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第1课时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2.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能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相关问题.3.通过对椭圆几何性质的探究,提升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4.借助椭圆几何性质的应用,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自主预习填写下表: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 =1(a>b>0) =1(a>b>0)续 表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轴长 短轴长|B1B2|= ,长轴长|A1A2|= 焦点 焦距 |F1F2|=2c范围 对称性 对称轴为 ,对称中心为 顶点 离心率 课堂探究(1)情境创设:迪拜未来博物馆于2022年2月2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迪拜又一新地标!奇特的椭圆造型像是来自其他星球的产物,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美博物馆之一.(2)知识回顾:椭圆的标准方程:当焦点在x轴上时, ; 当焦点在y轴上时, . (3)活动创设:将圆x2+y2=4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求所得曲线的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合作探究一:椭圆的范围问题1:椭圆大小如何刻画 问题2:该椭圆上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纵坐标呢 问题3:你能否用方程说明该范围 追问:范围可以由不等关系求出,如何建立x,y的不等关系 合作探究二:椭圆的对称性问题1:椭圆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问题2:能否用椭圆的方程说明该对称性 问题3:研究曲线x2-y2=1的对称性.合作探究三:椭圆的顶点问题1:你认为椭圆=1(a>b>0)上哪些点比较特殊 问题2:这些点的坐标是什么 拓展:如图,线段OP的长度何时最大 何时最小 =1(a>b>0)合作探究四:椭圆的离心率问题1:用什么量可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 问题2:离心率的大小如何影响椭圆的扁平程度 【总结归纳】标准方程 =1(a>b>0) =1(a>b>0)图形 范围 对称性 顶点坐标 焦点坐标 半轴长 焦距 a,b,c的关系 离心率 【学以致用】例1 椭圆16x2+25y2=400的长轴长是 ,短轴长是 ,焦点坐标是 ,焦距是 ,顶点坐标是 ,离心率是 . 例2 在椭圆=1(a>b>0)中,已知△OF2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椭圆的离心率.追问:你能从三角函数的角度理解离心率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吗 核心素养专练1.椭圆25x2+9y2=225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依次是( ) A.5,3,0.8 B.10,6,0.8 C.5,3,0.6 D.10,6,0.62.中心为坐标原点的椭圆,焦点在x轴上,焦距为4,离心率为,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1 B.=1C.=1 D.=13.已知椭圆C:=1的一个焦点为(2,0),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A. B. C. D.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0),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y2=1 B.x2+=1C.+y2=1 D.x2+=15.设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椭圆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A. B. C. D.6.设P(m,n)是椭圆=1上任意一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2b 2a F1(-c,0),F2(c,0) F1(0,-c),F2(0,c) -a≤x≤a,-b≤y≤b -b≤x≤b,-a≤y≤a x轴和y轴坐标原点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e=(0课堂探究(2)知识回顾 略(3)活动创设 略合作探究一:椭圆的范围问题1:略问题2:该椭圆上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a≤x≤a,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b≤y≤b.问题3:方法1:因为=1-≥0,所以,椭圆上点的横坐标都适合不等式≤1,即-a≤x≤a,同理有≤1,即-b≤y≤b.方法2:由椭圆方程=1(a>b>0)中实数平方的非负性,得≤1,≤1,所以-a≤x≤a,-b≤y≤b.方法3:利用三角换元,设=cos θ,=sin θ,则x=acos θ,y=bsin θ,所以-a≤x≤a,-b≤y≤b.合作探究二:椭圆的对称性问题1:椭圆是轴对称图形,椭圆关于x轴、y轴都是对称的;椭圆还是中心对称图形,原点O(0,0)是椭圆的对称中心.问题2:椭圆上任取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1(-x,y)也在椭圆上,说明椭圆关于y轴对称,关于x轴的对称点P2(x,-y)也在椭圆上,说明椭圆关于x轴对称,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3(-x,-y)也在椭圆上,说明椭圆关于原点对称.即坐标轴x轴和y轴都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的对称中心,称为椭圆的中心.