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综合质量评价(二)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 综合质量评价(二)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综合质量评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笄蛭涡虫因奇特的外形特征成为“网红虫”(如图),某同学对其进行了观察记录。下列记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C )
A.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
解析:笄蛭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营自由生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是腔肠动物的特征。
2.科研人员研究秀丽隐杆线虫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在饥饿状态下可“长生不老”,身体发育停滞,当恢复食物摄入时,进入正常发育,但其寿命显著延长,并认为有望未来研制适用于人类增寿的药物。下列关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秀丽隐杆线虫体表具有角质层
B.秀丽隐杆线虫被作为模式动物在于个体小、易繁殖、周期短
C.秀丽隐杆线虫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结构简单
D.人类可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抗衰老药物
解析: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体表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秀丽隐杆线虫被作为模式动物在于个体小、易繁殖、周期短;秀丽隐杆线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全身透明,容易繁殖,生活周期短,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3.单环刺缢,俗称海肠,烹饪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身体呈圆筒形,腹部有刚毛,末端有横裂型的肛门。你认为海肠最可能属于哪一个动物类群( B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腔肠动物
4.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文蛤的外套膜上皮具有一种特殊的“黏液细胞”,能合成并储存红霉素。如图为文蛤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①是文蛤的运动器官
B.②中的细胞可能有红霉素
C.③能保护文蛤柔软的身体
D.④中的肺泡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解析:①是足,是文蛤的运动器官;文蛤的外套膜上皮具有一种特殊的“黏液细胞”,能合成并储存红霉素,②是外套膜,其中的细胞可能有红霉素;③是贝壳,能保护文蛤柔软的身体;④是鳃,富含毛细血管,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5.南非周边海域发现一种新甲壳类动物,形似龙虾,体型较小,属于节肢动物,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B )
A.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
B.有两对翅,三对足
C.附肢也分节
D.体表有外骨骼
解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有两对翅,三对足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不是所有节肢动物具有的。
6.下列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C )
     
A         B
     
C         D
解析: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蝗虫和虾都属于节肢动物。
7.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水螅——有口有肛门
B.蛔虫——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C.蛏——运动器官是足
D.家鸽——体表被毛
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具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不分节,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蛏属于软体动物,运动器官是足;家鸽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8.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这种现象被称为“浮头”。鱼浮头的缘故是( B )
A.水面温度高 B.水中缺氧
C.一种正常现象 D.水中食物短缺
9.“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青蛙的体色是保护色,使青蛙不易被敌害发现
B.成体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用肺呼吸
C.眼睛的后面有[3]鼓膜,可感知声波
D.[5]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解析:青蛙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极为接近,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3是鼓膜,位于青蛙眼睛的后面,可感知声波。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10.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寓意繁荣与收获。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D )
A.头部的摆动
B.鱼鳍的摆动
C.鳃盖的张开与闭合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11.潘氏闭壳龟为水栖龟类,生活于山溪、岩缝和河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A )
A.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B.体内有脊柱,体表覆甲
C.卵具有卵壳,起保护作用
D.属于爬行动物
解析: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一类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潘氏闭壳龟属于爬行动物。
12.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合理的是( C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蝗虫——气管 ⑥家兔——肺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鲫鱼用鳃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家兔用肺呼吸。
13.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韧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B )
A.黑斑蛙 B.家鸽
C.乌龟 D.猫
14.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2023年是兔年,“卯兔”是指喜爱吃带有晨露青草的兔,兔、蛇、鸡的共同特征是( B )
A.有喙无齿 B.用肺呼吸
C.长骨中空 D.胎生、哺乳
解析:有喙无齿是鸡的特点,兔和蛇都没有这个特点;兔、蛇以及鸡的呼吸器官都是肺;鸡的特点是骨骼轻、薄以及坚固,有些长骨中空,兔和蛇都没有这个特点;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兔是哺乳动物,而蛇和鸡都是卵生。
15.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相符的是( B )
A.雪豹的四肢——奔跑
B.蝴蝶的翅膀——跳跃
C.雄鹰的双翼——飞行
D.蝌蚪的尾巴——游泳
解析:雪豹的四肢发达,既可以支撑身体,又适于奔跑;蝴蝶的翅膀适于飞行;鹰属于鸟类,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飞行;蝌蚪没有四肢,用尾巴游泳。
16.如图是小洪用两片长方形木板(1、2)、两条橡皮筋(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运动模型,模拟完成动作a和动作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1、2相当于两块骨
B.完成a,4处于舒张状态
C.完成b,3、4处于收缩状态
D.完成b,2在4牵拉下绕5运动
解析:图中1、2相当于两块骨,5代表关节。a过程表示伸肘动作,伸肘时,[4]肱二头肌舒张,[3]肱三头肌收缩。b过程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4]肱二头肌收缩,[3]肱三头肌舒张。完成b屈肘时,[2]骨在[4]肱二头肌牵拉下绕[5]关节运动。
