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1 电荷与电流(第2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3.1 电荷与电流(第2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3.1 电荷与电流(第2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能说出电流大小的表示方法,电流单位,知道电路的组成及三种状态。
科学思维:用类比法理解电流的概念。
探究实践:通过举例归纳持续电流的条件,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组成及三种状态。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如图所示是宾馆的房卡,当客人进入房间后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键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2.关于电流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产生的过程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电荷只要移动就一定形成电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电源可以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如图为电动玩具中电池的安装情况,当电动玩具工作时,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4.人体触电感到巨痛、有生命危险的电流大小约是(  )
A.1毫安 B.10毫安 C.100毫安 D.1安培
5.不同的用电器工作电流不一样,下列常见用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最小的是(  )
A.家用空调 B.普通电饭煲 C.笔记本电脑 D.电子手表
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相反
B.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电流就一定越大
C.横截面积越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D.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7.关于用电器工作电流的大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A B.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5A
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0mA D.石英钟的电流约为100mA
8.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在电源的内部自由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C.只要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9.如图所示,A、B两个验电器,A不带电,B带负电,用金属杆将A、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是从B到A,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B到A
B.电流方向是从A到B,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B到A
C.电流方向是从A到B,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A到B
D.电流方向是从B到A,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A到B
10.对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电灯发光是由干电池提供的
B.电路中流过电灯的电流方向是a到b
C.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金属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
11.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功能的装置。当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中    ,当充电宝对移动设备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中组成中的    。
12.实验室用的小灯泡中的电流约为0.2A,等于   mA;家用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等于   μA。
13.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情况中:A属于     路,B属于     路,C属于     路。
14.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掇芥”的意思是指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芥菜籽一类的轻小物体,物体间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如图所示,已知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一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则在接触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为     (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15.如图所示是感应发光“冰块”,它由食品级PS材料外壳及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等元件组成,当液体感应器接触水后,“冰块”内的LED灯就会发光,其中液体感应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开关 B.电源 C.导线 D.用电器
16.雷雨天时,避雷针的尖端就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对此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尖端流向大地 B.电流从大地流向尖端
C.避雷针中没有电流 D.电流方向无法确定
17.关于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的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通路
C.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通路、丙断路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实验中铝箔纸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19.如图为电子厂工人戴的防静电手环,手环的线通过金属夹子接地。人体在组装电子元件时会因摩擦而得到电子,防静电手环能及时将人体上多余的电子导向大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总量增多
C.人体因摩擦得到电子带上正电荷
D.电子导向大地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人体
20.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连接前,A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连接的一瞬间,自由电子从B流向A
C.连接之后,B的金属箔不会张开
D.连接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
21.电动车车企为了增加续航,设计出“无极耳”电池。所谓极耳,就是从电芯(电源装置)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取消极耳可以避免电能在极耳中的损耗,关于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极耳电池就是没有正负极的电池
B.电路中有电池就一定有电流
C.无极耳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D.用导线将无极耳电池两极直接相连可保护电池
22.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飞机轮胎上加了钢丝,能将飞机高空飞行过程中带上的大量电荷在着陆时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能升空主要是利用空气浮力实现的
B.轮胎上的钢丝可以用耐磨塑料丝替代
C.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D.大量电荷导入大地时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3.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不做定向移动,向左定向移动 D.●不做定向移动,向右定向移动
24.如图是一种静电消除装置,用手触摸顶端时可以将人体的静电导向大地。若人体带有负电荷,接触装置时(  )
A.负电荷从人体流向装置,电流从装置流向人体
B.正电荷从人体流向装置,电流从人体流向装置
C.负电荷从装置流向人体,电流从装置流向人体
D.正电荷从装置流向人体,电流从人体流向装置
25.如图所示是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当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微粒,并均匀分布到被喷涂的工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左的电流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能使喷涂效果更好
C.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6.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电路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闭合开关     ,会使图2电路形成图1中A状态。
(2)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当充电宝给手机充电(如图3)时,充电宝是电路组成元件中的     。
