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4四上·兴文期中) 听力测试
1.听老师读词语三遍,再按顺序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听老师读短文两遍,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⑴2024年9月29日,渝昆高铁   至   段正式运营。
⑵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① 渝昆高铁线路起点是重庆西站,终点是昆明南站。   
② 此次通车的线路段全长192公里。   
③ 渝昆高铁全线共有7个车站,全长约700公里。   
3.(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时分,在稻田里啄食谷穗(shuì)的家雀(qiǎo)都归巢(cáo)了。
B.一跑起来,少(shào)女手腕上的铃铛(dāng)骤(zhòu)然发出清脆的声音。
C.这条小路隐(yìn)蔽在脏(zàng)乱的杂草中,但它的尽头种满了各种花卉(huì).
选择两个错误的读音,改正在横线上:   ,   
4.(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嫩红 空隙 愉快 随遇而安
B.匍萄 舒适 世记 横七竖八
C.竖定 苍蝇 严历 山崩地裂
选择两个错误的词语,改正在横线上:   ,   
5.(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雨常常锣鼓喧天地来到人间,默默地为大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B.孙悟空各显神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保护唐僧取得真经。
C.时间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一去不复返。
6.(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名言或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有的人还穿着厚棉袄,有的人却穿起了薄裙子,难怪人们都说“二八月,乱穿衣”。
B.古人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不能自以为是。
C.俗话说“立了秋,把扇丢”,在温暖的天气里,萝卜开始苏醒,一个劲儿地向上生长。
7.(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B.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味道,流着月亮。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关于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来提问的。
B.“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这句话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9.(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但不可以想象声音。
B.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牛的家叫“牛棚”,鱼的家叫“鱼塘”,马的家叫“马厩”。
10.(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关于语段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观察这头大蒜。它刚开始冒出了尖尖的新芽,新芽的顶端有点黄,下面绿绿的,虽然像翡翠一样。过了几天,尖尖的芽变成了细长的叶子两片,极其可爱。
A.“都要去观察这头大蒜”前缺少主语,可加上“我”。
B.“虽然像翡翠一样”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虽然”改为“但是”。
C.“细长的叶子两片”语序不当,应将“细长的叶子”与“两片”交换位置。
(2024四上·兴文期中)古诗文阅读;读《精卫填海》,完成下面的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1. 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   。
12. 这个故事赞扬了精卫   的精神。
13.(2024四上·兴文期中) 走进诗词世界,感受诗词魅力。诗中有美景:“一道残阳铺水 中,   ”;诗中有哲理:“   ,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有故事:“   ,碧海青天夜夜心”。
(2024四上·兴文期中)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 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 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 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 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 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 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4.下面关于蟋蟀的住宅图,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5.小语准备将选文内容整理成如下表格式的观察记录,请你帮 她补充完整。
观察对象 住宅特点 建房时间 建房方式
蟋蟀的            
住宅            
16.从选文中加点的“最多”和“大多”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
17.阅读选文和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看起来蝉是很讲卫生的,因为它把家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令我对它房间的内部构造充满了好奇。蝉的房间一般会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因为这里采取汁液很方便。
选文和语段都把蟋蟀和蝉的洞穴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024四上·兴文期中)课外阅读
愚公移山
① 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势雄伟,方圆七百余里。
②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每次出门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烦恼,决定把这两座大山移走。
③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一起努力把它挖掉,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赞同。
④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⑤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大家称呼他为智叟。智叟劝愚公说:“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掉山上几根草,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没有穷尽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了,又怎么会搬不了呢?”
⑥ 听了这番话,智叟也无话可说了。
⑦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南部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18.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补充完整。
起因: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愚公下决心挖走它们。
经过:   
结果:   
19. 从愚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他   的精神。
20. 想一想,愚公在移山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哪些困难?
21.除了课本和试卷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任写一个,并简要说说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
22.阅读选文,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说提问的角度。
问题:   
提问角度:   
(2024四上·兴文期中)仿写仿练
23.从以下事物中任选一个,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
事物:雷雨 风 烟花 露珠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24.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改为转述句)
25.(2024四上·兴文期中)能说会道
最近,小宾发现同桌文文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很近,而且课间也 一直在看书,很少让眼睛休息。请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劝 说文文爱护眼睛。
小宾:①   
文文:你说得对,那我该怎么办呢?
