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拔尖联考(创新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拔尖联考(创新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中,“新”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歼-20上采用的氮化镓涂层,属于新型金属材料
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到了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Si
C.磁悬浮列车使用双氧铜钡钇作为超导材料,B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D.我国核动力货船将采用钍(Th)基熔盐反应堆技术,的中子数为142
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 C.氨水 D.
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氮气和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C.电解熔融,阴极增重6.4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D.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分子总数为
4.化合物和分别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均为离子化合物
B.①中的没有发生氧化反应;②中的发生还原反应
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5.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液化都发生了物理变化
B.煤炭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是可再生化石资源
C.可从煤干馏的产品中分离得到苯,所以煤中含有苯
D.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6.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C.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D.溶液滴入溶液中:
7.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和。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有沉淀生成。该样品中不能确定存在的是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离子半径:
C.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A族
D.同周期第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11、25
9.在下列变化中:①碘的升华;②加热熔化氢氧化钠;③乙醇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硫酸氢钾溶于水;⑥过氧化钠加入到水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②③ B.②⑤ C.⑤⑥ D.③⑥
10.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
离子
浓度/() 145 0.03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铜”的反应为:
B.“浸铜”应保证Cu与物质的量之比为
C.“脱氯”时,每生成1molCuCl消耗
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阴极得到Zn
11.一种有机多孔电极材料(铜粉沉积在一种有机物的骨架上)电催化还原的装置示意图如左图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时,恒定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的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法拉第效率(FE)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材料里的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B.产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C.b电极生成HCOOH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解电压为时,电解生成的HCOOH和HC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则生成HCHO的法拉第效率m为25
12.汽车尾气的处理一直是热点话题,某课题组用含铜微粒的催化剂模拟汽车尾气脱氮,催化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中铜元素化合价为
B.由状态④到状态⑤是铜元素被氧化的过程
C.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生成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状态④到状态⑤的变化过程中,22.4 L(标准状况下)NO参与反应转移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具有漂白性
B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有沉淀生成 酸性:
C 取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的溶液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均分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淀粉溶液和KSCN溶液 一支试管溶液变蓝,另一支溶液变红 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有限度
D 比较和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A.A B.B C.C D.D
14.赖氨酸[,用HR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盐酸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和的分布系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约为 B.a曲线代表
C.O点, D.点,
二、解答题
15.草酸亚铁晶体()是制备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前驱体。某兴趣小组以表面有油脂废铁屑和草酸()为原料,实验室制备草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步骤①:用热溶液浸泡废铁屑,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
步骤②:加入过量稀,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步骤③:过滤后,将滤液缓慢加入溶液,搅拌
步骤④:调节pH至1~2
步骤⑤:抽滤、洗涤,得到灰白色沉淀
步骤⑥:低温干燥,得到草酸亚铁晶体的粗产品
已知:为二元弱酸,,。
Ⅰ.原料处理与溶解
(1)步骤①中,将废铁屑用热的溶液浸泡的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
(2)步骤②中,为了加快铁屑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 。
Ⅱ.沉淀制备与条件控制
(3)步骤③中,将滤液缓慢加入到溶液中的目的是: 。
(4)步骤④中,需将反应混合液的pH控制在1~2之间。
a.若pH过低,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
b.若pH过高,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
Ⅲ.产物分析与计算
(5)取mg该粗产品溶于稀硫酸中,用的酸性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杂质不与溶液反应)消耗标准溶液VmL。该粗产品中草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
(6)在(5)的滴定实验中,若盛装酸性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测得的产品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7)在整个实验流程中,为防止被氧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
16.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是实现碳循环的重要技术,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1:C
副反应2:
某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 催化剂 达平衡时间(min) 转化率(%) 选择性(%) 选择性(%) CO选择性(%)
① 220 Cu-Zn 45 42 80 15 5
② 260 Cu-Zn 25 35 70 10 20
③ 260 Cu-Zn 20 40 75 12 13
④ 260 Cu-Zr 30 30 50 40 10
已知:物质B的选择性。
(1)用浓度表示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2)根据实验①和②,温度升高,CO选择性升高而选择性下降,原因是 。
(3)在恒容的条件下,已知初始浓度为,则实验③中平衡时消耗的总浓度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恒温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减小体积,副反应2的平衡移动方向是 (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5)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判断主反应 0(填“>”或“<”),理由是 。
(6)工业生产中选择“240~280℃、Cu-Zn催化剂、”的原因是 。
17.钽(Ta)和铌(Nb)的性质相似,因此常常共生于自然界的矿物中。以钽铌精矿(主要成分为、、、等)为原料,得到钽、铌相关化合物,可以通过如下流程实现。
已知:①铌钽液中含有、两种二元强酸;②不溶于水,与氢氧化铝类似,具有两性;③。
(1)“酸溶”时生成的“废渣”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酸溶”过程中应在 容器下进行(填字母序号)。
A.塑料 B.陶瓷 C.玻璃 D.铁制品
(2)“酸溶”过程中与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铌钽分离”步骤若在实验室中进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反铌液”的作用是 。
(3)“酸溶”时,HF的浓度对铌、钽的浸出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则HF的最佳浓度为 。
(4)写出通入“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通入改为加入Na(OH)溶液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
18.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制丙烯是化工研究的热点。由丙烷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制丙烯的两种方法如下:
反应Ⅰ(直接脱氢):
反应Ⅱ(氧化脱氢):
(1)已知: ,则 。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开始压强为100kPa,仅发生反应Ⅰ。
①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充入,则的平衡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欲提高丙烯的平衡产率同时加快反应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出 D.通入稀有气体
③反应过程中,的气体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n点的丙烷的转化率为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平衡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的混合气体,使之发生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和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随着温度升高,的产率与的转化率差距增大的原因为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D D A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D C C
15.(1)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2)适当升高温度(或增大硫酸浓度或将铁屑研碎等)
(3)使沉淀缓慢生成,颗粒更大更均匀
(4) pH过低:浓度过高,会使平衡正向移动,减小的浓度,导致草酸亚铁沉淀不完全,降低产率 pH过高:浓度过高,会与反应生成沉淀,引入杂质
(5)
(6)偏高
(7)在步骤②和③中通入惰性气体(如)排尽空气(或在整个过程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配制溶液的蒸馏水均煮沸后使用;或加入适量的铁粉)
16.(1)
(2)副反应2为吸热反应(),升温促进其正向进行;副反应1为放热反应,升温使其逆向移动,所以CO选择性升高、选择性降低。
(3)1.14
(4)逆反应方向
(5) < 主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混乱度降低,。
(6)为催化剂活性温度,兼顾反应速率和甲醇选择性;可提高转化率并抑制CO生成;催化剂能高效促进主反应,降低副产物比例,提高生产效率。
17.(1) A
(2) 分液漏斗、烧杯 使从有机相转移到水溶液里
(3)0.5
(4) 不可行,会溶于NaOH溶液中
18.(1)
(2) 减少 B 90
(3)与反应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