CO2 2Na2CO3+O2156 32x 32 g解得x=156 g答: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156 g.学习任务2 利用反应前后质量差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25·四川资阳期末)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取2 g二氧化锰于锥形瓶中,然后慢慢滴入34 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称得锥形瓶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 g.(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34 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1.6解:设34 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 2H2O+O2↑68 32x 1.6 g解得x=3.4 g答:34 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3.4 g.2.(2025·陕西期末)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34.0 g过氧化氢溶液和0.5 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g.(2)反应结束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0.80.5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 2H2O+O2↑68 32x 0.8 g解得x=1.7 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7 g.课堂检测课堂导学课堂检测1.在反应A+3B 2C+3D中,已知2.3 g A跟4.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B2.(2025·四川德阳期末)中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 2NaCl+3O2↑.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产生16 kg氧气需要多少氯酸钠.解:设产生16 kg氧气需要氯酸钠的质量为x.2NaClO3 2NaCl+3O2↑213 96x 16 kg解得x=35.5 kg答:产生16 kg氧气需要35.5 kg氯酸钠.3.(2024·山西模拟)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收集到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反应后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1)观点分享:曲线上ab段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示交流:结合题目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反应已结束(或高锰酸钾已完全分解)解: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是16 g-14.4 g=1.6 g.设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2KMnO4 K2MnO4+MnO2+O2↑87 32x 1.6 g解得x=4.35 g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 g.温馨提示:学习至此,请完成课后作业P272~273(共19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第五单元复习思维导图易错集训素养提升思维导图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易错集训易错集训素养提升思维导图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理解不清1.(2022·德州期末)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化观: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不变,该变化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守恒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守恒观:1 g硫与1 g氧气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2 g二氧化硫D2.某实验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用下图4个实验装置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1)上述A~D 4个实验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 (填序号,下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 .(2)图A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放出热量.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后测量,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一段时间后,C中电子秤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ABCDABD产生大量白烟装置漏气变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3)①图D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的质量.②实验步骤如下:a.组装好仪器,调节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b.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气泡;c.当反应结束时,发现气球完全鼓起来,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③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为了避免上述步骤c中的情况发生,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反应前后气球膨胀导致浮力增大加入少量试剂(或换成不产生气体的试剂等)密闭容器中有关催化剂、反应类型、元素化合价等问题3.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乙+丙=甲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D素养提升易错集训素养提升思维导图1.(2024·商丘段考)过氧化钙(CaO2)可在运输鱼苗时作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 )A.CaCl2和H2 B.Ca(OH)2和O2C.CaCO3和O2 D.CaO和CO2B【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为CaO2和H2O,故生成物中只有钙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2.(2024·深圳检测)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新的分子,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每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水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个丙分子(C2H4O2)和一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1,B正确;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元素化合价改变,C错误;丙物质的一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8个原子构成,D错误.3.〔化学史〕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以下材料:1673年,波义耳在密闭容器中煅烧金属汞,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得到金属灰(氧化汞)的质量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1908年郎道尔特及1912年曼莱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国际科学家一致承认质量守恒定律.(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序号).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试剂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AC(3)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设计如下实验(将装置A~C放在天平左侧托盘上)进行深入探究.①装置A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随着反应的进行,天平指针会 (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②装置B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后气球明显胀大,同时发现天平指针发生了偏转,原因是 .③用装置C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为保证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均不变.有气泡产生偏右气球胀大使装置受到浮力影响控制试剂用量种类、数目和质量(共24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规范训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Fe+O2 Fe3O4Na2CO3+HCl NaCl+H2O+CO2【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所包含的信息.2.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课堂导学课堂导学课堂检测学习任务1 化学方程式阅读课本P117~118,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及其包含的信息,完成有关填空:1.化学方程式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读作 ,“ ”读作 .化学式和生成2.化学方程式包含的信息化学方程式 C+O2 CO2 2H2O 2H2↑+O2↑反应条件 质的 关系 反应物生成物C和O2(或碳和氧气)H2O(或水)CO2(或二氧化碳)H2和O2(或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C+O2 CO2 2H2O 2H2↑+O2↑量的 关系 物质的 相对质 量关系 C + O2 CO2 相对质量:______ _______ _____ 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在此反应中,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 2H2O 2H2↑ + O2↑相对质量:_____ _____ _____ 每 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在此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粒子的 相对数 量关系 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个数比为 ) 每 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个氢分子和 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个数比为 ) 1232441232443∶8∶1136432364329∶1∶81111∶1∶12212∶2∶11.