小宾:②   
文文:谢谢你,我会听取你的建议,以后多注意的。
26.(2024四上·兴文期中)妙笔生花
如果你喜欢的某一位童话或神话人物来到了你身边,你们之间 会发生什么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偶遇▲” 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要求:①先选择童话或者神话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名称将 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作文;②写清楚与其在什么情况下相遇和相遇后做的事情;③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④不少于350 字,不能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新建;压缩;重庆;城市;枢纽
2.重庆西;宜宾东;正确;正确;错误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听力阅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力材料,回答问题。小学语文听力训练需要注重技巧的提升,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训练语音识别、练习速记和多听多练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同时需要注意正确书写格式,注意连读和停顿,掌握语法规则等注意事项。
材料内容:9月27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官方公众号获悉,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重庆西至宜宾东段(以下简称渝昆高铁渝宜段)将于9月29日开通运营,重庆西至宜宾站最快48分钟可达,大幅压缩重庆与川南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强劲动能。
渝昆高铁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西站引出后,途经重庆市江津和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和宜宾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和曲靖市,接入昆明枢纽昆明南站,全长约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分段建设,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设重庆西、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东等7个车站,其中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南溪为新建车站,其余为既有车站;宜宾东至宜宾段全长15公里,与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共线,已于2023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宜宾至昆明南段长约493公里,正在有序建设中。
渝昆高铁渝宜段建成通车后,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高峰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40列,其中跨线动车组列车14列。线路开通后,重庆与泸州间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重庆西至泸州东站间最快26分钟可达;重庆西至宜宾站间最快48分钟可达,较目前动车组列车经成渝高铁、成贵高铁运行压缩2小时35分钟。为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在渝昆高铁渝宜段实施灵活折扣、差异化的市场化票价机制,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具体票价可通过铁路12306查询。
1.结合听力材料内容,把词语写正确。“新建”的“建”是建之旁,里面是“聿”;“压缩”的“缩”是绞丝旁,右边是“宿”;“重庆”的“重”中间的竖一笔完成;“城市”的“城”是土字旁,右边是“成”;“枢纽”的“纽”是绞丝旁,右边是“丑”;
故答案为:新建;压缩;重庆;城市;枢纽
2.结合材料内容,2024年9月29日,渝昆高铁重庆西至宜宾东段正式运营。①结合材料内容,渝昆高铁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西站引出后,途经重庆市江津和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和宜宾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和曲靖市,接入昆明枢纽昆明南站,这项表述正确;②全线分段建设,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这项表述正确;③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设重庆西、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东等7个车站,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重庆西;宜宾东;正确;正确;错误
3.【答案】B;shuì;su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中“穗”的读音应为“suì”,指稻、麦等谷物成熟后聚生在茎干顶端的花或果实;“巢”的读音应为“cháo”,指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故A错误。
B项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正确。
C项中“隐”的读音应为“yǐn”,指藏匿,不显露;“脏”的读音应为“zāng”,指有尘土、汗渍、污垢等,不洁净。故C错误。
故答案为:B;shuì;suì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4.【答案】A;葡萄;世纪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所有词语书写均正确;
B项“匍萄”应改为“葡萄”,指一种水果,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或植株;“世记”应改为“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故B错误。
C项中“竖定”应改为“坚定”,指意志坚强,不动摇;“严历”应改为“严厉”,指严肃而厉害,不宽容。故C错误。
故答案为:A;葡萄;世纪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5.【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此处用来形容春雨的到来,显然与春雨悄然而至、润物无声的特点不符,使用错误。
B项“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通常用于形容多人或多方各自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能力。此处用来形容孙悟空一个人,与成语原意不符,使用错误。