27.如图,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若用丝绸摩擦过的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头发时,头发被排斥。“怒发冲冠”现象是因为     ,小朋友与滑梯摩擦过程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     (选填“小朋友流向滑梯”或“滑梯流向小朋友”)。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把两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都发光。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你所看到小灯泡的变化情况是:
(1)    ;(2)    。
29.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电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且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大。
(1)如果只将图中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
(2)如果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稳定后,通过电路铜丝中的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请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3.1 电荷与电流(第2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能说出电流大小的表示方法,电流单位,知道电路的组成及三种状态。
科学思维:用类比法理解电流的概念。
探究实践:通过举例归纳持续电流的条件,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组成及三种状态。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如图所示是宾馆的房卡,当客人进入房间后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键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答案】A
【分析】电键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电键闭合后,它所控制的电路中才有电,用电器才能工作,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这说明:房卡可以控制房间内的灯和插座,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灯和插座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接在干路上的电键。
故选:A。
2.关于电流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产生的过程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电荷只要移动就一定形成电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D
【分析】(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A、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
B、物理学中规定,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B错误;
CD、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电源可以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如图为电动玩具中电池的安装情况,当电动玩具工作时,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在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正极流出,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据此判断。
【解答】解:电动玩具中电池应串联安装,当电动玩具工作时,外部电流方向应该从电源正极流出,回到负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人体触电感到巨痛、有生命危险的电流大小约是(  )
A.1毫安 B.10毫安 C.100毫安 D.1安培
【答案】B
【分析】明确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的电压,在体表干燥时人体的电阻约为3600Ω左右,由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人体的电流。
【解答】解: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的,当电阻为3600Ω时,
由欧姆定律可得:
通过人体的电流I0.01A=10mA;
所以人体触电感到巨痛有生命危险的电流大小约是10毫安。
故选:B。
5.不同的用电器工作电流不一样,下列常见用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最小的是(  )
A.家用空调 B.普通电饭煲
C.笔记本电脑 D.电子手表
【答案】D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电流单位的认识分析。
【解答】解:根据生活经验,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5A,电饭煲的电流约为5A,笔记本约为1A,电子手表的电流最小,约为3μA,故D正确。
故选:D。
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相反
B.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电流就一定越大
C.横截面积越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D.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答案】A
【分析】(1)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和通电时间的多少;
【解答】解:
A、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就是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相反,故A正确;
B、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荷量和通电时间有关,故B错误;
C、由于不知道导体材料和长度的情况,所以不能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即横截面积大,其电阻不一定小),导体两端的电压也未知,由欧姆定律可知,不能判断电流的大小,故C错误;
D、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7.关于用电器工作电流的大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A
B.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5A
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0mA
D.石英钟的电流约为100mA
【答案】D
【分析】根据对常见家用电器工作电流的了解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家用电冰箱的工作电流在1A左右,故A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的工作电流在5A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0mA,故C符合实际;
D、石英钟的电流约为200mA,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D。
8.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在电源的内部自由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C.只要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答案】D
【分析】(1)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
(2)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解:
A、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故A错误;
B、在电源的内部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因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在电源的内部自由电子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B错误;
C、电路是闭合的,且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故C错误;
D、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A、B两个验电器,A不带电,B带负电,用金属杆将A、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是从B到A,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B到A
B.电流方向是从A到B,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B到A
C.电流方向是从A到B,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A到B
D.电流方向是从B到A,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A到B
【答案】B
【分析】B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连接的瞬间,B带的负电减少,说明电子从B到A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
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带负电的电子可以沿金属棒从B向A移动;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故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从A向B。
故选:B。
10.对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电灯发光是由干电池提供的
B.电路中流过电灯的电流方向是a到b
C.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金属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
