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
自然界的水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符合上述原则的是( D )
A.淘米水浇花
B.衣服不多不机洗
C.水杯里的剩水再利用
D.不间断放水淋浴
2.下列自来水生产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 D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3.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在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D )
A.+1价  B.+3价
C.+5价  D.+7价
解析: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1)+x+(-2)×4=0,则x=+7。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解水实验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个元素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A.KNO3   B.CO2 
C.K2S   D.C
6.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C )
A.2O——2个氧元素
B.H2O——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NaCl——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D.3OH-——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
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水属于氧化物
B. 反应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的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8.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加混凝剂是为了杀菌消毒
B.过滤池中无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C.投药消毒是为了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水泵输送到用户家中的水是纯净物
9.我国有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黄酮素属于氧化物
B.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g
C.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黄酮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10.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舱中的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银离子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过程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过程②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C.催化反应器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产生更多的氧气
D.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每滴水都弥足珍贵
二、填空题(共48分)
11.(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酸根离子: 。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N2 。
(3)标出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2.(12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组成的角度:水是由 A (填字母序号,下同)组成的。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如图1所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观粒子的是 B 。
图1
(3)从资源的角度: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2所示是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 。
A.经过此装置净化的水为纯净物
B.利用此装置可以将硬水软化
C.此装置中活性炭起到过滤的作用
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
(4)从变化的角度:
①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O2 (填化学式),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5 mL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10 mL;
②如图3所示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氢气,请用文字表示该化学反应: 氯化钠+水 次氯酸钠+氢气 。
13.(10分)为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某市校园内安装了直饮水处理设备。如图所示为校园直饮水工艺流程图。
(1)“碳罐”中放有活性炭,其作用是 吸附水中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
(2)图中可以与“臭氧”一样起到杀菌作用的设备是 C (填字母序号)。
A.碳罐  B.软水器  C.紫外线灯
(3)经工艺流程处理后从饮水机中流出的水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检验直饮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使用 肥皂水 。
(5)臭氧(O3)中“3”的含义是 1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
14.(12分)如图所示是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 单质 。
(2)写出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
(3)氯原子共有 3 个电子层,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构成c点对应的物质(其名称为氯化钾)的微观粒子是 K+、Cl- (填化学符号)。
15.(8分)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G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催化 。
(2)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 H2+ 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3)若D为Fe,则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Fe + O2 Fe3O4 。
解析:(1)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其中物质G是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2)反应③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3)若D是铁,则反应②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0分)
1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玻璃管乙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c (填“a”“b”或“c”)处。
(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
(3)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甲尖嘴处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木条燃烧得更旺 。
(4)电解纯水的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 mL氢气所需的时间与电压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 。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浓氢氧化钠溶液和12 V电压 。
四、计算题(共12分)
17.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人体缺钙时可适当使用补钙剂。碳酸钙(CaCO3)、乳酸钙(C6H10O6Ca)是补钙剂中常用的含钙物质。
(1)乳酸钙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5∶3 (填最简整数比,下同),碳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为 9∶5 。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从元素质量分数的角度判断,用 碳酸钙 (填物质名称)作补钙剂中的含钙物质更好。
7/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