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质量评价(三)(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多种多样,“蜻蜓点水”“松鼠取食”“葵花朵朵向太阳”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A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对刺激作出反应 ④能影响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⑤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④ D.⑥②①2.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可利用摄像机等工具观察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观察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D.必须借助仪器观察3.紫薇俗名“痒痒树”,用手轻挠它的树干,树枝和树叶就会随之飘动。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B )A.能生长和繁殖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C.有遗传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C )A.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B.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要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的条件为光照,就要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除光线强度不同外,温度、湿度都应一致。所以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5.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A.观察 B.实验C.比较 D.文献6.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A.二月春风似剪刀B.无心插柳柳成荫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D.葵花朵朵向太阳7.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会遇到不同的情况,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C )A.将较暗的视野调亮——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B.将视野右侧边缘的物像移至中央——向右移动玻片标本C.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转动反光镜、遮光器或目镜D.镜筒下降时,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从侧面注视物镜解析: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移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移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转动反光镜和遮光器无法判断污点位置。8.图一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三分别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图二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B.①是粗准焦螺旋,③是载物台,④是反光镜C.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选用40×的物镜D.制作图三所示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盐水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选用10×的物镜。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B.细胞膜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C.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D.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与色素有关的物质解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10.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净化水质。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D )A.草履虫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B.草履虫吞食食物后,体内会形成食物泡C.用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D.吸取培养液底层能观察到大量的草履虫解析:培养液表层氧气充足,聚集的草履虫比较多,因此吸取靠近表层的培养液能观察到大量的草履虫。11.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一、图二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图一、图二细胞中都有线粒体C.图一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关D.图二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1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B.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D.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解析: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后平均分配,保证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13.如图为四种生物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与病毒相比,这四种生物都有细胞结构B.这四种生物依靠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它们结构简单,不能完成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D.它们与人类关系密切,如酵母菌可用于做面包14.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其寄生于人体结肠内,侵犯肠壁,引起痢疾。结肠小袋纤毛虫与草履虫结构相似,下列有关结肠小袋纤毛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食物在食物泡内进行消化B.自身不能运动C.没有神经系统,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进行呼吸15.白菜、冬瓜、藕、甘蔗这些植物供人们食用的部位,分别属于( D )A.根、茎、叶、果实 B.茎、果实、茎、茎C.叶、果实、根、茎 D.叶、果实、茎、茎1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①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亲代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D.生物体通过②过程形成组织解析:①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和亲代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②为细胞分化,此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形成组织。17.如图为克隆猴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克隆猴的性别与受体猴一致B.克隆猴的皮肤中含有具有保护功能的上皮组织C.克隆猴和受体猴的结构层次不同D.图中标号①所示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解析:克隆猴的性别与提供细胞核的猴(B猴)相同,与受体猴的不一定相同。克隆猴的皮肤中含有具有保护功能的上皮组织。受体猴和克隆猴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图中标号①所示的过程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18.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要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B.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两种环境作为对照C.为观察叶片组织,制作临时切片时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并用碘液染色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的液体分别是清水、碘液解析:要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小倍数的物镜。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为保证变量唯一,应设置明亮潮湿和阴暗潮湿两种环境作为对照。为观察叶片组织,制作临时切片时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因为叶片中叶绿体是绿色的,因此不需要用碘液染色。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是为了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染色的液体是碘液,是为了给细胞染色,便于观察。19.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小丽同学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遗传物质不同B.脐橙的果皮和人的血液都属于组织C.草履虫的一生需要进行细胞分化D.小丽同学和脐橙植株都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解析:小丽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身体的体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脐橙的果皮属于保护组织,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无细胞分化过程。脐橙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脐橙,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所以小丽同学和脐橙植株在结构层次上相比,小丽同学多了系统这一层次。20.如图为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人体的血管与杨树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B.①是受精卵,它通过不断分裂形成③C.皮肤、血液属于②这一结构层次,都是由不同的③按一定的次序构成的D.③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上皮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解析:人体的血管与杨树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都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①是受精卵,它通过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才形成[③]组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属于③这一结构层次。③有四种基本类型: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其中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结缔组织的功能是连接、支持、营养、保护;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12分)“葵花朵朵向太阳”说的是向日葵的生长现象,请回答有关问题。(1)“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受阳光刺激引起的,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生物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 。(2)到了一定季节,向日葵会枯萎,叶子会脱落,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生物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向日葵鲜花凋谢脱落后会结子,这说明生物能 繁殖 。(4)向日葵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向日葵,这属于 遗传 现象;不同的向日葵之间也有差别,这属于 变异 现象。(5)要想使向日葵籽粒饱满,就要加强管理,及时浇水、施肥,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2.(8分)动植物体的不同结构紧密联系,分工协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图一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图二代表人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细胞的 分裂 ,b过程叫作细胞的 分化 ,所形成丙中的五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作 组织 。(2)细胞从甲到乙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 复制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 一致 。(3)油菜生长过程中需要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茎和叶,该过程是由油菜植株内的 输导 组织完成的。(4)人体结构层次与油菜有所不同,观察图二,请按照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 ④→②→①→③→⑤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人体结构层次中出现了系统,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器官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23.(22分)图一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不同的镜头,图三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步骤,图四是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③] 目镜 和[⑤] 物镜 。要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图二中的镜头组合是 甲和丁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要用 低倍 (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⑥] 遮光器 ,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3)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 的。(4)图三中,A、B两个步骤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生理盐水 、 碘液 。(5)图三中C操作不当会出现图四中的 a (填字母序号)。图四中由b到c应将玻片向 右下方 移动。由c到d,需调节图一中的[②] 细准焦螺旋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图一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③]目镜和[⑤]物镜。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要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宜选用放大倍数最小的镜头,即长的目镜甲和短的物镜丁。(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⑥]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3)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A步骤为滴,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结构。B步骤为染色,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碘液,其目的是为细胞染色。(5)图四中a出现气泡,可能是图三中C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显微镜成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四中由b到c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由c到d,需调节图一中的[②]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4.(8分)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如图是两个用彩泥制作的细胞模型。请根据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两模型图中,属于植物细胞模型的是图一,作出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具有 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2)图二模型中②模拟的结构是 细胞核 ,该结构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活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的释放,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二模拟的结构[①] 线粒体 中。(4)细胞生活所需物质的进入,代谢废物的排出,都要经过图二中模拟的结构[④] 细胞膜 ,它控制着细胞内物质的进出。25.(10分)如图是番茄的生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遗传物质 会先经过 复制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结果产生的新细胞和亲代细胞相比,含有的遗传物质 不变 (填“减半”或“不变”)。(2)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了B1~B5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细胞 分化 (填“分裂”或“分化”),我们食用的番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3)取出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保护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主要是 薄壁 组织,另外还有一些黄白色的筋络属于 输导 组织。(4)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写出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从细胞层面来分析,番茄叶肉细胞中的 叶绿体 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1 /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