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言蹊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考古学利用碳十四测年法可以确定地层年代,越在上方的地层,时期越晚。河南洛阳某遗址地层剖面自下而下分布如图。图中地层③可能出土的是( )A.水排残片 B.铁犁铧 C.白瓷碎片 D.纸碎片2.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拓展了国家版图疆域 B.巩固了中央统治权威C.配合了对匈奴的作战 D.推动了佛教的本土化3.柳宗元指出,两税法使“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恣横侈泰而无所忌”,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才能避免此现象的出现。柳氏的这一观点( )A.认为税法的执行方式有误 B.夸大了赋役不公现实影响C.未察觉制度变革根本缘由 D.代表了地主阶级根本诉求4.明朝后期,推行“一条鞭法”,简化征收名目和手续,将各种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缴纳。这一内容所反映的明朝该时期治理特点是( )A.顺势而为 B.因俗而治 C.重农抑商 D.轻徭薄赋5.清代皇帝历来兼任蒙古大汗。入关以后,皇帝蒙古汗号意逐渐演变为汉语年号直译,结合下表可知清代( )年号 蒙古汗号 汗号意崇德 博格达彻辰汗 神圣、伟大顺治 额耶尔札萨克汗 “顺治”意译乾隆 腾格里特古格奇汗 “乾隆”意译A.满蒙民族间矛盾渐趋消解 B.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建立C.采取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D.汉族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6.1880年,李鸿章上奏筹办天津水师学堂,在此之前,他构想在北方省份招募学生进行练习。而在正式上奏筹办时,他却主张:“挑取各省良家子弟专习驾驶”,且最终学生多来自南方省份。这主要缘于( )A.社会发展具有差异 B.西方思想深入人心C.北方统治根基动摇 D.民族危机愈发严重7.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把报纸看成“社会之公器”、“国民之代表”;《民报》以及“竖三民”、“横三民”等一系列报刊都以“民”字命名,就有平民代表的含义。这表明革命派( )A.贯彻三民主义 B.转变斗争形式 C.倡导民主共和 D.注重民众力量8.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布的一幅海报,发行这幅海报意在(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抗战C.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文化 D.坚定民众抗战必胜信心9.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设立机垦处,后成立垦务局;1950年垦务局改称国营农场管理局。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农场管理机构的专业化 B.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C.农业集体化体制的滥觞 D.土地改革的深入推进10.1985年到1990年,西藏地区用于住宅建设方面的投资达70668万元,建成住宅总面积221.79万平方米。并且1998年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这可以用于说明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进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C.民族地区民生保障的强化 D.西部大开发战略稳步推进11.如表所示为古埃及托勒密时期的部分法令节选,这些法令的出台意在( )1.拉菲亚法令规定“在每一座埃及神庙最明显的位置竖立(托勒密四世和阿尔西诺三世的)雕像”,并要求“以埃及的工艺制作”; 2.菲莱第二法令提到将雕像设立在“民众(所在)的庭院中”。A.扩大奴隶制统治基础 B.宣扬统治权力的合法性C.重塑民众的宗教信仰 D.稳定王位传承的延续性12.《大宪章》签订后不久,为获得现金以维持他在国外的同盟,英王爱德华三世向在英格兰的意大利银行家商量贷款,并提出以羊毛为抵押。这一事件使英国( )A.重商主义政策受到破坏 B.百年战争走向胜利C.圈地运动难以有效开展 D.内部矛盾日趋激化13.1517年,希伯来语成为卢汶大学的语言课程之一。1518年,维登堡大学率先在德国开设希伯来语课程。而在瑞士境内的部分大学如巴塞尔大学、苏黎世大学也在16世纪20年代相继开设了希伯来语课程。据此推知,希伯来语的扩张得益于( )A.宗教改革的需要 B.人文主义学术复兴的推动C.清教势力的扩张 D.拉丁语教育体系内部革新14.1917年,甘地提议将印地语确立为印度的国语,“印地语是一种用天城体和波斯语两种字体书写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使用的语言。”这反映了印度( )A.独立战争的兴起 B.国大党积极构建民族意识C.书写语言的融合 D.民族民主政权的初步探索15.1941年6月,苏联成立国防委员会,集中国家所有权力。全体公民、苏维埃、共青团和军事部门的所有机关,都必须绝对履行国防委员会的决定与指示。这反映了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军国主义色彩的浓厚C.对德战争局势的紧迫 D.战时经济体系的建立16.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方面的记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被大幅度刷新。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A.城市化破坏了生态环境 B.民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C.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挑战 D.国际治理机制亟待调整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八思巴字正式名称为“蒙古国字”。忽必烈即位后,鉴于辽、金皆制有“国字”,便命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字,以替代原用的畏吾字拼写蒙古语,并作为通用字母译写各民族文字。八思巴及其助手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结合蒙、汉语音,仿汉文方体改造。至元六年,该字被下诏颁行,定为“国字”。此后,诏敕、印信文书等均规定用蒙古字书写,为此在中央设蒙古翰林院,各级机关设蒙古必阇赤。并在多地设蒙古学校,以蒙古字译《通鉴节要》等典籍作为教材推广教习。