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质量评价(一)第一~四单元(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古代诗词谚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复习课上小组同学自制的卡片中,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元素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卡片是( D )解析: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学式为Al2O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应为2O3,故A项不正确;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其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得x=+5,即应为KO3,故B项不正确;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FeCl3,故C项不正确;氢气的化学式为H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D项正确。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4.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明矾可促进浑浊的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到吸附作用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C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A.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氧分子减小B. 将一杯细沙加入一杯小石块中,体积小于两杯 分子之间有间隔C.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7.如图所示为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B.铱的质子数是77C.铱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8.下列反应中(略去反应条件),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A.二氧化碳+水―→ 碳酸B.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9.异烟肼(C6H7N3O)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下列有关异烟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分类上看:异烟肼属于氧化物B.从宏观上看:异烟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从定量上看:异烟肼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7D.从微观上看:异烟肼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10.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比不饱和溶液中的多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加溶剂可以使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它的不饱和溶液D.通过加热的方法一定可以将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它的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现有氯化钠、氧气、木炭、硝酸铵四种物质。请用化学式填空:(1)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O2__。(2)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NaCl__。(3)可用于自制“冰镇饮料”的是__NH4NO3__。12.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态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用于__医疗急救(合理即可)__(写一点即可)。(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酒”是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该“酒”中的溶剂为__水__。(4)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__。13.(10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1)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__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等(合理即可)__。(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用汞在密闭空气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__红__色的固体,汞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汞+氧气氧化汞__。(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试剂研究空气的组成。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__;实验过程中,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__氧气与红磷发生反应,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__。14.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以锶作钟摆的钟。如图1所示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2所示是锶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 图2图3(1)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87.62__。(2)图2中粒子的符号是__Sr2+__,x的值为__38__。(3)图3中①②③④⑤共表示__四__种元素。(4)图3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的粒子,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②__(填序号)。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15.(10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重要的科学方法。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同学欲配制500 g 0.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图1(1)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AB__(填字母序号)。(2)若该同学进行图1中步骤A所示的操作,则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__3.5__g (1 g以下用游码),最终该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无法确定”)0.9%。(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1)不能利用装置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水不会流入集气瓶__。(2)利用装置乙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5 ),可能的原因有__铜粉不足(合理即可)__(写一条即可)。(3)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__性质__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16.(12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酒精灯__;②__集气瓶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B__(填字母序号)作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过氧化氢_水+氧气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__D__(填字母序号)。(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操作的多功能装置。若将装置F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__b__(填“a”或“b”)口进入F中。若用装置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__。(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提示:过氧化氢分解时放热)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实验1 5 mL 5% 0.3 g粉末状MnO2实验2 5 mL 5% 0.3 g粉末状CuO【思考】 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__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__。【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通过观察发现实验1中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速度明显比实验2中快,因此得出结论:__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__。(5)用收集的气体做铁丝燃烧的实验。①如图是进行实验时的引燃操作,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__c__(填字母序号)。②发现铁丝没能燃烧,可能原因是__铁丝表面有铁锈(合理即可)__(除题中已呈现的原因)。③经改进后重做实验,铁丝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__。四、计算题(每空2分,共12分)17.厨师烹饪时常向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C4H8O2)。请计算:(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88__。(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6∶1∶4__(填最简整数比)。(3)__44__g乙酸乙酯中含有16 g氧元素。18.10%的CaCl2溶液常用作路面的保湿剂。请计算:(1)配制200 kg 10%的CaCl2溶液,需要CaCl2的质量为__20__kg,需要水的质量为__180__kg。(2)现有100 kg 30%的CaCl2溶液,若要稀释成10%的CaCl2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200__kg。7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