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专项突破提升(二) 识图作答类(二)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 专项突破提升(二) 识图作答类(二)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二) 识图作答类(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通过对沼虾的观察,我们知道了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下列生物不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 )
     
A        B
     
C        D
解析:蜜蜂、蝗虫、螃蟹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蜗牛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为软体动物,不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
2.海蜇可以做成清爽可口的凉菜,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每年夏季都有不少人在海边被它蜇伤。下列关于海蜇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能分泌毒液
C.海蜇的口和肛门都着生在口腕部
D.海蜇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解析:海蜇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能分泌毒液,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3.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以细菌为食的线形动物,居住在土壤中,属于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下列有关秀丽隐杆线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秀丽隐杆线虫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B.秀丽隐杆线虫身体呈两侧对称
C.秀丽隐杆线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D.秀丽隐杆线虫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解析: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呈长圆柱形,两侧对称,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4.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D )
     
A.水螅     B.青蛙
     
C.鸟      D.蝗虫
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可辅助呼吸,鸟的体表被覆羽毛,水螅、青蛙和鸟都没有外骨骼;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保护体内的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5.蛏、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B )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生活在水中 D.身体都分节
6.如图所示的蟹篓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镂通雕技艺,木篓玲珑剔透,螃蟹活灵活现。下列有关螃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蟹钳有防御功能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解析: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保护体内柔软的器官;螃蟹的蟹钳能反击天敌的进攻,具有防御功能;螃蟹属于生物,因此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如图是几种节肢动物,请大家根据图示总结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判断下列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
C.图中蜘蛛和蝗虫都是昆虫
D.节肢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其运动灵活
解析:节肢动物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在陆地干燥环境生活。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属于昆虫,但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四对足,没有翅,也没有触角,属于蛛形纲,不是昆虫。节肢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并且分部,使其运动更加灵活。
8.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它的身体细长,形似树枝,体表有外骨骼,身体、足、翅均分节。它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D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解析:由题干内容可知,竹节虫体表有外骨骼,身体、足、翅均分节,所以属于节肢动物。
9.花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女孩,一个夏天的早晨,花花注意到池塘里的鱼儿都浮在水面急促地张合着嘴,为此她设计了温度对鲫鱼呼吸频率影响的探究实验,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图,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A.鱼儿浮头是为了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
B.鲫鱼的需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鲫鱼在20 ℃时呼吸频率最高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鲫鱼的呼吸频率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解析:在无光的条件下,水中的藻类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池塘中有较多的藻类,消耗了较多的氧气,造成水中缺氧,故鱼儿浮头是因为水中缺少充足的氧气;根据图中曲线可知,鲫鱼的呼吸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不能得出需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鲫鱼在20 ℃时呼吸频率并非最高。
10.“弓鱼法”是指用一种比较特殊的绑法,把一条鱼绑成“弓”字的形状,这么做能让鱼儿离开水,还能多活一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还能祛除鱼身上的腥味,食用起来味道更加的鲜美。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把鱼绑成弓形,目的是让鱼鳃张开,使鳃丝接触到空气,从而使鱼获得氧气
B.鱼体表覆盖鳞片且有黏液,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C.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鱼尾与躯干的摆动
D.鱼鳍是鱼的附属结构,没有作用
解析:将鱼绑成弓形可以使鱼的鳃张开,鳃丝能够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鱼获得氧气,这样鱼能够在离开水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存活;鱼的身体表面覆盖鳞片,并且产生一层黏液,可以减少鱼在水中游动时所受到的阻力;鱼的游泳动力主要来自尾与躯干的摆动,通过左右摆动尾鳍,鱼能够推动周围的水体,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自己前进;鱼鳍是鱼类身体的重要部分,它们帮助鱼在水中保持平衡、转向和稳定,是鱼类的运动器官。
11.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如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幼体       成体
A.东方蝾螈的皮肤裸露
B.幼体能适应陆地生活
C.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D.幼体与成体没有任何差异
解析:东方蝾螈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幼体与成体存在明显差异,为变态发育。
12.“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这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经常出现在贾鲁河畔。下列关于白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弱,食物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
B.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为飞行提供动力
C.用坚硬的喙啄取食物,没有牙齿
D.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解析:白鹭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及时排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其突出的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适合牵动双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白鹭没有牙齿,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白鹭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生活。
13.如图为人工髋关节假体示意图。①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窝,②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头,塑料衬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 C )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软骨
D.滑液
解析:塑料衬垫位于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相当于关节软骨。
14.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及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B.③包裹在关节周围,有缓冲震动的作用
C.⑧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D.在运动过程中,⑥起杠杆的作用
解析:骨与骨通过骨连结相连形成骨骼,关节是能够活动的骨连结;[③]关节囊包裹在关节周围,增强关节的牢固性,与缓冲震动无关;[⑧]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运动过程中,[⑥]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6分)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是 骨 ,B是 肌腱 ;从结构层次上来看,骨骼肌属于 器官 。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这与[③] 关节腔 内的滑液和 ⑤ (填数字)的作用有关。
(3)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⑥] 肱二头肌 处于 收缩 状态。请写出图三中的关节名称: 肩关节、肘关节(或腕关节、指关节) (至少写出两个)。
解析:(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又由肌腹和肌腱组成;一块骨骼肌是由四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
(2)关节的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③]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够润滑关节软骨,使关节在运动中更加灵活。
(3)屈肘时,[⑥]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牵拉前臂骨绕肘关节向内翻转完成屈肘动作。图三中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
16.(20分)生活中,我们常会看见或听到一些动物的信息,可见动物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类生物的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展示了鱼的骨骼,其中有由脊椎骨组成的[②] 脊柱 。图一虾的体内没有②这个结构,这类动物称为 无脊椎 动物。
(2)鱼的体表覆盖光滑的 鳞片 ,能分泌黏液,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鱼在水中的呼吸器官是 鳃 ,由大量的 鳃丝 构成,呈鲜红色,利于在水中进行 气体交换 。
(3)图三中③代表的是青蛙生命的起点—— 受精卵 ,它是在 体外 (填“体内”或“体外”)形成的。蝌蚪的特征与鱼类相似,适应水生生活;青蛙的呼吸器官主要是 肺 , 皮肤 可以辅助呼吸。
解析:(1)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虾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鱼的体表覆盖鳞片,能分泌黏液,起保护作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的主要结构是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呈鲜红色,在水中鳃丝充分展开,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3)图三中③代表的是青蛙的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体外进行的。蝌蚪与鱼相似,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肺不发达,靠皮肤辅助呼吸。
17.(10分)观察并分析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大多数动物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植物中摄取[①]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②] 二氧化碳 (填气体名称)、尿素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物质经分解者分解也能产生气体②,以及[③] 无机盐 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利用。
(2)除了上述作用外,动物在生物圈中还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 维持生态平衡 , 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
解析:(1)绝大多数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①]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②]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其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②]二氧化碳、[③]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动物在生物圈中除了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18.(12分)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对其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与几种生物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
①鱼类可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③] 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昆虫大多依靠[④] 翅 飞行,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
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⑤] 翼 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
①多具有发达的 肌肉 ,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它靠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 外骨骼 ,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
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⑧] 关节 。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