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八)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 )A.煤燃烧后质量变小,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C.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D.X+3H2O=== 2H3PO4中的X为P2O5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 )①原子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原子的数目 ⑥物质的种类 ⑦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⑦ D.全部3.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A.x的值是25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D.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是14∶334.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1)实验A中看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该实验 遵循 (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实验 B (填字母序号),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 不对 (填“对”或“不对”),原因是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使天平不平衡,但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若要用实验B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改用密闭装置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5.下列从2H2+O2 2H2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B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每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D.在点燃的条件下,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6.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解析: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项说法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B项说法错误;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C项说法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D项说法错误。7.下列托盘天平开始时都处于平衡状态,当发生化学反应以后,最终指针一定向右偏转的是( B )A B C D【创新运用】8.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回答下列探究过程中的问题:【作出假设】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等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如图A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提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 小洁 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 。【结论分析】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合理即可) 。4/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