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 晨读材料 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 晨读材料 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晨读
【知识框架】
3.1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如下表)
概念 方向 周期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一天)
二、昼夜更替与时差
1.昼夜之分
(1)白昼与黑夜:地球面向着太阳的半球,会被照亮,为白昼;背对着太阳的半球则是黑夜。
(2)分界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2.昼夜更替
(1)在“白昼与黑夜”图中的北极附近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答:略。(方向为自西向东)
(2)随着地球自转,便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时差
(1)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15°,
时间相差1小时。
(2)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3)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__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图解知识
地球自转方向
拓展延伸
国际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是一条大致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3.2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如下表)
概念 方向 周期
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自西向东 约365天(一年)
二、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1.地球公转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情况比较
节气 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情况
①春分 赤道 适中 昼夜等长
②夏至 北回归线 最高 昼最长,夜最短
③秋分 赤道 适中 昼夜等长
④冬至 南回归线 最低 昼最短,夜最长
2.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2)五带的名称。
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E南寒带。
图解知识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直射点处的太阳高度最大,由此处向北、向南太阳高度逐渐降低。
提醒:
1.四季的划分(如下表)。
北半球 月份 南半球
春季 3月、4月、5月 秋季
夏季 6月、7月、8月 冬季
秋季 9月、10月、11月 春季
冬季 12月、1月、2月 夏季
结论: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
2.一年中太阳直射各地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两次。
其他地方:无。
3.昼长快速判断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较长,在赤道上则全球昼夜平分。
知识归纳 
【要点探究】
要点一 图示法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要点二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节气或日期(以北半球为例)
项目 图示 判断方法
侧面光 照图 判断的关键是看极圈,如果北极圈以内是极昼,那么是北半球的夏至;如果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就是北半球的冬至;南极圈反之。如果昼夜平分,就是春分或秋分
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 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或者极点(“S”或者“N”)判断南、北半球。再找极圈,找到极圈后,判断方法和侧面光照图一样
2.判断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情况。
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①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地点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昼短夜长。
②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地点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昼长夜短。
(2)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a.北半球:全球自南向北白昼逐渐加长(极昼、极夜区除外)。
b.南半球:全球自南向北白昼逐渐缩短(极昼、极夜区除外)。
②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
a.往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南半球相反。
b.往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南半球相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