问题3:曲线关于x轴、y轴轴对称,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合作探究三:椭圆的顶点问题1:椭圆与对称轴x轴和y轴的四个交点.问题2:A2(-a,0),A1(a,0),B2(0,-b),B1(0,b).拓展:点P在点A1,A2位置时最大,且最大值为a;点P在点B1,B2位置时最小,且最小值为b.合作探究四:椭圆的离心率问题1:.问题2:e越接近0,c越接近0,即b越接近a,椭圆越接近于圆;e越接近1,c越接近a,即b=就越小,因此椭圆越扁平.【总结归纳】略【学以致用】例1 10 8 (3,0),(-3,0) 6 (5,0),(-5,0),(0,4),(0,-4) 解析 16x2+25y2=400可化为=1,易知a=5,b=4,c=3,故椭圆的长轴长是10,短轴长是8,焦点坐标是(3,0),(-3,0),焦距是6,顶点坐标是(5,0),(-5,0),(0,4),(0,-4),离心率是.例2 解 由题意知b=c,又a2=b2+c2,所以a2=2c2,即e2=,又0追问:解 如图所示,在Rt△BOF2中,cos∠BF2O=越大,由三角函数知识可知∠BF2O越小,此时椭圆越扁平;反之,cos∠BF2O=越小,∠BF2O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核心素养专练1.B 2.D3.C 解析 ∵a2=4+22=8,∴a=2,∴e=.4.A 解析 依题意,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其方程为=1(a>b>0),则所以a=2,b=1,所以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5.D 解析 解法1:由题意可设|PF2|=m,结合条件可知|PF1|=2m,|F1F2|=m,故离心率e=.解法2:由PF2⊥F1F2可知点P的横坐标为c,将x=c代入椭圆方程可解得y=±,所以|PF2|=.又由∠PF1F2=30°可得|F1F2|=|PF2|,故2c=,变形可得(a2-c2)=2ac,等式两边同除以a2,得(1-e2)=2e,解得e=或e=-(舍去).6.[-5,5]学案设计(二)学习目标1.能在直观感知椭圆的图形特点的基础上,用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出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简单几何性质.2.理解椭圆离心率的大小对椭圆形状的影响.3.能通过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推出椭圆的标准方程.4.探究过程中,体会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发展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自主预习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试填下列表格: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图形标准 方程 =1(a>b>0)轴长 短轴长|B1B2|= ,长轴长|A1A2|= 焦点 焦距 |F1F2|=2c范围 , 对称性 对称轴为 ,对称中心为 顶点 离心率 2.离心率的性质:课堂探究一、情境引入,明确方向问题1:根据椭圆方程=1画出它的简图.二、问题驱动,合作探究问题2:以椭圆=1(a>b>0)为例,应该研究它的哪些性质 如何研究 探究1:我们能否从椭圆方程本身来探讨椭圆的范围呢 探究2:椭圆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能否用代数法说明 探究3:研究曲线上的哪些关键点,可以确定曲线的位置和变化趋势 例1 椭圆=1的长轴长为 ,短轴长为 ,顶点坐标是 . 探究4:请在刚才的坐标纸上较精确地画出第二个椭圆=1.问题3:观察所画椭圆=1和=1,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显著不同 追问1:这两个椭圆的扁平程度不同是由方程中的哪个量的变化引起的 追问2:你能说出两个比=1更扁平的椭圆吗 追问3:是不是方程中的a,b都改变,椭圆的扁平程度一定发生变化 追问4:你认为可以用怎样的一个关系式来定量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 追问5:利用基本量a,b,c之间的关系,还有其他类似的关系式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吗 三、引导建构,完善认知问题4:请写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几何性质,并完善下列表格.标准方程 =1(a>b>0) =1(a>b>0)图形焦点坐标 范围 对称性 顶点坐标 离心率 四、典例剖析,深化理解例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经过点P(-3,0),Q(0,-2);(2)长轴长为4,离心率为.核心素养专练1.椭圆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顶点坐标是(0,13),另一个顶点坐标是(-10,0),则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A.(±10,0) B.(±,0)C.(0,±13) D.(0,±)2.焦点在x轴上,右焦点到短轴端点的距离为2,到左顶点的距离为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1 B.+y2=1C.=1 D.x2+=13.已知椭圆=1(a>b>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点B在椭圆上,且BF⊥x轴,直线AB交y轴于点P,若=2,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4.(多选题)已知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y轴上,短轴长等于2,离心率为,过焦点F1作y轴的垂线交椭圆C于P,Q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C的方程为+x2=1B.椭圆C的方程为+y2=1C.|PQ|=D.△PF2Q的周长为45.(多选题)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P是椭圆上一点,若|PF1|=2|PF2|,则椭圆的离心率可以是( )A. B. C. D.6.