C项“奔流不息”形容水流奔腾而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地流转或发展。此处用来形容时间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大河,一去不复返,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6.【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句子,A项“二八月,乱穿衣”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农历二月和八月,天气变化不定,人们穿衣的厚度也各不相同,有的穿得多,有的穿得少。此句用来形容初春时节人们穿衣的多样性,使用正确。
B项“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此句用来强调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不能自以为是,使用正确。
C项“立了秋,把扇丢”是一句俗语,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扇子了。而此句描述的是萝卜在温暖的天气里开始生长,与俗语所表达的意思相悖,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俗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阅读积累,准确掌握俗语的含义,把握俗语本意和引申义的内在关系,即可顺利作答。
7.【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原文内容,A项中该句出自课文《观潮》,原文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此句与原文一致。
B项中该句出自课文《走月亮》,原文描述了作者在月光下散步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宁静氛围,但原文为“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此句中“味道”与原文中的“香味”不一致,故该句与原文不一致。
C项中该句出自《礼记·中庸》,原文强调了学习的五个重要步骤,此句与原文一致。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原文中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对各项中句子做出判断,进行作答。
8.【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内容来提问的,而不是从课文的写法来提问的,故A错误。
B项“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句话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故B正确。
C项“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这句话详细描述了爬山虎的脚在没有触到墙时的变化,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故C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9.【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项我们不仅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还可以根据文字描述想象声音、气味等,使想象更加立体和丰富。故选项A说法有误。
B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理解文章结构和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故选项B说法正确。
C项牛的家叫“牛棚”,鱼的家叫“鱼塘”,马的家叫“马厩”,这些说法都是准确的,符合常识,故选项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章理解、词语搭配等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表述,选项A“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观察这头大蒜”中确实缺少主语,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加上“我”作为主语后,句子意思变得清晰,故选项A修改正确。
选项B,原句“虽然”一词的使用确实不当,这个句子并不需要转折关系,而是需要描述新芽的颜色和质地,所以直接将“虽然”删除,选项B修改有误。
选项C,“细长的叶子两片”语序确实不当,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数量词应该放在名词前面,所以将“细长的叶子”与“两片”交换位置后,故选项C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答案】11.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2.锲而不舍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1.结合句子表述,“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意思是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2.结合故事内容,精卫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表现了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故答案为:锲而不舍
13.【答案】半江瑟瑟半江红;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白居易《暮江吟》,意思是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李商隐《嫦娥》,意思是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故答案为:半江瑟瑟半江红;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答案】14.C
15.向阳、隐蔽;有平台;十月;工具极其简单;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秋天初寒;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建造
16.文章语言严谨,用词准确的特点。
17.房间;便于体现对蟋蟀的喜爱和蟋蟀住宅的赞美之情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结合文中表述,蟋蟀的住宅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 掩着,就像一座门。阅读各项,C项表述符合文中描写。
故答案为:C
15.结合文中描写,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建房事件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建房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作为工具,工具极其简单;
故答案为:向阳、隐蔽;十月;有平台;工具极其简单;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秋天初寒;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建造;
16.结合句子表述,“最多”表示最大的程度,意思是隧道最深的有九寸深;“大多”表示大部分,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故答案为:文章语言严谨,用词准确的特点。
