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八)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1 分子的基本特征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C )选项 事实 解释A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一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气体经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分子不同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解析:热胀冷缩,是因为微观粒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A项正确;水结成冰,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故B项错误;冰雪融化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故C项错误;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故D项错误。知识点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3.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D )A. B.C. D.4.(化学观念)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C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5.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分子与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B.水变为水蒸气后分子数量减少C.分子与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6.(科学思维)如图所示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粒子模型。(2)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氧分子 (填名称)。解析:(1)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2)丙是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7.向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解析:该过程塑料袋中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8.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A )①质量很小 ②体积很小 ③总是不断地运动 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⑤粒子间有间隔 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9.(科学思维)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冰,密闭容器内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C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反应解析:③是气体状态,②是液体状态,所以水分子间的间隔为③>②,故A项说法错误;③状态温度比①状态温度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为①<③,故B项说法错误;分子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C项说法正确;②→③的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项说法错误。【创新运用】10.(科学探究与实践)学习化学要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在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时,同学们设计出如图1~4所示的几种装置。图1 图2图3图4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烧杯b内溶液变为红色,烧杯c内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 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图2、图3实验中,在试管A、D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所示连接好,并将试管D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稍等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B、C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成红色,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更快 ,由此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3)室温下,将少量液氮放入如图4所示试管中,立即将一气球套在试管口,气球快速鼓起,其微观原因是 液氮受热蒸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4/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