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知识点一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1.下列是小琴观察鲫鱼的实验记录,错误的是( C )A.身体呈梭形,左右侧扁B.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C.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D.依靠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2.“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关于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B.尾鳍保持鱼体平衡C.鳃进行气体交换D.身体呈梭形减小阻力解析: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左右方向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3.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B )A.肺;皮肤和鳃B.鳃;肺和皮肤C.皮肤;鳃D.肺;皮肤4.下列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的是( C )A.卵生B.用肺呼吸C.体表被毛D.具有角质鳞片解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特点是体表覆盖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而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知识点二 鸟类和哺乳类是恒温动物5.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鸟类在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B )A.肺和气囊B.肺C.气囊D.气管6.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C )A.青蛙 B.鳄鱼C.家鸽 D.蛇7.如图是鸟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③表示气囊B.鸟吸气时气体进入的途径:①→②→③C.②③均可以进行气体交换D.这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解析:①表示气管,②表示气囊,③表示肺。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时,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③]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②]气囊只是起储存气体的作用。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鸟类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8.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D )A.减轻了母体的负担B.使后代数量大大增加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D.提高后代的成活率9.如图所示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 C )A.猫头鹰和龟B.鱼和马C.猫头鹰和马D.龟和马10.鲤鱼是常见的淡水鱼,下列不属于鲤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的是( C )A.身体呈梭形 B.用鳃呼吸C.体内有脊柱 D.用鳍游泳解析:鲫鱼属于脊椎动物,但是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与适于水中生活无关。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进行小组复习,讨论鸟类的结构、功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问题,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说法错误( C )A.甲同学认为鸟的胸肌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乙同学认为鸟的直肠很短,粪便能随时排出,利于减轻体重C.丙同学认为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与飞行生活没有关系D.丁同学认为鸟的身体为流线型,能减小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解析: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以为鸟类飞行提供大量的能量。12.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这一特点应该是( B )A.胎生 B.有脊椎骨C.体温恒定 D.体表有鳞13.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航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前肢特化成翼,是飞行器官B.身体一般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C.骨骼轻、薄、坚固,利于减轻体重D.用气囊和肺进行气体交换解析:鸟类利用肺进行气体交换,气囊辅助呼吸,储存空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的呼吸为双重呼吸。【创新应用】14.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一图二(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 卵壳 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2)据图一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 ℃,原因是当温度低于29 ℃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 长 ,当温度高于31 ℃时, 孵化成活率 下降。(3)据图二分析,该种龟在温度25~33 ℃范围内,性别分化的规律是 25~33_℃范围内,温度升高时向雌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 。(4)与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 鸟类 。1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