已知椭圆=1的离心率e=,则k= . 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且过P(-5,4),则椭圆的方程为 . 8.P为椭圆=1上任意一点,EF为圆N:(x-1)2+y2=4的任意一条直径,则的取值范围是 . 9.如图,底面直径为12 cm的圆柱被与底面成30°的平面所截,其截口是一个椭圆,则这个椭圆的长轴长为 cm,短轴长为 cm,离心率为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点F1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11.已知椭圆=1,在该椭圆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椭圆的右焦点F和到直线x=4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2b 2a F1(-c,0),F2(c,0) -a≤x≤a -b≤y≤b 坐标轴 原点 A1(-a,0),A2(a,0) B1(0,-b),B2(0,b) e=(02.课堂探究问题1:略问题2:研究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椭圆的扁平程度等性质,利用图形和方程从数形两个方面去研究.探究1:通过观察方程形式特点,由方程构造不等式,体现了研究几何问题的“代数”方法.其实质是:已知=1(a>b>0),求x,y的取值范围.探究2:图形对称的本质是点的对称:比如对于曲线上任意一点P(x,y)P1(-x,y)也在曲线上 图形关于y轴对称.探究3:研究曲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可以确定曲线的位置和变化趋势.例1 10 6 (5,0),(-5,0),(0,3),(0,-3)探究4:略问题3:两个椭圆的扁平程度不同.椭圆=1偏圆,=1偏扁平.追问1:a,b的不同引起椭圆的扁平程度不同.追问2:=1,=1等.追问3:不一定,只要的值不变,椭圆的扁平程度就一样.追问4:可以用这个比值来定量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追问5:还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刻画.问题4:略例2 (1)=1 (2)+y2=1或x2+=1核心素养专练1.D 解析 由题意知椭圆焦点在y轴上,且a=13,b=10,则c=,故焦点坐标为(0,±).2.A 解析 依题意,得a=2,a+c=3,故c=1,b2=a2-c2=3,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3.D 解析 ∵=2,∴OA=2OF,∴a=2c,∴e=.4.ACD 解析 由已知,得2b=2,b=1,,又a2=b2+c2,解得a2=3.∴椭圆的方程为+y2=1,如图.∴|PQ|=,△PF2Q的周长为4a=4.故选ACD.5.BCD 解析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PF1|+|PF2|=2a.又|PF1|=2|PF2|,所以|PF1|=a,|PF2|=a.当点P与F1,F2不共线时,在△PF1F2中,|PF1|-|PF2|<|F1F2|,即a<2c,所以e=.当点P与F1,F2共线时,分析知|PF1|=a+c,|PF2|=a-c,所以a+c=2(a-c),即a=3c,所以e=.综上,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BCD.6.k=4或k=- 解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由a2=k+8,b2=9,得c2=k-1.∵e=,∴,解得k=4.(2)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由b2=k+8,a2=9,得c2=1-k.∵e=,∴.解得k=-.综上可得,k=4或k=-.7.=1 解析 ∵e=,∴5a2-5b2=a2,即4a2=5b2.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0),∵椭圆过点P(-5,4),∴=1(a>0),解得a2=45.∴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8.[5,21] 解析 由题意知,=()·()=()·()==||2-4.因为a-c≤||≤a+c,即3≤||≤5,所以的取值范围是[5,21].9.8 12 解析 由题图知短轴长为底面直径12 cm,长轴长为=8(cm),则c2=(4)2-62=12,所以c=2,故离心率e=.10.解 设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e=,得,从而.由△ABF2的周长为|AB|+|BF2|+|AF2|=|AF1|+|AF2|+|BF1|+|BF2|=4a=16,得a=4,所以b2=8.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11.解 由已知得c2=4-3=1,c=1,故F(1,0).假设在椭圆上存在点M,使得点M满足题意,设M(x,y)(-2≤x≤2),则=|x-4|,化简,得y2=-6x+15,又由=1,得y2=31-,代入y2=-6x+15,得x2-8x+16=0,x=4,又-2≤x≤2,所以符合条件的点M不存在.第2课时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能通过将关于椭圆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关于椭圆的数学问题,解决转化来的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关于椭圆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建模素养.2.能综合运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求解相关问题.3.能类比用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用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研究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方法.4.提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及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自主预习1.