17.结合课文内容和语段,都把蟋蟀的住宅当作“人的房间”来写,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和蟋蟀住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房间;便于体现对蟋蟀的喜爱和蟋蟀住宅的赞美之情。
【答案】18.愚公召集家人移山;天帝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19.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20.古代没有现代机械,仅靠锄头、箩筐等原始工具挖掘巨石、搬运土方,效率极低;山体可能由坚硬岩石构成,挖掘难度很大;严寒酷暑、风雨交加等极端天气会直接影响作业进度。
21.《女娲补天》;远古时,天塌地陷,天河之水倾泻人间,百姓苦不堪言。女娲炼就五彩石修补天空,斩断神龟四足支撑天地四极,又杀黑龙、止洪水,拯救了苍生。女娲的慈爱与勇敢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以及渴望被救助的心理。
22.愚公为什么不听取智叟的劝告?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内容
【知识点】神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8.结合故事内容,愚公移山的经过是愚公召集家人移山;结果是天帝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结合文中描写,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愚公召集家人移山;结果是天帝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19.结合文中对愚公的描写,面对两座大山,愚公相信只要自己和子孙不断努力,一定能把大山移走,体现了愚公意志坚定、毫不动摇的精神;
故答案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20.结合文中对愚公移山的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愚公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古代没有现代机械,仅靠锄头、箩筐等原始工具挖掘巨石、搬运土方,效率极低;山体可能由坚硬岩石构成,挖掘难度很大;严寒酷暑、风雨交加等极端天气会直接影响作业进度。
21.结合对神话故事的阅读理解,结合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女娲补天》;远古时,天塌地陷,天河之水倾泻人间,百姓苦不堪言。女娲炼就五彩石修补天空,斩断神龟四足支撑天地四极,又杀黑龙、止洪水,拯救了苍生。女娲的慈爱与勇敢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以及渴望被救助的心理。
22.结合文中对愚公移山的描写,从短文内容、写作方法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愚公为什么不听取智叟的劝告?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内容
【答案】23.漆黑的夜空中,随着一声尖啸,一枚烟花冲天而起。霎时,它炸裂成无数光点,如流星四散;顿时,整个天幕被染得五彩斑斓,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24.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知识点】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3.结合对词语的理解,“霎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都表述很短的时间,“忽然”表示事件发生很突然,没有准备。结合对词语的理解,选择恰当的事物,进行运用描写。
故答案为:漆黑的夜空中,随着一声尖啸,一枚烟花冲天而起。霎时,它炸裂成无数光点,如流星四散;顿时,整个天幕被染得五彩斑斓,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24.这句改写时应该把句子中的“我”改成“他”,把冒号和引号去掉,改成逗号,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25.【答案】文文,你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太近,课间也一直看书,这样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视。;你应该看书时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一会儿,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眺望远处。
【知识点】对话交流
【解析】【分析】结合保护眼睛的相关知识,根据人物的对话,进行劝说,语言要文明委婉,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相关知识的要求。
故答案为:文文,你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太近,课间也一直看书,这样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视。你应该看书时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一会儿,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眺望远处。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6.【答案】偶遇孙悟空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背着小书包,哼着小曲儿,蹦蹦跳跳地去公园玩耍。公园里绿树成荫,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正沉醉在这美景中,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一个毛脸雷公嘴、头戴金箍、身披虎皮裙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我定睛一看,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嘛!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孙……孙悟空,你……你怎么来啦?”孙悟空挠挠头,笑着说:“俺老孙在花果山待得闷了,出来溜达溜达,没想到碰到你这小娃娃。”
我兴奋极了,拉着孙悟空的手说:“大圣,你神通广大,能带我去天上转转吗?”孙悟空眨眨眼睛,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包在俺老孙身上!”只见他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一朵洁白的云朵就出现在我们脚下。我小心翼翼地踩上去,云朵软绵绵的,就像棉花糖一样。孙悟空拉着我,大喝一声:“走!”云朵便带着我们向天空飞去。