——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古代埃及语可分为以下发展阶段:(一)古埃及语,通过象形文字原文得以印证;(二)中埃及语,由古埃及语演变而来,是标准文学语言,不仅用于中王国时期,也以变体形式出现在纪念碑上;(三)后埃及语,在文学与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主要以僧侣体书写,因融入当时口语新特征,与中埃及语差异显著;(四)世俗语,在文法、正字法和书写体上与此前语言形态不同;(五)科普特语,是古代埃及基督徒后裔科普特人的口语,其文字以变异希腊字母书写,并补充7个源自埃及象形文字的特殊字母。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科普特语逐渐被阿拉伯语取代,16世纪不再作为日常方言,但至今仍在科普特教堂用于念经。——据刘文鹏《古代埃及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思巴字创制和推广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语发展的表现。(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字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世纪前期,俄国上层产生自由主义思想。经济学家波索什科夫主张法律面前的平等、限制对农民的剥削、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主张排除教会对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干涉。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随着法国启蒙思想的传入,俄国自由主义思想明显地发展起来。法学教授杰斯尼茨基主张自上而下进行改革,要求选举参政院与限制君主权力,呼吁禁止教会干涉国家事务。诺维科夫揭露沙皇当局虚伪的“开明”、官吏的腐败与农民的困苦,并谴责整个农奴制度。——据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所谓的“文明开化”有四重含义:(一)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即明治初期;(二)作为思想,主要是启蒙思想;(三)以教育政策为中心、作为政府政策;(四)以洋房、洋服等为代表,作为事态百象。同时为“移风易俗”,明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明治四年,政府发布“断发脱刀令”(武士剪去武士发结,改为剪发,解除佩刀)。1872年12月,明治政府颁布第373号太政官布告,废止幕府时期常礼服,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使用太阳历也始于这一年。——据冯玮《大国通史·日本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期至19世纪初俄国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俄国自由主义思想与日本“文明开化”的异同。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总理纪念周”材料 如图为民国时期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总理纪念周”的课文。附录:一、十一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各处都开会纪念他。 二、紀念周 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我们向中山先生遗像行礼还讲中山先生的故事。 (1)总理是谁 举行总理纪念周是什么意思 除了讲孙中山的故事,还可以做什么 (2)举行纪念周时不缺席,推举演讲不推诿。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具体史实阐述举办“总理纪念周”的历史价值。(要求:明确信息,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对旧有婚姻制度进行改革,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施行。它的颁布,是在土地改革基础上进一步肃清封建残余和建立新的社会风尚的重大改革。各级政府在城乡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群众性的普及、宣传及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的运动。成千上万的义务宣传员深入田间、工厂、街道,组织群众学习。同时,人民政府依法严厉惩处了少数虐待、残害妇女和干涉婚姻自由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的意义。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A D A D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A B C C17.(1)政府主导;兼收并蓄;作为“国字”推广;用于官方文书;兼具通用性;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推广。(任答三点可)(2)文字形态的阶段演变;书写体的不断变化;文化领域的融合交流;语言功能的延续传承。(任答三点可)(3)文字演变反映社会变迁;文字推广影响社会发展;文字形态展现时代特征。(任答两点可)18.(1)俄国上层思想觉醒;法国启蒙思想传入;农奴制弊端日益暴露。(2)相同点:均受启蒙思想影响;均服务于社会变革,试图推动国家向近代化转型。不同点:性质差异:俄国属思想启蒙运动,未转化为改革;日本是政府主导的全面西化政策。内容侧重:俄国聚焦政治平等、反农奴制;日本涵盖生活方式、历法改革等全方位变革。19.历史价值:文献功能:体现基层参与性,修正官方档案的美化倾向;明确记载仪式流程及时间,补充基层教育细节。时代映射:将孙中山称为“总理”(国民党党内职称),非“国父”等全民称谓,课文以“总理纪念周”命名,映射党权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的政治实态;仪式覆盖广度,以“周”为时间单位,模仿西方现代纪年体系(如星期日休息制),反映民国试图通过新仪式构建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凸显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中“革命权威崇拜”的特征,延续传统忠君思想的现代变体。学术价值:为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提供关键新史料。20.背景: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的开展;封建势力仍有残留。意义: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保障了妇女权益;传播了社会新风尚;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