已知点(2,3)在椭圆=1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2,3)在椭圆外 B.点(3,2)在椭圆上C.点(-2,-3)在椭圆内 D.点(2,-3)在椭圆上2.直线y=x+1被椭圆=1所截得的弦的中点坐标是( )A. B.C.- D.-3.设F1,F2分别是椭圆=1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M是F1P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OM|=3,则|PF1|= . 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1:类比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有哪些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公共点的个数追问:我们能否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用几何方法去研究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例1 如图,已知椭圆C:=1和直线l:4x-5y+m=0,m为何值时,直线l与椭圆C:(1)有两个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问题2:m=0时,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如何求线段MN的长 问题3:除了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同学们还能不能想到其他方法求解线段MN的长 探究延伸:弦的中点问题例2 已知点P(4,2)是直线l被椭圆=1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变式训练 在例2条件下,求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合作探究二:椭圆的实际应用问题例3 如图,一种电影放映灯的反射镜面是旋转椭圆面(椭圆绕其对称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的一部分.过对称轴的截口BAC是椭圆的一部分,灯丝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F1上,片门位于另一个焦点F2上.由椭圆一个焦点F1发出的光线,经过旋转椭圆面反射后集中到另一个焦点F2.已知BC⊥F1F2,|F1B|=2.8 cm,|F1F2|=4.5 cm,结合图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截口BAC所在椭圆的方程(精确到0.1).追问1:上述解法思路顺畅,但是计算量大,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追问2:比较两种求解椭圆方程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经验 核心素养专练1.已知直线l过点(3,-1),且椭圆C:=1,则直线l与椭圆C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1 B.1或2 C.2 D.02.若直线y=kx+2与椭圆=1相切,则斜率k的值是( )A. B.- C.± D.±3.过椭圆x2+2y2=4的左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弦AB的长为( )A. B. C. D.4.直线l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5.已知椭圆=1(a>b>0)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y+5=0,弦的中点是M(-4,1),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B. C. D.6.过椭圆=1的焦点的最长弦和最短弦的长分别为 . 7.过椭圆=1的右焦点作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AB的面积为 . 8.设椭圆C:=1(a>b>0)过点(0,4),离心率为.(1)求椭圆C的方程;(2)求过点(3,0),且斜率为的直线被椭圆C所截线段的中点的坐标.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D 2.C 3.4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问题1:略追问:由于圆的对称性,可以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研究,但椭圆不具备此几何特征,我们只能选择代数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例1 解 由方程组消去y,得25x2+8mx+m2-225=0.①方程①的根的判别式Δ=64m2-4×25×(m2-225)=36×(252-m2).(1)由Δ>0,得-25(2)由Δ=0,得m1=25,m2=-25.此时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由Δ<0,得m<-25,或m>25.此时方程①没有实数根,直线l与椭圆C没有公共点.问题2: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M(x1,y1),N(x2,y2),m=0时,直线l的方程为4x-5y=0,我们把它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先将直线与椭圆方程变形,得消去y,得9x2+16x2-225=0,即x2=9,解得x1=3,x2=-3.把结果分别代入4x-5y=0,得y1=2.4,y2=-2.4.于是,M,N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2.4),(-3,-2.4),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MN|===故线段MN的长为.问题3:因为M,N两点都在直线4x-5y=0上,所以利用y1-y2与x1-x2之间的关系式y1-y2=k(x1-x2),把研究四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两个未知量的问题.