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资源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1.(2025六上·新化期末)小明说:“上完小学,我可以选择不上初中了。”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保护受教育的权利。了解受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学上完小学要上初中,要上完九年义务教育,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成本题要明确考查的是保护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2025六上·新化期末)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身份相关知识,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号码。
3.(2025六上·新化期末)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国家。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产生。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利,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4.(2025六上·新化期末)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救,以保证自身安全。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要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
5.(2025六上·新化期末)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只来自在于法律。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权力运行受监督。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了解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参与监督,熟记正确作答。
6.(2025六上·新化期末)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如果被剥夺政治权利,也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7.(2025六上·新化期末)(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作出选择。
8.(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省人民代表大会
C.市人民政府 D.居民委员会
【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选项D不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了解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9.(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  )
A.审议各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B.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C.任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D.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任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国家机的职权,结合所学,作出选择。
10.(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选项中,(  )不是中国公民。
A.出国的人 B.未满18岁的人
C.外籍教师 D.犯罪被判刑的人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选项C不是中国公民,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明确中国公民的含义,作出选择。
11.(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法律中,(  )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中华民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这些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选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常见法律,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2025六上·新化期末)
【答案】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产生。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点评】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3.(2025六上·新化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散步时被狗咬伤,需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散步时被狗咬伤,需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结合题干分析,将相关案例对应法律即可。
故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散步时被狗咬伤,需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 / 1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1.(2025六上·新化期末)小明说:“上完小学,我可以选择不上初中了。”
2.(2025六上·新化期末)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3.(2025六上·新化期末)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国家。
4.(2025六上·新化期末)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
5.(2025六上·新化期末)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只来自在于法律。
6.(2025六上·新化期末)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7.(2025六上·新化期末)(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8.(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省人民代表大会
C.市人民政府 D.居民委员会
9.(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  )
A.审议各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B.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C.任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D.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10.(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选项中,(  )不是中国公民。
A.出国的人 B.未满18岁的人
C.外籍教师 D.犯罪被判刑的人
11.(2025六上·新化期末)下列法律中,(  )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中华民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2.(2025六上·新化期末)
13.(2025六上·新化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散步时被狗咬伤,需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保护受教育的权利。了解受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学上完小学要上初中,要上完九年义务教育,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成本题要明确考查的是保护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身份相关知识,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号码。
3.【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产生。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利,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4.【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救,以保证自身安全。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要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
5.【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权力运行受监督。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了解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参与监督,熟记正确作答。
6.【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如果被剥夺政治权利,也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7.【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作出选择。
8.【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选项D不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了解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任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国家机的职权,结合所学,作出选择。
10.【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选项C不是中国公民,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明确中国公民的含义,作出选择。
11.【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这些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选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常见法律,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答案】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产生。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点评】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3.【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散步时被狗咬伤,需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结合题干分析,将相关案例对应法律即可。
故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散步时被狗咬伤,需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