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 三角形全等典型题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①所示为乐谱架,利用立杆可进行高度调节,如图②所示为底座部分的平面图,其中支撑杆,E,F分别为AB,AC的中点,ED,FD是连接立杆和支撑杆的支架,且立杆在伸缩过程中,总有≌,其判定依据是 A. SAS B. SSS C. ASA D. AAS2.如图,点C和点E分别在AD和AB上,BC与DE相交于点已知,若要使≌,下列无法作为有效添加条件的是 A. B.C. D.3.如图,在与中,,,且点A在边EF上,点D在边BC上,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判定≌的是 A. B.C. D.4.如图,BD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若的面积为12,,,则BC的长为 A. 7 B. 6 C. 5 D. 45.如图,AD是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的延长线上的点,且,连结BF,有下列说法:①;②和的面积相等;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二、填空题6.如图,D是AB的中点,要使≌,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该条件可以是 .7.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于点D,在AC上取一点E,使,过点E作交CD的延长线于点若,则EF的长为 8.如图,已知,,,B,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 .9.如图,在中,,点F在AB边上,延长CF交AD于点E,,若,,则的度数为 .10.在中,,,点D在边BC上,,点E,F在线段AD上,若的面积为9,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11.如图,小刚站在河边的点A处,在河的对面小刚的正北方向的B处有一通信塔,他想知道通信塔离他有多远,于是他向正西方向走了30步到达一棵树C处,接着再向西走了30步到达D处,然后他向左转直行,当小刚看到通信塔、树与自己现处的位置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他共走了140步.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果小刚一步大约前进50cm,请估计小刚在点A处时,他与通信塔的距离,并说明理由.12.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写出四个条件:①;②;③;④老师让同学们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请你写出所有的真命题.选一个进行证明.你选择的条件: ,结论: 填序号13.如图,O是线段AC,DB的交点,请你在①,②,③三个论断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证明成立.问题1:小明认为选择①③可行,请你帮他完成证明过程;问题2:小聪认为选择①②也可以,如果你也觉得可以,就请试一试.14.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15.如图,在中,,,过点A作,垂足为D,延长DA至点E,使得在边AC上截取,连结求的度数;求证: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垂足为求证:≌17.已知:如图,AD,BF相交于点O,,,点E,C在BF上,求证:≌;判断线段AC,D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8.如图,已知和,,,,AD与BC相交于点P,点C在DE上.求证:若,①求的度数;②求证:19.如图①,,,,点P在线段AB上以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若点Q运动的速度与点P运动的速度相等,当时,判断线段PC与PQ满足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如图②,将图①中的,改为“”,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运动的速度为,问: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页,共8页专题 三角形全等典型题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①所示为乐谱架,利用立杆可进行高度调节,如图②所示为底座部分的平面图,其中支撑杆,E,F分别为AB,AC的中点,ED,FD是连接立杆和支撑杆的支架,且立杆在伸缩过程中,总有≌,其判定依据是 A. SAS B. SSS C. ASA D. AAS【答案】B 【解析】略2.如图,点C和点E分别在AD和AB上,BC与DE相交于点已知,若要使≌,下列无法作为有效添加条件的是 A. B.C. D.【答案】A 【解析】略3.如图,在与中,,,且点A在边EF上,点D在边BC上,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判定≌的是 A. B.C. D.【答案】C 【解析】略4.如图,BD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若的面积为12,,,则BC的长为 A. 7 B. 6 C. 5 D. 4【答案】C 【解析】略5.如图,AD是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的延长线上的点,且,连结BF,有下列说法:①;②和的面积相等;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答案】D 【解析】略二、填空题6.如图,D是AB的中点,要使≌,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该条件可以是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7.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于点D,在AC上取一点E,使,过点E作交CD的延长线于点若,则EF的长为 【答案】5 【解析】略8.如图,已知,,,B,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 .【答案】 【解析】略9.如图,在中,,点F在AB边上,延长CF交AD于点E,,若,,则的度数为 .【答案】 【解析】略10.在中,,,点D在边BC上,,点E,F在线段AD上,若的面积为9,则的值为 .【答案】6 【解析】略三、解答题11.如图,小刚站在河边的点A处,在河的对面小刚的正北方向的B处有一通信塔,他想知道通信塔离他有多远,于是他向正西方向走了30步到达一棵树C处,接着再向西走了30步到达D处,然后他向左转直行,当小刚看到通信塔、树与自己现处的位置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他共走了140步.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果小刚一步大约前进50cm,请估计小刚在点A处时,他与通信塔的距离,并说明理由.【答案】【小题1】解:如图:【小题2】解:他与通信塔的距离约为40m,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在和中,,≌又小刚走完DE用了80步,一步大约米,米答:小刚在点A处时他与电线塔的距离约为 【解析】 略 略12.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写出四个条件:①;②;③;④老师让同学们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请你写出所有的真命题.选一个进行证明.你选择的条件: ,结论: 填序号【答案】【小题1】命题一:条件为①②④,结论为③;命题二:条件为①③④,结论为②;命题三:条件为②③④,结论为①.【小题2】①③④;②答案不唯一证明:,,即,在和中,≌, 【解析】 略 略13.如图,O是线段AC,DB的交点,请你在①,②,③三个论断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证明成立.问题1:小明认为选择①③可行,请你帮他完成证明过程;问题2:小聪认为选择①②也可以,如果你也觉得可以,就请试一试.【答案】【小题1】解:证明:因为,,所以,即在和中,因为所以≌,所以【小题2】可以.证明:连结在和中,因为所以≌,所以,即 【解析】 略 略14.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答案】【小题1】证明:在和中,因为所以≌【小题2】由知,≌,所以在和中,因为所以≌,所以 第3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 三角形全等典型题练习-答案解析卷.docx 专题 三角形全等典型题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