从化学方程式CuO+H2 Cu+H2O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氧化铜和氢气,生成物是铜和水B.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改变D.每80份质量的CuO和2份质量的H2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Cu和18份质量的H2OC2.(广东经典真题)下列关于2CO+O2 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 g一氧化碳和1 g氧气反应生成2 g二氧化碳B学习任务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推出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不变.2.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不变.3.根据物质的质量关系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种类数目种类3.(2024·宜宾检测)大多数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C4.(2024·莆田期末)我国科学家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GaCl3+NH3 GaN+nHCl,其中n的值是 ( )A.4 B.3 C.2 D.1B5.(2024·阜新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等于90B.b可能是单质C.参加反应的a与c的质量比为7∶8D.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32 10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0 10C【解析】由于是密闭容器,则反应前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总质量,可得x=100,A错误.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d质量不改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起催化作用也不参与反应,D错误.a、c减少的质量等于b生成的质量,故反应式为a+c→b,则b不可能是单质,B错误.由质量变化可知参与反应的a、c质量之比为28∶32=7∶8,C正确.物质 a b c d质量变化/g -28 +60 -32 0规律小结 (1)先计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判断出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从而判断出反应类型.(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课堂检测课堂导学课堂检测1.(2024·广州月考)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液氢作为燃料,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2.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2024·濮阳一模)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X+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4 C.CH2O D.CH3OH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所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H3OH.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是生成物B.x=2.2C.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 x 8.2 3.8B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024·汕头月考)根据下列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变化 (填“Ⅰ”或“Ⅱ”)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变化Ⅱ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中所有变化前后 (填“原子”或“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3)变化Ⅰ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Ⅰ物理原子1∶2∶2(或2∶1∶2)温馨提示:学习至此,请完成课后作业P268~269(共18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训练】 (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合价)铜汞二价最常见,负一价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负三价磷酸根,正一价是铵根【学习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导学课堂导学课堂检测学习任务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阅读课本P118,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遵循的两个原则:1.必须以 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2.要遵守 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客观事实质量守恒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均不正确,请你判断违背了哪一条书写原则.(填“A”或“B”)A.客观事实 B.质量守恒定律(1)2S+3O2 2SO3 违背了 .(2)P+O2 P2O5 违背了 . AB学习任务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阅读课本P119,填写有关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书写步骤 书写过程(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用短线连接,注明反应条件(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检查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是否相等,将短线改为等号(3)查: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三查反应条件是否正确标注,四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正确标注 略P+O2 P2O54P+5O2 2P2O52.反应条件的说明:加热(常用“△”号表示)、点燃、通电、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方.3.生成物状态的标注: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的化学式右边注“↓”.易错易混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用注“↑”;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不用注“↓”.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 SO2B.Cu+O2 2CuOC.2Al+O2 2AlOD.4P+5O2 2P2O5D学习任务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阅读课本P119“资料卡片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掌握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1.最小公倍数法(一般是先找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填写)(1) Cu+ O2 CuO (2) Fe+ O2 Fe3O4 (3) Fe(红热)+ H2O(气) Fe3O4+ H2 (4) NH3+ Cl2 N2+ HCl 212321341423162.奇数配偶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1) N2+ H2 NH3 (2) H2O2 H2O+ O2↑ (3) C2H2+ O2 CO2+ H2O (4) Cu2(OH)2CO3 CuO+ H2O+CO2↑ 13222125421211课堂检测课堂导学课堂检测1.广汕高铁是“轨道上的大湾区”高铁骨干网的重要一环,施工时常利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焊接钢轨,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金属单质,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Fe2O3 Al2O3+FeB.2Al+Fe2O3 Al2O3↓+2Fe↓C.2Al+Fe2O3 Al2O3+2FeD.2Al+Fe2O3 Al2O3+2FeD2.下列化学方程式均有错误,请将相应错误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A.不符合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或条件写错C.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号(1)4Fe+3O2 2Fe2O3 ( )(2)C+O2 CO2↑ ( )(3)H2+O2 H2O ( )(4)2H2O 2H2↑+O2↑ ( )ADCB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有错误,请加以改正:(1)S+O2↑ SO2↑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Mg+O2 MgO2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KMnO4 K2MnO4+MnO2+O2↑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2 SO22Mg+O2 2MgO2KMnO4 K2MnO4+MnO2+O2↑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上)(1) C2H5OH+ O2 CO2+ H2O (2) NH3+ O2 NO+ H2O (3) Fe2O3+ H2SO4 Fe2(SO4)3+H2O 132345461313(4)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5)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CO2+2NH3CO(NH2)2+H2OMgH2+2H2OMg(OH)2+2H2↑温馨提示:学习至此,请完成课后作业P270~27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 质量守恒定律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单元复习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