17.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关节面受损,活动受限,且疼痛剧烈。膝关节置换手术通过植入假体可改善关节活动程度并可缓解疼痛。据图推测,植入的假体替换的结构是( C )
A.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腔和韧带
C.关节头和关节窝
D.关节软骨和关节囊
解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膝关节置换通过植入假体改善关节活动程度并缓解疼痛,已成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植入的假体替换的是膝关节的关节头和关节窝。
18.电子设备“手持云台”有助于拍摄出高稳定性的画面,其发明灵感来源于鸡在运动时还能保持头部纹丝不动。这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B )
A.转基因 B.仿生
C.克隆 D.发酵
解析:仿生是科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结构和功能而造出新仪器、新设备的科学。“手持云台”有助于拍摄出高稳定性的画面,其发明灵感来源于鸡在运动时还能保持头部纹丝不动,是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结构和功能而造出新仪器、新设备,属于仿生。
19.下列仿生成果中模仿蝴蝶身体结构的是( A )
A.人造卫星温控系统
B.雷达
C.飞行服
D.薄壳建筑
解析: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
20.松鼠在秋天会收集松子储存在地下或树洞里,这一行为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促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B.帮助松树传播种子
C.松鼠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D.松鼠损害了松树的生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20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的动物中,海葵的形态结构最为简单,体现在身体呈 辐射 对称,有口无 肛门 。
(2)沙蚕的结构与蚯蚓相似,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 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 组成,靠疣足辅助运动,属于 环节 动物。
(3)蛤蜊有两片扇形的“壳”,脉红螺有一个螺旋状的“壳”,鱿鱼的身体外面没有壳,它们在外形上差异很大,但都属于同一类群,这是为什么? 它们身体柔软,体表具有外套膜 。
(4)蛤蜊、口虾蛄、三疣梭子蟹体表都有坚硬的外壳,所不同的是 口虾蛄和三疣梭子蟹 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 。
(5)银鲳的体内贯穿着一根长长的“鱼骨”,因此被归类为 脊椎 动物。
(6)有人因常年吃生鱼片,导致肝胆管内寄生许多华枝睾吸虫(如图),引起了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属于 扁形 动物。为避免因为吃淡水鱼而感染华枝睾吸虫,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将淡水鱼彻底煮熟后食用 。
解析:(1)题图动物中,海葵的形态结构最为简单,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2)沙蚕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有疣足,因此属于环节动物。
(3)蛤蜊、鱿鱼、脉红螺的身体柔软,体表都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
(4)在蛤蜊、口虾蛄、三疣梭子蟹三种动物中,蛤蜊的身体柔软,有两片坚硬的扇形贝壳,身体不分节,属于软体动物;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的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5)银鲳属于鱼类,体内贯穿着一根长长的“鱼骨”,这是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被归类为脊椎动物。
(6)华枝睾吸虫的身体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扁形动物。有人因常年吃生鱼片,导致肝胆管内寄生许多华枝睾吸虫。为避免因为吃淡水鱼而感染华枝睾吸虫,应将淡水鱼彻底煮熟后食用。
22.(14分)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设计作品(如图)。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连接,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骨 ,人体内的结构“轴承”外面还包裹着 关节囊 (填结构名称),使其更加牢固;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感受器 。
(2)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A 收缩,气动人工肌肉 B 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突然抓到烫手馒头时的缩手反射属于 非条件 反射。
(3)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大脑 (填结构名称)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解析:(1)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人体内的结构“轴承”是指关节,其外面包裹的关节囊牢固地将相邻两骨连接在一起。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2)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相当于肱二头肌)收缩,气动人工肌肉B(相当于肱三头肌)舒张,完成缩手反射。突然抓到烫手馒头时的缩手反射属于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本能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3)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大脑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23.(12分)随着科技水平高速发展,水下探索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许多具有高危险性的水下任务对于仿生鱼的需求日趋明显。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基于海扁虫柔性侧鳍结构的仿生鱼,结构如图一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仿生鱼整体外形及游动方式模仿海扁虫,海扁虫结构如图二所示。海扁虫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有口 无 肛门。由此判断,海扁虫属于 扁形 动物。
(2)仿生鱼包括头部、躯干部、尾部3个部分,头部主控制板类似于鱼类的 神经 系统,对运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主控制板的调控下,位于头部的电机驱动各个摆动杆依次摆动,带动仿生鱼的 柔性侧鳍 (填仿生鱼结构名称)波动,实现鱼体在水中前进。躯干部由多个单节构成,可大幅度弯曲,还安装一根贯穿全身的聚氨酯棒,这类似于脊椎动物体内的 脊柱 ,能够支撑整个身体,保证鱼身的稳定性。
(3)为了更好地让仿生鱼完成水下探索任务,克服水中阻力较大、暗流、旋涡等困难,你觉得还应在仿生鱼上添加哪些元件?或者参照鱼类外形,提出对它的改进建议: 给仿生鱼加装防水摄像头和复杂控制系统等实现仿生鱼的自主游动(或遥控游动和水下监测等功能) (至少写出一点)。
24.(14分)兰兰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将下列问题填写完整。
(1)兰兰提出的问题:不同个体的小鼠学习能力一样吗?
(2)作出的假设: 不同个体的小鼠学习能力不一样 。
(3)准备三只小鼠,实验前要让小鼠处于 饥饿 状态,制作好“迷宫”,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确定实验记录的方案后开始实验。
(4)兰兰的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甲鼠错误6次,从第7次开始能准确找到食物;乙鼠错误2次,从第3次开始能准确找到食物;丙鼠第5次及以后都能准确找到食物。
(5)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不同个体的小鼠学习能力不一样 。
(6)小刚同学对兰兰同学的实验作了补充,他找来了两只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乌龟错误次数都在20次以上。小刚要探究的问题是 不同种类的动物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
(7)该实验表明: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强 ,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少 ,有的动物甚至可以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这说明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增强了 适应环境 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