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南宁三模)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南宁三模)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宁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V-51 Fe-56 Co-59 Ni-59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米发酵时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B. 蒸煮米浆时淀粉糊化,此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
C. 大米加水研磨后形成胶体,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 大米中的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 在Ni催化下,和反应生成高附加值合成气。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的电子式:
B. 空间填充模型:
C. 基态Ni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D. 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形成示意图:
3. 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
A 石蜡在水晶柱表面不同方向熔化的快慢不同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B 邻羟基苯甲酸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酸 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C 气态失去1个电子比难 价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D 冠醚能识别不同的碱金属离子 冠醚中有大小不同的空穴
A. A B. B C. C D. D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溴苯并检验其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溴苯 B.除去溴苯中的溴
C.提纯溴苯 D.检验溴苯中的溴元素
A. A B. B C. C D. D
5. 化合物A的结构如图所示。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 B. 电负性:
C. 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D. 化合物A中X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6.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对其进行如图的成酯修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互为同系物 B. X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 Y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 D. X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7. 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大,使碳卤键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渡态的能量较高,不稳定
B. 溴乙烷与NaCN溶液发生类似反应生成
C. 发生水解反应的活性:氯乙烷>碘乙烷
D. 在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8. 工业制备硫酸流程如下,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S与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 标准状况下,2.24 LM所含的质子数为
C. 1.0 LpH=2的溶液中的数为
D. 2 molY与充分反应,生成M的分子数为
9.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脱氧剂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依次滴加氯水、KSCN溶液,溶液变红 铁粉全部变质
B 溶液中存在平衡: 加热盛有溶液试管,溶液由蓝色转变为黄绿色
C 加热1-溴丁烷和NaOH乙醇溶液的混合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 向溶液中先加入2滴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2滴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10. 沉积型单液流电池不使用离子交换膜等昂贵材料,结构简单,比能量高,适合于不同规模的储能场合。锌镍单液流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为: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电极b是阳极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 放电时,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减小
D. 每消耗,电极b质量增加1g
11. 绿色化学理念是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硫酸型酸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
B. 用溶液吸收:
C. 用溶液处理含废水:
D. 用过量溶液吸收废气中的:
12. 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n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晶体结构 B. 距离最近且等距的阴离子有6个
C. 中硫原子间形成单键 D. 该晶体的密度为
13. 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P发生反应如下:①,②,③。反应体系中P、M、N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M的消耗速率大于M的生成速率
B. 时段,反应①的平均速率等于反应②
C. 时刻,反应③达到平衡
D. 该温度下,反应③的平衡常数小于1
14. 时,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溶液中含氮(或碳)各微粒的分布系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的和分子)。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时,的
B. 溶液中
C. d点时,
D. e点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从炼锌钴渣(含ZnO、CoO、CuO、FeO、、)中回收钴和锌的工艺如下:
已知:
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要将炼锌钴渣粉碎,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2)“氧化”中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沉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1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和_______。
(4)“还原酸溶”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5)“合成”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钴盐可用于制备含镍钴的铁合金,一种合金X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中粒子个数比_______;设合金X的密度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体中Fe和Ni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列出计算式)。
16. 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捕集与利用是重点技术方向,其中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实现转化的关键步骤。
利用催化加氢转化为CO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_______。
(2)在100 kPa、和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反应达到平衡,完全分离出后,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
①图中a代表物质是_______。
②当温度高于,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③,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25,的转化率为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1位小数)。
(3)为解决逆水煤气变换过程中的高能耗和低温下甲烷化副反应严重的问题,某小组研究了电催化还原制备甲醇的方法,其原理如图: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当b极生成,理论上至少有_______被还原。
17. 高纯广泛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钒酸锂系锂离子电池。实验室以工业级为原料(含少量杂质)制备高纯的主要步骤如下:
Ⅰ.利用工业级制备粗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粗产品的精制。
Ⅲ.制备。
已知:①易与发生反应;
②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下表。
物质
沸点/℃ 126 57.6 315 181
(1)用工业级氯化制备粗产品装置如下。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
③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④若无装置F,装置E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制取的粗产品可能含有杂质,提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测定样品纯度。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加水配制250 mL溶液。取25.00 mL所得溶液,加入、溶液,发生反应,再用酸性溶液滴定过量至终点,消耗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8. 化合物H是合成一种抗哮喘及抗过敏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下列有机物酚羟基酸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_______(填字母)。
a. b. c.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硝基的D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6)G→H的过程中,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第一步加成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南宁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V-51 Fe-56 Co-59 Ni-59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增大钴渣表面积,加快酸浸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2) ①. ②.
(3) ①. ②.
(4)
(5)或
(6) ①. ②.
【16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高于600℃,以反应Ⅰ为主,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含量减少 ③. 80% ④. 1.5
(3) ①. ②. 88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浓硫酸或浓 ③. 球形冷凝管 ④. 冷凝回流 ⑤.
(2)蒸馏 (3) ①. 当最后半滴溶液滴入时,溶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对溴苯酚(4-溴苯酚) ②. 酚羟基、(酮)羰基
(2)
(3) (4) (5) ①. 14 ②. 或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