|MN|====|x1-x2|.借助这个推导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线段MN的长:|MN|=×|3-(-3)|=.|MN|====|x1-x2|=.推导至此,不难发现,弦长的这种表达形式相较于直接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要有优势:1.只需要关注x,不必求y;2.只需要设出方程的两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不必求出方程两根的具体数值,即可达到求解弦长的目的.进一步,我们发现弦长和根与系数关系的公式有关,当直线斜率存在时,可以用一般的形式来推导:(a>b>0)消去y,得Ax2+Bx+C=0.当Δ=B2-4AC≥0时,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这样可以不用求出具体的两个点的坐标,即可得到弦长表达式:|MN|=====.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可以设为x=x0,代入椭圆方程,即可求出两根交点的纵坐标,进而得到弦长.探究延伸:弦的中点问题例2 解 解法1(点差法):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x-4),l与椭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所以两式相减,得(x1+x2)(x1-x2)+4(y1+y2)(y1-y2)=0.又x1+x2=8,y1+y2=4,所以=-,即k=-.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4),即x+2y-8=0.解法2(根与系数关系法):由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x-4),而椭圆的方程可以化为x2+4y2-36=0.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4k2+1)x2-8k(4k-2)x+4(4k-2)2-36=0.所以x1+x2==8,解得k=-.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4),即x+2y-8=0.故直线l的方程为x+2y-8=0.变式训练 解 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x+2y-8=0,与椭圆方程联立,得x2-8x+14=0.解法1:解方程,得所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解法2:因为x1+x2=8,x1x2=14,所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合作探究二:例3 解 设截口BAC所在椭圆的方程为=1(a>b>0).由椭圆的定义可知,|F1F2|=2c,所以c=2.25.依题意,解得点B坐标为(-2.25,2.8),所以得到关于a和b的两个方程:这是一个关于a2和b2的方程,由第一个方程可以得到a2=b2+2.252,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a2,转化为b2的方程,从而得出a2和b2.解得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1.追问1:我们再观察题目条件,椭圆上的一点和两个焦点都是已知的,因此可以通过椭圆的定义,直接得到2a,进而解出椭圆方程.在Rt△BF1F2中,|F2B|=.由椭圆的定义可知,|F1B|+|F2B|=2a,所以a=(|F1B|+|F2B|)=(2.8+)≈4.1;b=≈3.4.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1.追问2:我们要肯定第一种方法的价值,体现了方程思想,即明确未知量,根据条件联立方程求解,这是一种通性通法.在掌握上述方法的同时,还要合理设计运算路径,优化求解过程.核心素养专练1.C 解析 因为直线过定点(3,-1),且<1,所以点(3,-1)在椭圆的内部,故直线l与椭圆有2个公共点.2.C 解析 把y=kx+2代入=1,得(2+3k2)x2+12kx+6=0,由题意知Δ=0,∴k2=,∴k=±.3.B 解析 易求直线AB的方程为y=(x+).由消去y,得7x2+12x+8=0.设A(x1,y1),B(x2,y2),则x1+x2=-,x1x2=.由弦长公式,得|AB|=·|x1-x2|=.4.B 解析 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直线l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不妨设直线方程为=1.∵椭圆的中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即4=b2,∴=3,=3,∴e=.故选B.5.C 解析 设直线x-y+5=0与椭圆相交于A(x1,y1),B(x2,y2),∵中点M的坐标为(-4,1),∴x1+x2=-8,y1+y2=2.直线AB的斜率k==1.由=0,∴=-=1,∴,故椭圆的离心率e=.故选C.6.4,3 解析 过椭圆焦点的最长弦为长轴,其长度为2a=4;最短弦为垂直于长轴的弦,因为c=1,将x=1代入=1,得=1,解得y=±,所以最短弦的长为2×=3.7. 解析 由题意知,右焦点的坐标为(1,0),则直线的方程为y=2(x-1),将其与=1联立,消去y,得3x2-5x=0.设A(x1,y1),B(x2,y2),则x1+x2=,x1x2=0,所以|AB|=·|x1-x2|=.设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d=.所以S△OAB=|AB|·d=.8.解 (1)将(0,4)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1,解得b=4.又e=,得,即1-,解得a=5,故椭圆C的方程为=1.(2)过点(3,0)且斜率为的直线方程为y=(x-3).设直线与椭圆C的交点为A(x1,y1),B(x2,y2),将直线AB的方程y=(x-3)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1,即x2-3x-8=0,则x1+x2=3,所以(x1+x2-6)=-,即所截线段中点的坐标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