我们越飞越高,地上的景物变得越来越小。我兴奋地指着下面大喊:“大圣,你看,那是我们学校!”孙悟空顺着我的手指望去,笑着说:“哈哈,真有趣!”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南天门。威风凛凛的天兵天将守在门口,看到孙悟空,连忙行礼:“大圣,您来啦!”孙悟空摆摆手,带着我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天宫里金碧辉煌,到处都是奇珍异宝。我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突然,一只巨大的神鸟从我们头顶飞过。孙悟空告诉我:“这是凤凰,是百鸟之王。”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心想:天宫里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逛完天宫,孙悟空又带着我来到了花果山。一群小猴子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叫着:“大王回来啦!大王回来啦!”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耍了一套威风凛凛的棍法,小猴子们看得连连拍手叫好。我也跟着欢呼起来,感觉自己就像花果山的一员。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就要落山了。孙悟空对我说:“小娃娃,俺老孙要送你回去啦,以后有机会再一起玩。”我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点点头说:“好的,大圣,今天和你在一起我特别开心,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这么神奇的世界!”孙悟空笑着摸摸我的头,然后带着我回到了公园。
一道金光闪过,孙悟空消失了。我望着他消失的地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偶遇孙悟空的经历,就像一场奇妙的梦,让我感受到了神话世界的神奇和孙悟空的豪爽与善良。我期待着下一次还能有这样神奇的相遇!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童话或者神话故事的创编。要结合对童话或者神话故事的情节,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创编。内容要具体,想象要丰富,进行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偶遇孙悟空”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与孙悟空偶遇的神奇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4四上·兴文期中) 听力测试
1.听老师读词语三遍,再按顺序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听老师读短文两遍,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⑴2024年9月29日,渝昆高铁   至   段正式运营。
⑵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① 渝昆高铁线路起点是重庆西站,终点是昆明南站。   
② 此次通车的线路段全长192公里。   
③ 渝昆高铁全线共有7个车站,全长约700公里。   
【答案】1.新建;压缩;重庆;城市;枢纽
2.重庆西;宜宾东;正确;正确;错误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听力阅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力材料,回答问题。小学语文听力训练需要注重技巧的提升,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训练语音识别、练习速记和多听多练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同时需要注意正确书写格式,注意连读和停顿,掌握语法规则等注意事项。
材料内容:9月27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官方公众号获悉,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重庆西至宜宾东段(以下简称渝昆高铁渝宜段)将于9月29日开通运营,重庆西至宜宾站最快48分钟可达,大幅压缩重庆与川南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强劲动能。
渝昆高铁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西站引出后,途经重庆市江津和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和宜宾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和曲靖市,接入昆明枢纽昆明南站,全长约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分段建设,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设重庆西、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东等7个车站,其中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南溪为新建车站,其余为既有车站;宜宾东至宜宾段全长15公里,与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共线,已于2023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宜宾至昆明南段长约493公里,正在有序建设中。
渝昆高铁渝宜段建成通车后,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高峰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40列,其中跨线动车组列车14列。线路开通后,重庆与泸州间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重庆西至泸州东站间最快26分钟可达;重庆西至宜宾站间最快48分钟可达,较目前动车组列车经成渝高铁、成贵高铁运行压缩2小时35分钟。为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在渝昆高铁渝宜段实施灵活折扣、差异化的市场化票价机制,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具体票价可通过铁路12306查询。
1.结合听力材料内容,把词语写正确。“新建”的“建”是建之旁,里面是“聿”;“压缩”的“缩”是绞丝旁,右边是“宿”;“重庆”的“重”中间的竖一笔完成;“城市”的“城”是土字旁,右边是“成”;“枢纽”的“纽”是绞丝旁,右边是“丑”;
故答案为:新建;压缩;重庆;城市;枢纽
2.结合材料内容,2024年9月29日,渝昆高铁重庆西至宜宾东段正式运营。①结合材料内容,渝昆高铁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西站引出后,途经重庆市江津和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和宜宾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和曲靖市,接入昆明枢纽昆明南站,这项表述正确;②全线分段建设,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这项表述正确;③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设重庆西、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东等7个车站,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重庆西;宜宾东;正确;正确;错误
3.(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时分,在稻田里啄食谷穗(shuì)的家雀(qiǎo)都归巢(cáo)了。
B.一跑起来,少(shào)女手腕上的铃铛(dāng)骤(zhòu)然发出清脆的声音。
C.这条小路隐(yìn)蔽在脏(zàng)乱的杂草中,但它的尽头种满了各种花卉(huì).
