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课时分层训练(六) 植物细胞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8 课时分层训练(六) 植物细胞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六) 植物细胞
知识点一 玻片标本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材料必须是( C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2.挑取少量番茄的果肉,然后制成玻片标本,这种标本应该是( C )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以上都不是
知识点二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若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当( D )
A.擦拭玻片 B.滴加清水
C.取材 D.盖盖玻片
4.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在清洁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C )
A.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B.杀菌
C.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D.染色
5.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D )
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解析:①是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②是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③是放置表皮,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把它展平;④是滴加液体,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
6.如表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与目的都正确的是( B )
选项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A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展平撕下的内表皮 防止细胞重叠
C 将盖玻片迅速放下 避免产生气泡
D 滴加碘液后盖上盖玻片 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解析: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用镊子展平撕下的内表皮,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盖盖玻片时,应该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染色时,应该是盖上盖玻片后再滴加碘液进行染色,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7.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①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B )
A.碘液、生理盐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生理盐水、碘液
知识点三 植物细胞的结构
8.枇杷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具有酸甜味道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枇杷细胞的( B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质 D.叶绿体
9.植物细胞保持一定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C )
A.液泡内有营养物质
B.细胞质在缓缓流动
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D.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10.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错误的是( D )
A.①表示叶绿体
B.②表示液泡
C.③表示细胞核
D.④表示细胞膜
解析:在题图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中,①是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②是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③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④是细胞壁,对植物的细胞结构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11.凤仙花又名“指甲花”,因其花瓣可以捣碎染指甲而得名,凤仙花细胞内的色素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经过的结构有( B )
A.液泡→细胞核→细胞膜
B.液泡→细胞膜→细胞壁
C.叶绿体→液泡→细胞膜
D.叶绿体→细胞膜→细胞壁
解析:凤仙花细胞内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经过的结构有液泡→细胞膜→细胞壁。
12.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图一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600倍
B.使用图二中的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b]物镜
C.图三中观察到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D.观察图三时要滴加碘液染色,图三中观察到染色最深近似球形的结构是细胞核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图一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10(②高倍目镜)×40(③高倍物镜)=400倍。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从侧面看着[b]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但没有叶绿体。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13.“陇南绿茶”地处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和康县相接壤的三角地带,内含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茶叶叶肉细胞结构中的( C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14.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制作该装片的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B.若出现大量气泡,是③的操作不当引起的
C.④⑤操作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
D.步骤⑤中被染成深颜色的是细胞核
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概括为擦、④滴、②撕、①展、③盖、⑤染、吸;若出现大量气泡,说明③盖盖玻片没有按照要求完成;④是滴加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⑤是染色,滴加碘液,目的是为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15.图一是小明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操作,图二是他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一中实验操作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B.步骤②为染色,所用的试剂是碘液
C.制作成的玻片标本属于装片
D.图二中向下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中央
解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二中,物像在视野的上方,向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会向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1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示意图,图一是操作步骤,图二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图一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d→c
B.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先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
C.图二中若向左上移动装片,几个大的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不会随着移动
D.图二中出现几个大的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可能是因为a步骤操作不当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一中a是盖、b是滴、c是展平、d是取材,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b→d→c→a。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先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若向左上移动装片,几个大的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会随着向右下方移动。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可见,图二中出现几个大的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是气泡,可能是因为a盖盖玻片步骤操作不当。
17.初中生物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下面是该同学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如图一)和观察效果图(如图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C→D→B→A→E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操作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 清水 ,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图二中细胞的结构,可以换到高倍镜观察,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 细准焦螺旋 。
(4)图二甲视野中两个具黑色边缘的圆圈是 气泡 ;乙视野中观察到的情形是图一步骤中的 B (填字母序号)操作不当造成的。
解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C滴、D撕、B展、A盖、E染、吸。
(2)图一中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利于观察。
(3)细准焦螺旋能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因此想要物像更清晰应当调节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甲视野中的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细胞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是步骤A操作不当导致的。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要将样本在液滴中展平,防止出现细胞重叠,所以乙视野中观察到的情形是步骤B操作不当造成的。
【创新应用】
18.如图是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切洋葱时常有刺激物逸出,这些刺激物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液泡 。
(2)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④→②→①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要进一步观察放大的细胞结构,应转动 转换器 ,换用 高倍 (填“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的结构是 细胞核 ,该结构中储存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遗传物质。
(5)图二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细胞时,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D 。
解析:(1)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中,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具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
(2)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据图可知:①是盖盖玻片,②是放洋葱表皮并展开,③是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清水,④是取材,因此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
(3)要进一步观察放大的细胞结构,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
(4)细胞内近似球形的结构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D、E、F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A、B、C有螺纹,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长的目镜D和短的物镜A。
8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