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 社会行为知识点一 社会行为的特征1.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C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2.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B )A.狒狒 B.蚊子C.大象 D.白蚁解析:狒狒、大象、白蚁都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的行为具备了社会行为的三个重要特征,即一定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森严的等级。蚊子的群体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3.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 )A.“猴王”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C.母鸽哺育幼鸽D.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解析:“猴王”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说明猴群具有一定的组织和严格的等级,猴群具有社会行为。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实例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D )A.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C.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D.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解析: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属于捕食行为。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属于攻击行为。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属于社会行为。5.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对“首领”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首领”优先选择栖息场所C.成员中年长者为“首领”D.“首领”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解析:在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等形成等级,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地,同时具有一定的职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6.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D.很多同种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解析: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都属于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不是很多同种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生活,如一群蝗虫就不具有社会行为。知识点二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7.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A )A.声音 B.动作C.性外激素 D.身体接触解析: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警戒声,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交流的。8.我国部分地区曾发生美国白蛾灾情,为消灭美国白蛾,科研人员对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干扰美国白蛾个体间的通讯是控制其大量繁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雌虫招引雄虫利用的是( D )A.动作 B.舞蹈C.声音 D.性外激素解析: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能挥发的特殊物质来吸引雄虫进行交配,该物质是性外激素。9.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A )①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③蜜蜂发现蜜源时的舞蹈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⑥蚂蚁相互碰触角A.②③⑥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①②③10.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 )A.飞蛾扑向光源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C.老虎在领地边缘撒尿D.猴首领发现敌情发声警告解析:飞蛾扑向光源,体现了昆虫的趋光性,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昆虫分泌性外激素是为了吸引异性前来交配产卵,老虎在领地边缘撒尿,是界定自己的领地范围,起警告作用,猴首领发现敌情发声警告,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都属于信息交流。11.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象、蚂蚁等,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很多典型的特征。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C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C.群体内个体数量很多D.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而群体内个体数量很多不是社会行为的特征。12.农作物常常面临着各种害虫的侵袭,过去农民通常使用杀虫剂来治虫,现在农业生产上逐步改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下列有关性引诱剂治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性引诱剂是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B.性引诱剂可以干扰农业害虫的信息交流C.性引诱剂通过雌性害虫直接发生作用D.性引诱剂治虫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析:性引诱剂是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性外激素是昆虫的雌虫体表腺体分泌的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农田中昆虫的雄虫能通过触角感受到性引诱剂的气味,性引诱剂可以干扰农业害虫的信息交流,性引诱剂通过雌性害虫间接发生作用;性引诱剂治虫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3.根据描述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它们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共同维护蜂群的生存;②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③工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卵,繁殖后代;⑤两只蜂王相遇,会互相咬杀到剩下一只。(1)从①的描述可看出蜜蜂是一种具有典型的 社会 行为的动物。(2)从②的描述中可知,工蜂集结在一起共同来保卫蜂巢,说明工蜂之间存在着 信息交流 。(3)④的描述表现的是蜜蜂的繁殖行为,该行为的基础是 遗传物质 。(4)上述蜜蜂的各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看,都是 先天性 行为。(5)哪些动物像蜜蜂一样营群体生活?请举出一例,如 蚂蚁(或狒狒等) 。【创新应用】14.学习小组进行“蚂蚁的通讯”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获取的蚂蚁是直接从蚂蚁窝里捕获的,需要将它们 饲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 饥饿 状态。(2)首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什么食物都不放,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一只蚂蚁发现C岛的食物后,迅速返回B岛,过一会其他蚂蚁纷纷到C岛取食 。然后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将蚂蚁放在B岛上,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蚂蚁纷纷到A岛寻找食物,极少到C岛寻找食物 。(3)如果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蚂蚁的行为表现是 蚂蚁转来转去,没有明确的运动方向和目标 。(4)通过实验可知,蚂蚁的通讯主要依靠 气味 ,此外也能依靠 触角 。蚂蚁的通讯对其获取食物的意义是 如果没有通讯,蚂蚁个体间就无法交流合作,无法将大型食物搬回蚁巢,这将严重影响蚂蚁群体的生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