选择两个错误的读音,改正在横线上:   ,   
【答案】B;shuì;su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中“穗”的读音应为“suì”,指稻、麦等谷物成熟后聚生在茎干顶端的花或果实;“巢”的读音应为“cháo”,指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故A错误。
B项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正确。
C项中“隐”的读音应为“yǐn”,指藏匿,不显露;“脏”的读音应为“zāng”,指有尘土、汗渍、污垢等,不洁净。故C错误。
故答案为:B;shuì;suì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4.(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嫩红 空隙 愉快 随遇而安
B.匍萄 舒适 世记 横七竖八
C.竖定 苍蝇 严历 山崩地裂
选择两个错误的词语,改正在横线上:   ,   
【答案】A;葡萄;世纪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所有词语书写均正确;
B项“匍萄”应改为“葡萄”,指一种水果,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或植株;“世记”应改为“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故B错误。
C项中“竖定”应改为“坚定”,指意志坚强,不动摇;“严历”应改为“严厉”,指严肃而厉害,不宽容。故C错误。
故答案为:A;葡萄;世纪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5.(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雨常常锣鼓喧天地来到人间,默默地为大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B.孙悟空各显神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保护唐僧取得真经。
C.时间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一去不复返。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此处用来形容春雨的到来,显然与春雨悄然而至、润物无声的特点不符,使用错误。
B项“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通常用于形容多人或多方各自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能力。此处用来形容孙悟空一个人,与成语原意不符,使用错误。
C项“奔流不息”形容水流奔腾而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地流转或发展。此处用来形容时间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大河,一去不复返,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6.(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名言或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有的人还穿着厚棉袄,有的人却穿起了薄裙子,难怪人们都说“二八月,乱穿衣”。
B.古人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不能自以为是。
C.俗话说“立了秋,把扇丢”,在温暖的天气里,萝卜开始苏醒,一个劲儿地向上生长。
【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句子,A项“二八月,乱穿衣”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农历二月和八月,天气变化不定,人们穿衣的厚度也各不相同,有的穿得多,有的穿得少。此句用来形容初春时节人们穿衣的多样性,使用正确。
B项“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此句用来强调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不能自以为是,使用正确。
C项“立了秋,把扇丢”是一句俗语,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扇子了。而此句描述的是萝卜在温暖的天气里开始生长,与俗语所表达的意思相悖,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俗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阅读积累,准确掌握俗语的含义,把握俗语本意和引申义的内在关系,即可顺利作答。
7.(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B.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味道,流着月亮。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原文内容,A项中该句出自课文《观潮》,原文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此句与原文一致。
B项中该句出自课文《走月亮》,原文描述了作者在月光下散步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宁静氛围,但原文为“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此句中“味道”与原文中的“香味”不一致,故该句与原文不一致。
C项中该句出自《礼记·中庸》,原文强调了学习的五个重要步骤,此句与原文一致。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原文中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对各项中句子做出判断,进行作答。
8.(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关于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来提问的。
B.“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这句话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内容来提问的,而不是从课文的写法来提问的,故A错误。
B项“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句话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故B正确。
C项“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这句话详细描述了爬山虎的脚在没有触到墙时的变化,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故C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9.(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但不可以想象声音。
B.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牛的家叫“牛棚”,鱼的家叫“鱼塘”,马的家叫“马厩”。
【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项我们不仅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还可以根据文字描述想象声音、气味等,使想象更加立体和丰富。故选项A说法有误。
B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理解文章结构和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故选项B说法正确。
C项牛的家叫“牛棚”,鱼的家叫“鱼塘”,马的家叫“马厩”,这些说法都是准确的,符合常识,故选项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章理解、词语搭配等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0.(2024四上·兴文期中) 下列关于语段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观察这头大蒜。它刚开始冒出了尖尖的新芽,新芽的顶端有点黄,下面绿绿的,虽然像翡翠一样。过了几天,尖尖的芽变成了细长的叶子两片,极其可爱。
A.“都要去观察这头大蒜”前缺少主语,可加上“我”。
B.“虽然像翡翠一样”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虽然”改为“但是”。
C.“细长的叶子两片”语序不当,应将“细长的叶子”与“两片”交换位置。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表述,选项A“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观察这头大蒜”中确实缺少主语,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加上“我”作为主语后,句子意思变得清晰,故选项A修改正确。
选项B,原句“虽然”一词的使用确实不当,这个句子并不需要转折关系,而是需要描述新芽的颜色和质地,所以直接将“虽然”删除,选项B修改有误。
选项C,“细长的叶子两片”语序确实不当,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数量词应该放在名词前面,所以将“细长的叶子”与“两片”交换位置后,故选项C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2024四上·兴文期中)古诗文阅读;读《精卫填海》,完成下面的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1. 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   。
12. 这个故事赞扬了精卫   的精神。
【答案】11.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2.锲而不舍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1.结合句子表述,“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意思是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2.结合故事内容,精卫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表现了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故答案为:锲而不舍
13.(2024四上·兴文期中) 走进诗词世界,感受诗词魅力。诗中有美景:“一道残阳铺水 中,   ”;诗中有哲理:“   ,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有故事:“   ,碧海青天夜夜心”。
