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珍爱我们的生命》评测练习卷第三单元统编版(2024)(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 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3.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 人类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地繁衍至今,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下列能体现生命接续的有( )①捐献器官,把爱留在人间 ②每周去敬老院做志愿者③积极互动,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④妈妈生了个可爱的女孩,我有妹妹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 小晋所在的班级每天早上进行新闻三分钟解读。第三小组的同学某天分享了如下新闻,这些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太原市急救人员雪夜接诊上百趟。√大叔晨练时救下三名落水的初中生,并让妻子送来家中棉衣。√四名江西小学生发现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阳彩臂金龟,便把它小心翼翼地送到派出所,被点名表扬。A.遵守规则 B.敬畏生命 C.善待他人 D.尊重自然3. 2024年5月8日,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发生3.6级地震。掌握必要的自救常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①在家中可以选择坚固的桌下、床下或墙角处等地方避险②高层住户应选择乘电梯的方式迅速撤离③躲避时要避开吊灯、吊扇等悬挂物,并用被褥、枕头等护住头部④室外遇到地震时,要立即跑进建筑物或者高楼下、桥下等地方避险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观察下图,如果将自由比作人行道,两旁是护栏。那么你认为卢梭所说的“枷锁”最合适的比喻是( )A.文明 B.规则 C.义务 D.责任5.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下列做法有利于学生维护身体健康的是( )A.坚持体育锻炼,定期做身体检查B.注重餐饮养生,多吃保健品C.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不吃D.放假在家晚睡晚起,沉溺手机游戏6. 某市教委等16部门制定印发《××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方案》指出,到2025年,本市将建立更加健全的健康教育……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形成更加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该行动方案的实施有利于( )①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②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消除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压力④预防和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生命是不可逆的。下列名言能够说明这一道理的是( )A.“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C.“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D.“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8. 下图漫画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有( )①珍爱生命,远离一切毒品诱惑 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③严防违法,否则必受刑罚处罚 ④严格执法,严惩吸毒贩毒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违法犯罪,保障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海南省禁毒办部署开展禁毒“护苗”专项行动。这警示青少年( )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②珍爱生命,爱护身体,养护精神③增强防范意识,抵制毒品侵害④毒品离我遥远,禁毒与我无关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0. 生命是不可逆的。下列名言与此观点表述一致的是( )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②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④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 一项科学研究显示,从人们感觉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在这黄金12秒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身处较低楼层的人应迅速撤离,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②在高层教室上课时,应迅速从楼上跑出去③在户外,要保护好头部,尽量避开高楼、广告牌、大桥等危险之处④在山区,不要靠近山体、悬崖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2. 在我们的成长中,以下图片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A.守护生命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B.守护生命要善待他人生命C.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D.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精神发育13. 九年级(1)班开展了“法伴成长,青春不‘毒’行”的禁毒主题班会,在解读下图漫画时,同学们认为青少年应该(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危害 ②勇于尝试,接纳新鲜事物③依法自律,坚守法律底线 ④谨慎交友,远离一切朋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 天宝二年,李白开始纵情饮酒,变得昏沉颓废,唐玄宗召见他,他也不去朝见。他曾醉中起草诏书,并伸出脚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因此宫中的人都怨恨他,在唐玄宗面前诋毁他,唐玄宗就逐渐疏远了他。后来,唐玄宗让他离开了朝廷。这警示我们要( )①顺境不骄,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②满足于现状,贪图安逸③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④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懈怠等不良心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 以下为中学生小梅周日一天的活动,其中有利于滋养心灵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Ⅱ卷二、简答题(共40分)16.(本题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的故事里有人民警察,也有边防战士、航天员、医生……有人追随着父亲的脚步,来到他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建功立业;有人受父亲影响,成为一名航天人,正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努力着;有人和母亲齐上阵,成了“战疫”中的最佳搭档。一份事业,父辈与后辈,前赴后继,接力前行。只要我们都记得,他们的生命就会得以延续,精神就会得以传承,未竟的事业,也会有更多担当的肩膀。2001年4月1日,一个声音在南海上空回荡——“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这是“海空卫士”王伟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如今,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遗志,成为海军军官,与父亲“一起”守护祖国的海空。这就是传承的力量。(1).分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生命能够永恒 (2).请结合生命接续的知识,谈一谈对“这就是传承的力量”的理解。17. (本题8分)材料一:我们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纹。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人类在胚胎时期,指纹就形成了,并且伴随我们的一生,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唯一一种个性识别证据。材料二: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材料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1)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人类生命的哪方面特点?(2) 甲同学认为:生命是接续的,我们只在身体的生命中实现了对生命的接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18. (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我们有的青少年,由于体育锻炼少,身体健康程度有所下降。材料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身体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青少年健康尤为关键。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也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放眼未来,祖国下一代的健康状况在很大意义上预示着未来我国的竞争潜力,青少年只有锻炼和塑造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提供坚强支撑,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基础。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其中体育对陶冶性情、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既要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要把身体搞得棒棒的”,殷切希望全国广大青少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做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时代接班人。(1) 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要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2) 依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青少年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3)学校准备开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校园主题活动,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有创意的活动项目。请你设计两项符合活动主题的活动项目。19. (本题12分)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学习先进事迹,感悟生命力量”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走近救援队伍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的前线,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除了身着绿色军装的人民子弟兵,一支身着蓝衣的救援力量也一定会出现在现场。他们有一个神圣的名字:蓝天救援队。於若飞是甘肃蓝天救援队的组建者和队长。11年间,他带领全队参与了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等900多次救援行动,挽救90名幸存者,救治4600多人。◎学习模范人物以下是同学们分享的於若飞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片段:“你有过害怕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一直做下去?”面对记者的提问,於若飞说:“说不害怕是假的,尤其是刚参与救援的时候。但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尽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价值,救人的信念总是比恐惧更强烈。”◎总结学习内容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我国还有许多像於若飞一样的救援志愿者。危难来临时,他们逆流而上;当危险退去,他们又变成普通人,默默守护。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话写下了对他们的赞颂。(1). 你从蓝天救援队的事迹中感悟到关于生命的哪些力量?(2). 於若飞的言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答出两个方面即可)(3). 请你从生命的角度拟写一句赞美词,表达对救援志愿者们的敬意。参考答案1、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C B A B C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A C B B C2、 非选择题16. (1). ①生命有时尽。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说,身体的生命不可以永恒。②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精神信念上的生命可以永恒。(2).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的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17. (1)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2)甲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18. (1)生命是宝贵的,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身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实现生活的幸福;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竞争力,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基础。(2)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3)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19. (1). ①蓝天救援队挽救生命的行动,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②蓝天救援队用行动告诉我们,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③蓝天救援队用行动告诉我们,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 ①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②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 你们用行动守护他人的生命,彰显生命至上;你们是道德的标杆,是生命的灯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