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最新研发的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备受瞩目,其上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以供气象仪工作,水下装备刷油漆和安装锌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刷油漆和钢铁表面发蓝处理的目的相同B.太阳能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C.安装锌块的保护法为外加电流法D.锌块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硅是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常在1800—2000℃时,用碳单质还原的方法制取单质硅。涉及反应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反应 △H/(kJ mol-1) △S/(J K-1 mol-1)反应(1):SiO2(s)+2C(s)=Si(s)+2CO(g) 687.27 359.04反应(2):SiO2(s)+C(s)=Si(s)+CO2(g) 514.85 183.35A.反应(1)可证明Si的还原性大于CB.生活中利用单晶硅良好的导光性能做光导纤维C.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2)无法自发进行发生D.C(s)+CO2(g)=2CO(g) △H=-172.42kJ·mol-13.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B.亚硫酸钠加入少量氯水:C.用同位素标记法表示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D.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环氧乙烷()含有键的数目为B.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C.标准状况下,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溶液中氯离子数目为D.的溶液中数目为5.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D左侧装置产生气泡速度较快,可以说明对的催化效果更好 利用与制备,搅拌棒的作用是增大与接触面积A.A B.B C.C D.D6.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苯与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总反应:升高温度,减少,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C.过程②的活化能最大,决定总反应速率的大小D.将反应后的气体依次通入和溶液以检验产物7.钌(Ru)为稀有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一种采用化学溶解—草酸还原法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的流程如下,反应温度和金属钌与草酸质量比对钌回收率的影响如图甲、乙所示,该流程可避免有毒气体的生成,使生产过程更安全,操作过程更简便。已知:“预处理”阶段在还原炉中进行,钌的化合物被还原为钌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过程中钉元素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反应控制在温度为70℃,为的条件下最适宜C.“沉淀”阶段,草酸主要作还原剂D.“洗涤”时乙酸主要用来洗去杂质草酸,“还原”阶段的还原剂可以改用焦炭8.如图甲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电极应与Y相连接B.乙装置中溶液的颜色不会变浅C.标准状况下,当N电极消耗气体时,则铁电极质量增加D.M电极反应式:9.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其正反应放热。图1、图2表示起始时容器甲、丙体积都是V,容器乙、丁体积都是;向甲、丙内都充入和并保持恒温;向乙、丁内都充入和并保持绝热(即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在相同温度下开始反应,并分别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质量分数:甲乙B.平衡常数K:甲丙乙C.所需时间t:丙丁D.若想使甲达到与乙相同的平衡状态,可以向内推动活塞10.某温度下,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3H2(g)CH3OH(g) + H2O(g) ΔH < 0,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至a 点,ν(CO2)="0.9" mol·L-1·min-1B.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减小压强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充入氢气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0.5二、解答题11.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们不断地研究合成氨的反应和机理。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条件下,科研小组甲用计算机模拟出合成氨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反应条件下,生成氨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科研小组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b、m为反应级数,可取正整数、负整数、0,也可取分数)。为了测定反应级数,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实验,其结果如表()。序号 反应速率Ⅰ 1 1 1 nⅡ 2 1 1 2nⅢ 1 4 1 8nⅣ 1 4 2 4n则反应总级数 。(3)科研小组丙、丁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平衡体系中氨气含量,所得数据如表。科研小组 压强/() 温度/℃ 平衡混合气体中所占体积分数丙 100 600丁 200 400①实验数据表明,从理论上解释的原因 。②通过实验条件分析比较(丁) (丙)(填“>”、“<”或“=”)。(4)科研小组戊用计算机模拟合成氨工艺,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温度,研究不同压强下从投料开始反应后相同时间内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得到下图。①过程中, (填“>”、“<”或“=”)。②压强超过,突然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12.硼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及少量、)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 。(3)是一元弱酸,其中B原子缺电子,据此写出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 。(4)在“沉镁”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5)某工厂用六水合氯化镁和粗石灰制取的氢氧化镁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通过如下流程进行提纯精制,获得阻燃剂氢氧化镁。①可以作阻燃剂的原因是 。②更易与配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的是 (填“”或“”)13.乳酸亚铁固体(,摩尔质量:)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受热易分解,其水溶液易被氧化。它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由乳酸与反应制得。④过滤、洗涤、干燥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②先关闭_______,打开和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_______;③打开_______;④过滤、洗涤、干燥。(1)盛放碳酸钠溶液的玻璃仪器名称为 。(2)将操作②和③补充完整:② 、③ 。(3)装置a可盛适量的水,其作用是 。(4)可用溶液代替溶液制备碳酸亚铁,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制备乳酸亚铁:将制得的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5)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所需的实验操作是隔绝空气、 、 、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III.乳酸亚铁晶体纯度的测量:(6)若用酸性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量来计算产品纯度,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原因是 。(7)该兴趣小组改用铈()量法测定产品中的含量,即通过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含量来计算乳酸亚铁固体的产品纯度(反应中元素被还原为)。称取7.8g样品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复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液30.00mL,则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为 。若滴定操作时间过长,测得的样品纯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碳中和技术主要研究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等问题。其中将转换为被认为是最可能利用的路径。该反应体系中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I: 反应II: 回答下列问题:(1)在特定温度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化合物的焓变为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标准生成焓()。如表为几种物质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焓,则反应Ⅰ的 。物质0 -394 -111 -242(2)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A. B.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3)为了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增大甲醇的选择性[的选择性],可采用的措施是 (填标号)。a.增大 b.及时移除甲醇 c.减小容器体积 d.充入(4)在下,将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II,已知起始容器体积为,平衡时或的选择性S[]及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①表示平衡时选择性的曲线是 (填“”、“”或“”)。②解释曲线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变化趋势的原因 。③250℃时,测得平衡体系共有,结合图甲计算的平衡转化率为 ,通过各组分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 (列出计算式即可)。(5)在稀硫酸中利用电催化可将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乙所示。铜电极上产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铜电极上只生成,则铜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为 g;若铜电极上生成和,则电路中转移 mol电子。(6)以作催化剂,利用合成气(和)制备烃类物质的反应机制如下:根据图示,利用该反应机制合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反应物吸附过程只断裂极性键b.C-C偶联过程中只形成非极性键c.整个反应过程中无极性键生成参考答案1.A2.C3.C4.D5.B6.A7.D8.C9.D10.D11.(1)N2(g)+3H2(g)2NH3(g)(2)1.5(3)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4) > 氨气液化12.(1)(2)SiO2、Fe2O3、Al2O3(3) 将硼元素转化生成H3BO3,促进其析出(4)(5) Mg(OH)2分解是吸热反应,可起到降温作用,分解生成的MgO可形成覆盖层而隔绝氧气,且分解释放出的水蒸气可稀释周围氧气浓度13.(1)三颈烧瓶(2) (3)液封,防止空气进入三颈烧瓶中氧化(4)(5) 低温蒸发 冷却结晶(6)乳酸根中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7) 偏小14.(1)+41(2)AC(3)bc(4) b 250℃以前,体系以反应Ⅱ为主,温度升高,反应Ⅱ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降低;250℃以后,体系以反应Ⅰ为主,温度升高,反应Ⅰ正向进行,CO2的转化率升高 20%(5) CO2+8e-+8H+=CH4+2H2O 3.6 3.8(6) 4H2+2COCH2=CH2+2H2O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