【答案】半江瑟瑟半江红;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白居易《暮江吟》,意思是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李商隐《嫦娥》,意思是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故答案为:半江瑟瑟半江红;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2024四上·兴文期中)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 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 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 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 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 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 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4.下面关于蟋蟀的住宅图,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5.小语准备将选文内容整理成如下表格式的观察记录,请你帮 她补充完整。
观察对象 住宅特点 建房时间 建房方式
蟋蟀的            
住宅            
16.从选文中加点的“最多”和“大多”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
17.阅读选文和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看起来蝉是很讲卫生的,因为它把家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令我对它房间的内部构造充满了好奇。蝉的房间一般会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因为这里采取汁液很方便。
选文和语段都把蟋蟀和蝉的洞穴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
【答案】14.C
15.向阳、隐蔽;有平台;十月;工具极其简单;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秋天初寒;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建造
16.文章语言严谨,用词准确的特点。
17.房间;便于体现对蟋蟀的喜爱和蟋蟀住宅的赞美之情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结合文中表述,蟋蟀的住宅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 掩着,就像一座门。阅读各项,C项表述符合文中描写。
故答案为:C
15.结合文中描写,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建房事件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建房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作为工具,工具极其简单;
故答案为:向阳、隐蔽;十月;有平台;工具极其简单;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秋天初寒;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建造;
16.结合句子表述,“最多”表示最大的程度,意思是隧道最深的有九寸深;“大多”表示大部分,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故答案为:文章语言严谨,用词准确的特点。
17.结合课文内容和语段,都把蟋蟀的住宅当作“人的房间”来写,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和蟋蟀住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房间;便于体现对蟋蟀的喜爱和蟋蟀住宅的赞美之情。
(2024四上·兴文期中)课外阅读
愚公移山
① 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势雄伟,方圆七百余里。
②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每次出门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烦恼,决定把这两座大山移走。
③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一起努力把它挖掉,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赞同。
④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⑤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大家称呼他为智叟。智叟劝愚公说:“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掉山上几根草,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没有穷尽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了,又怎么会搬不了呢?”
⑥ 听了这番话,智叟也无话可说了。
⑦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南部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18.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补充完整。
起因: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愚公下决心挖走它们。
经过:   
结果:   
19. 从愚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他   的精神。
20. 想一想,愚公在移山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哪些困难?
21.除了课本和试卷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任写一个,并简要说说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
22.阅读选文,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说提问的角度。
问题:   
提问角度:   
【答案】18.愚公召集家人移山;天帝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19.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20.古代没有现代机械,仅靠锄头、箩筐等原始工具挖掘巨石、搬运土方,效率极低;山体可能由坚硬岩石构成,挖掘难度很大;严寒酷暑、风雨交加等极端天气会直接影响作业进度。
21.《女娲补天》;远古时,天塌地陷,天河之水倾泻人间,百姓苦不堪言。女娲炼就五彩石修补天空,斩断神龟四足支撑天地四极,又杀黑龙、止洪水,拯救了苍生。女娲的慈爱与勇敢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以及渴望被救助的心理。
22.愚公为什么不听取智叟的劝告?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内容
【知识点】神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8.结合故事内容,愚公移山的经过是愚公召集家人移山;结果是天帝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结合文中描写,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愚公召集家人移山;结果是天帝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19.结合文中对愚公的描写,面对两座大山,愚公相信只要自己和子孙不断努力,一定能把大山移走,体现了愚公意志坚定、毫不动摇的精神;
故答案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20.结合文中对愚公移山的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愚公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古代没有现代机械,仅靠锄头、箩筐等原始工具挖掘巨石、搬运土方,效率极低;山体可能由坚硬岩石构成,挖掘难度很大;严寒酷暑、风雨交加等极端天气会直接影响作业进度。
21.结合对神话故事的阅读理解,结合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女娲补天》;远古时,天塌地陷,天河之水倾泻人间,百姓苦不堪言。女娲炼就五彩石修补天空,斩断神龟四足支撑天地四极,又杀黑龙、止洪水,拯救了苍生。女娲的慈爱与勇敢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以及渴望被救助的心理。
22.结合文中对愚公移山的描写,从短文内容、写作方法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愚公为什么不听取智叟的劝告?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内容
(2024四上·兴文期中)仿写仿练
23.从以下事物中任选一个,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
事物:雷雨 风 烟花 露珠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24.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改为转述句)
【答案】23.漆黑的夜空中,随着一声尖啸,一枚烟花冲天而起。霎时,它炸裂成无数光点,如流星四散;顿时,整个天幕被染得五彩斑斓,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24.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知识点】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3.结合对词语的理解,“霎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都表述很短的时间,“忽然”表示事件发生很突然,没有准备。结合对词语的理解,选择恰当的事物,进行运用描写。
故答案为:漆黑的夜空中,随着一声尖啸,一枚烟花冲天而起。霎时,它炸裂成无数光点,如流星四散;顿时,整个天幕被染得五彩斑斓,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24.这句改写时应该把句子中的“我”改成“他”,把冒号和引号去掉,改成逗号,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25.(2024四上·兴文期中)能说会道
最近,小宾发现同桌文文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很近,而且课间也 一直在看书,很少让眼睛休息。请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劝 说文文爱护眼睛。
小宾:①   
文文:你说得对,那我该怎么办呢?