【答案】D
【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3)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解答】解: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电路电灯发光消耗的电能是由干电池提供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由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则流过电灯的电流方向是a到b,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荷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金属导线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功能的装置。当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中 用电器  ,当充电宝对移动设备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中组成中的 电源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解答】解:在给充电宝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组成中的用电器;当充电宝与手机相连时,充电宝相当于该电路的电源。
故答案为:用电器;电源。
12.实验室用的小灯泡中的电流约为0.2A,等于  200  mA;家用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等于  1×106  μA。
【答案】200;1×106。
【分析】电流单位的换算:1A=1×103mA=1×106μA。
【解答】解:(1)实验用的小灯泡的电流约为:0.2A=0.2×103mA=200mA;
(2)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1A=1×103 mA=1×106μA。
故答案为:200;1×106。
13.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情况中:A属于  断(开)  路,B属于  短  路,C属于  通  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开路、短路以及通路的定义对三个电流逐一分析。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关是断开的,因此该电路为断路;
B、从B图中可以看出电源两极没有经过用电器直接形成连通的电路,因此为短路;
C、电路处处连通,灯泡正常发光,因此为通路。
故答案为 断(开),短,通。
14.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掇芥”的意思是指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芥菜籽一类的轻小物体,物体间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如图所示,已知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一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则在接触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为  从A到B  (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答案】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从A到B。
【分析】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解答】解: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带正电的A验电器与不带电的B验电器用金属棒相连接时,B验电器上的电子受到吸引,向A移动,而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所以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到B。
故答案为: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从A到B。
15.如图所示是感应发光“冰块”,它由食品级PS材料外壳及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等元件组成,当液体感应器接触水后,“冰块”内的LED灯就会发光,其中液体感应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开关 B.电源 C.导线 D.用电器
【答案】A
【分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
【解答】解:当液体感应器接触水后,“冰块”内的LED灯就会发光,说明液体感应器对电路起到控制作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雷雨天时,避雷针的尖端就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对此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尖端流向大地 B.电流从大地流向尖端
C.避雷针中没有电流 D.电流方向无法确定
【答案】A
【分析】据物理学中对电流方向的规定进行选择。
【解答】解: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因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所以电流从尖端流向大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关于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的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通路
C.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通路、丙断路
【答案】C
【分析】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开路(断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甲图电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是通路;乙图电路由于开关断开,则是开路(断路);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会造成电源短路。
故选:C。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实验中铝箔纸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答案】D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当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可能会烧坏电源。
【解答】解:
A、要连通电路应将电源的正、负极接入电路中,故A错误;
B、普通纸是绝缘体,所以此实验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不能燃烧,故B错误;
C、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铝箔纸是导体,用它把电源正负极连接,由于电流热效应而发热。短路由于电流过大也会产生过多热,故D正确。
故选:D。
19.如图为电子厂工人戴的防静电手环,手环的线通过金属夹子接地。人体在组装电子元件时会因摩擦而得到电子,防静电手环能及时将人体上多余的电子导向大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总量增多
C.人体因摩擦得到电子带上正电荷
D.电子导向大地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人体
【答案】D
【分析】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解答】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并非创造电荷,电荷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故A错误;
B、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电荷总量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因此电荷总量不会增加,故B错误;
C、电子带负电荷,人体因摩擦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故C错误;
D、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当电子导向大地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人体,故D正确。
故选:D。
20.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连接前,A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连接的一瞬间,自由电子从B流向A
C.连接之后,B的金属箔不会张开
D.连接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
【答案】C
【分析】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图中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金属棒连接的一瞬间,电子由B流向A;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A、连接前,A的金属箔带着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故A正确;
BCD、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金属棒连接的一瞬间,因带正电的质子在原子核内部不能自由移动,且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自由电子由B流向A,此时B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B的金属箔张开;
自由电子带负电,即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它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A流向B;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C。
21.电动车车企为了增加续航,设计出“无极耳”电池。所谓极耳,就是从电芯(电源装置)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取消极耳可以避免电能在极耳中的损耗,关于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极耳电池就是没有正负极的电池
