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题型专练-积累与应用 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7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 题型专练-积累与应用 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7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部编版(2024) 7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题型专练 积累与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祷( ) 姊妹( ) 菡萏( )
敧斜( ) 荫蔽( ) 徘徊( ) 并蒂( )
2.根据下面的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dūn下( ) 分qí( ) 委qu( ) 熬过( )
拆散( ) 霎时( ) 分歧( ) 嫩芽儿( )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晚秋的澄 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 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高粱时时摇(yè) 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diāo) 敝的颜色。
4.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下面这几句话端正抄写在格子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母亲》
5.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她焦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顷侧了来。
(3)这个下午和这个晚上,妈妈就要在各个房间游魂似的飘来飘去,抱怨说是中午没有休息的原故。
(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6.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1)后来发生了fēn qí(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尽头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 )的鱼塘。
(2)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dàn yǎ( ),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shēn chén( ),pō pō sǎ sǎ( ),秋风中正开得làn màn( )。
7.根据示例,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示例:友人便怒 意思:发怒,生气;成语:怒不可遏
(1)俄而雪骤 意思: ;成语:
(2)过中不至 意思: ;成语:
(3)则是无信 意思: ;成语:
8.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
(1)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信服: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9.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蜜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铺( )嫩( )咕( )
(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字并改正过来。

(3)语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这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丰收。
10.根据下列所给词语含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功能。( )
(2)形容人脸色不好。( )
(3)颜色鲜明而美丽。( )
(4)高尚纯洁。( )
1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huà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侍弄(dài)
B.沉寂(jì) 整宿(sù) 鲜血(xuè) 絮叨(xù)
C.豌豆(wān) 憔悴(cuì) 央求(yāng) 踩扁(bian)
D.淡雅(yǎ) 烂漫(màn) 诀别(jué) 暴怒(bào)
1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脾气 甜美 雁阵 可恨 B.敏感 漂落 墙壁 艰难
C.恢复 热烈 踩扁 深沉 D.砸碎 高洁 昏迷 狠命
13.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C.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D.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1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B.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
B.老师试图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满意。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张明和方军像亲兄弟,整天形影不离。
17.某班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甲:有关友情的诗句,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乙:进入初中后,我们也学过不少能体现友情的古诗文名句,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丙:经你这一提醒,我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中也写到了友情,例如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由误解对方到相互欣赏的交友过程。
D.丁:读这些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好像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友情好像冬季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心灵。
18.文学文化常识。
小七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话中画线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愚兄此次到寒舍拜访贤弟,感触颇多。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愚兄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A.愚兄 B.寒舍 C.贤弟 D.令郎 E.见谅
19.你知道哪些咏雪的佳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 。
(2) , 。
20.填空。
(1)“ , ”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 ; , ”。
21.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 ,是印度的文学家,曾获得 奖。《荷叶·母亲》的作者是 ,是我国著名的 。
(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世说新语·咏雪》)
2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下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下文句子的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阅读能给人带来多重体验。
阅读朱自清的《春》,能欣赏花朵的绚烂,能感受小草的柔软;
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 。
阅读莫怀戚的《散步》 , 。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体验会更加丰富。
2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诗·小雅》中的“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了朋友的重要,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学校团委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请你来参与并完成各题。
(1)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题目都叫“朋友”,仔细欣赏,然后任选其中一幅,说说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选择漫画 ;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 。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形式有利也有弊。请你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一谈自己的观点。(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nì mù qí dǎo zǐ hàn dàn qī yīn bì pái huái dì
2.蹲 歧 屈 áo chāi shà qí nèn
3.chéng wǎn 曳 凋
4.注意用正楷字书写,工整美观,笔画顺序要清楚,不写繁体字。
5.(1) (焦—憔) (2) (顷—倾) (3) (原—缘) (4) (酒酒—洒洒)
6.(1)分歧 水波粼粼 (2)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7.(1)大而急; 暴风骤雨 (2)到; 至死不渝 (3)信用; 言而有信
8.(1)相信并接受。 (2)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9.(1)pū; nèn; ɡū (2)蜜 密 (3)解释说明。(4)这北方秋天的田野,大块小块的金色随意地铺着,有的深,有的浅;树上的叶子也透着金黄;田里到处是欢乐的笑声。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丰收。
10.(1)瘫痪 (2)憔悴 (3)烂漫 (4)高洁
11.D
12.B
13.D
14.C
15.C
16.C
17.B
18.B
19.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0.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21.(1)泰戈尔 诺贝尔文学 冰心 作家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2.示例一:能看到史铁生的绝望 能感受母爱的伟大
示例二:能看到一家人的和和乐乐 能感受亲情的温暖
23.(1)示例:我选择漫画甲。 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朋友应当将心比心,以诚相待。示例:我选择漫画乙。这幅漫画告诉我们:朋友应当以礼相待,互相支持,亲密无间。
(2)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广交四海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能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络与现实世界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受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