小宾:②   
文文:谢谢你,我会听取你的建议,以后多注意的。
【答案】文文,你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太近,课间也一直看书,这样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视。;你应该看书时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一会儿,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眺望远处。
【知识点】对话交流
【解析】【分析】结合保护眼睛的相关知识,根据人物的对话,进行劝说,语言要文明委婉,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相关知识的要求。
故答案为:文文,你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太近,课间也一直看书,这样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视。你应该看书时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一会儿,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眺望远处。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6.(2024四上·兴文期中)妙笔生花
如果你喜欢的某一位童话或神话人物来到了你身边,你们之间 会发生什么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偶遇▲” 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要求:①先选择童话或者神话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名称将 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作文;②写清楚与其在什么情况下相遇和相遇后做的事情;③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④不少于350 字,不能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答案】偶遇孙悟空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背着小书包,哼着小曲儿,蹦蹦跳跳地去公园玩耍。公园里绿树成荫,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正沉醉在这美景中,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一个毛脸雷公嘴、头戴金箍、身披虎皮裙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我定睛一看,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嘛!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孙……孙悟空,你……你怎么来啦?”孙悟空挠挠头,笑着说:“俺老孙在花果山待得闷了,出来溜达溜达,没想到碰到你这小娃娃。”
我兴奋极了,拉着孙悟空的手说:“大圣,你神通广大,能带我去天上转转吗?”孙悟空眨眨眼睛,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包在俺老孙身上!”只见他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一朵洁白的云朵就出现在我们脚下。我小心翼翼地踩上去,云朵软绵绵的,就像棉花糖一样。孙悟空拉着我,大喝一声:“走!”云朵便带着我们向天空飞去。
我们越飞越高,地上的景物变得越来越小。我兴奋地指着下面大喊:“大圣,你看,那是我们学校!”孙悟空顺着我的手指望去,笑着说:“哈哈,真有趣!”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南天门。威风凛凛的天兵天将守在门口,看到孙悟空,连忙行礼:“大圣,您来啦!”孙悟空摆摆手,带着我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天宫里金碧辉煌,到处都是奇珍异宝。我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突然,一只巨大的神鸟从我们头顶飞过。孙悟空告诉我:“这是凤凰,是百鸟之王。”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心想:天宫里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逛完天宫,孙悟空又带着我来到了花果山。一群小猴子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叫着:“大王回来啦!大王回来啦!”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耍了一套威风凛凛的棍法,小猴子们看得连连拍手叫好。我也跟着欢呼起来,感觉自己就像花果山的一员。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就要落山了。孙悟空对我说:“小娃娃,俺老孙要送你回去啦,以后有机会再一起玩。”我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点点头说:“好的,大圣,今天和你在一起我特别开心,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这么神奇的世界!”孙悟空笑着摸摸我的头,然后带着我回到了公园。
一道金光闪过,孙悟空消失了。我望着他消失的地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偶遇孙悟空的经历,就像一场奇妙的梦,让我感受到了神话世界的神奇和孙悟空的豪爽与善良。我期待着下一次还能有这样神奇的相遇!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童话或者神话故事的创编。要结合对童话或者神话故事的情节,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创编。内容要具体,想象要丰富,进行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偶遇孙悟空”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与孙悟空偶遇的神奇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