B.电路中有电池就一定有电流
C.无极耳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D.用导线将无极耳电池两极直接相连可保护电池
【答案】C
【分析】基本电路的考察和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通路。
【解答】解:A、电池都有正负极,故A错误;
B、有电池就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若电路是断路,则电路中没有电流,故B错误;
C、无极耳电池是电源,能提供电能,故C正确;
D、用导线将无极耳电池两极相连没有通过任何用电器会使电源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22.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飞机轮胎上加了钢丝,能将飞机高空飞行过程中带上的大量电荷在着陆时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能升空主要是利用空气浮力实现的
B.轮胎上的钢丝可以用耐磨塑料丝替代
C.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D.大量电荷导入大地时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答案】D
【分析】(1)机翼形状上凸下平,上下不对称,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3)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4)电荷在电路中沿一定方向移动,电路中就会形成电流。
【解答】解:A.飞机升空时,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同,形成一个向上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错误;
B.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钢丝是导体,可将轮胎上的电荷导入大地,而塑料是绝缘体,不能导电,故B错误;
C.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于是带上了电荷,摩擦起电过程中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大量电荷从轮胎从导入大地时,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故D正确。
故选:D。
23.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不做定向移动,向左定向移动
D.●不做定向移动,向右定向移动
【答案】C
【分析】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由图可见电流的方向向右,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自由电子(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向左,原子核带正电,但是原子核是不定向移动的。
故选:C。
24.如图是一种静电消除装置,用手触摸顶端时可以将人体的静电导向大地。若人体带有负电荷,接触装置时(  )
A.负电荷从人体流向装置,电流从装置流向人体
B.正电荷从人体流向装置,电流从人体流向装置
C.负电荷从装置流向人体,电流从装置流向人体
D.正电荷从装置流向人体,电流从人体流向装置
【答案】A
【分析】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若人体带有负电荷,当用手接触装置时,负电荷经导体流向大地;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此时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装置流向人体,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5.如图所示是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当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微粒,并均匀分布到被喷涂的工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左的电流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能使喷涂效果更好
C.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分析】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右的电流,因为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故A错误;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则与喷出的带负电的涂料相互排斥,可能喷不上,故B错误;
C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6.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电路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闭合开关  S1和S2  ,会使图2电路形成图1中A状态。
(2)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当充电宝给手机充电(如图3)时,充电宝是电路组成元件中的  电源  。
【答案】S1和S2;电源
【分析】(1)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电源的两端被导线连接,则电源短路;
(2)给充电宝充电时,其相当于用电器,其对外供电时,相当于电源。
【解答】解: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故A状态为短路;图2中的两个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源的两端被导线相连,电源短路;
当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提供电能,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组成元件中的电源;
故答案为:S1和S2;电源。
27.如图,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若用丝绸摩擦过的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头发时,头发被排斥。“怒发冲冠”现象是因为  头发上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小朋友与滑梯摩擦过程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  滑梯流向小朋友  (选填“小朋友流向滑梯”或“滑梯流向小朋友”)。
【答案】头发上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滑梯流向小朋友。
【分析】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解: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是由于小孩子与滑梯发生摩擦而使头发上带电,头发上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头发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斥,说明头发上带正电,头发失去电子,电子由小朋友流向滑梯,则电流方向是从滑梯流向小朋友。
故答案为:头发上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滑梯流向小朋友。
28.把两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都发光。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你所看到小灯泡的变化情况是:
(1) L1变亮  ;(2) L2熄灭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解答】解:由图知:闭合开关,两只灯泡串联,都发光。
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L2被短路不能发光,但L1仍然有电流通过,照常发光。同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L1两端,所以L1变亮。
故答案为:(1)L1变亮;(2)L2熄灭。
29.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电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且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大。
(1)如果只将图中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
(2)如果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稳定后,通过电路铜丝中的电流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请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温差发电  。
【答案】(1)没有;(2)变小;(3)制成温度计(温差发电等)。
【分析】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判断出产生回路电流的条件,理解热电偶的含义,知道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然后根据实验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1)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无电流。由材料可知,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若将铁丝换成铜丝,则与其他导线的材料相同,电路中无电流。
(2)由材料可知,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若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则AB两端存在温度差会减小,电路电流会变小。
(3)因为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所以可以利用电信号来反映温度,即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温度计(温差发电等)。
故答案为:(1)没有;(2)变小;(3)制成温度计(温差发电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