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心理健康上册第二课 结交新朋友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心理健康上册第二课 结交新朋友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02.《结交新朋友》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结交新朋友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第二课,主要围绕学生步入中学后如何结交新朋友展开。通过释迦牟尼“一滴水放入大海”的故事,引出学生对新环境、新集体的思考,强调融入集体的重要性。教材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滚雪球、见面礼设计等互动活动,以及如何结交新朋友的方法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适应中学新生活。 2.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面临新环境、新同学,有结交新朋友的需求,但可能缺乏主动交往的勇气和方法。部分学生像王飞燕一样,性格内向,不知如何开始交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渴望友谊,但担心被拒,存在交往困惑,需要通过活动和指导提升交往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情境浸润,以“一滴水与大海”寓言导入,隐喻个人融入集体的重要性。游戏化学习,通过“滚雪球自我介绍”“见面礼设计大赛”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反思实践,利用“交往质量自测表”引导学生自我诊断,制定改进计划。多媒体辅助,PPT呈现案例、活动规则及互动提示。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第二课 结交新朋友》,配套展示“王飞燕案例”“滚雪球活动流程图”“见面礼动作分解图”;准备轻音乐用于小组讨论环节,营造轻松氛围。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学生能够了解中学与小学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和方法,如自我介绍、积极倾听、真诚赞美等。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引导学生珍惜新的友谊,学会热情待人,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1.课堂提问,随机抽取学生回答策略名称。
2.活动观察,记录学生在“见面礼”中是否运用眼神与语言技巧。 3.小组互评,根据“滚雪球”完整度打分。 4.全班投票:评选“最佳见面礼”,分析其社交价值。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重点:理解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主要差异,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策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真正实现从心理和行为上对新环境的适应。 1.提供“行为清单”:“积极倾听五要素”“赞美三步法”(观察细节→表达感受→提问互动)。 2.设计分步任务:先组内练习赞美同伴,再全班展示。 3.分层任务:允许内向学生先担任记录员,逐步过渡到发言者;用“话术模板”降低表达难度(如“我喜欢你的__,因为__”)。
4.情感引导,在“见面礼”中强调“注视对方眼睛”“微笑”,录制视频回放观察情感表达。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 (5分钟) 1.教师讲述“一滴水与大海”寓言,提问:“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
2.学生讨论后总结:“融入集体需要主动联结他人”,引出主题“结交新朋友”。 用隐喻引发思考,点明课程核心“主动社交”。
二、讲授新课 1.案例共情:阅读“王飞燕的困境”,分组讨论:“她为什么孤独?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2.策略学习:结合PPT总结“交友六法”(主动倾听、发现优点真诚赞美、待人宽容等)。 通过王飞燕的故事这个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在情感上共鸣,归纳方法论指导行动。
三、深化探究 1.活动1-滚雪球:6-8人组成一个小组,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我叫xxx,我的最大优点是……我擅长”在介绍自己的同时要比画一个能代表自己名字的肢体动作。每个小组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
活动要求:请同学们按逆时针或者顺时针的顺序逐一介绍自己,并做出肢体动作。当第一位小组成员介绍完毕后,第二位小组成员必须重复第一位小组成员的介绍,然后再介绍自己的情况。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在班级内展示成果。
例如,我是坐在性格活泼开朗、喜欢读书的XX右边的XX,我为人真诚勇敢,喜欢各种体育运动。依此类推,最后一位小组成员必须从第一位小组成员的介绍说起。 思考:在雪球游戏中,你有哪些体会 要想顺利完成此项游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要素 【教师引导】 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尊重对方。
4.交友法“宝”:倾听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有谁知道,上帝为什么这样安排吗? 交友法“宝”:倾听 5.体验课堂1 思考: 1.乞丐从屠格涅夫身上得到的是什么 2.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播放视频,思考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6.体验课堂2-测一测 了解你和朋友之间的友谊质量,完成课本17页体验2测一测的内容。何种情况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如何让别人更容易喜欢上你? 6.戏一戏:悟空化斋 你来答:请说一说你为什么给“斋饭” 请“化斋”最多的同学谈谈你的感受。 说说受欢迎的同学有哪些品质特征呢? 学生在相互分享交流中更多了解中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帮助学生梳理情绪,抒发情感,缓解和改善学生进入新环境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生活。
四、实践应用 1.行动宣言:学生写下“交友行动计划”(如“今天主动夸赞3位同学”),投入班级“友谊信箱”。
2.教师分发“友谊种子”贴纸,鼓励践行计划。 将课堂策略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仪式感增强执行力。
五、课堂总结 全体起立,跟随PPT齐声朗读:“主动一步,朋友无数;真诚一分,收获满分! 用口号强化记忆,激励学生课后实践。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与改进
02《结交新朋友》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1.课间观察校园里同学们的交往场景,选择一组你感兴趣的同学,记录他们的互动方式,如打招呼、聊天、一起做游戏等,分析他们的交往行为哪些是积极的,哪些可以改进。 2.制定一个“友谊行动计划”,列出你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打算如何主动结交新朋友的具体步骤。 3.收集五条关于友谊的名言或诗句,并写下你对这些名言的理解和感悟。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参与“滚雪球”游戏进行自我介绍与了解他人,在“悟空化斋”游戏中展现个人魅力争取“斋饭”,参与讨论和测试了解友谊相关知识。 2.实践的方式:学生在参与这两个游戏及相关活动时,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在“滚雪球”游戏中小组协作完成自我介绍和倾听他人介绍;再采用体验学习方式,在“悟空化斋”游戏中亲身感受展现魅力争取“斋饭”的过程;最后采用反思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和测试反思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3.素养的目标: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倾听和赞美;增强自我认知,了解自身在友谊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学生分组扮演新生,互相主动打招呼、自我介绍、分享兴趣爱好。学生在练习倾听、回应、寻找共同话题等交友技巧,鼓励他们大胆交流。通过真实互动,同学们感受到交友的乐趣与方法,这节课我一起来学习《结交新朋友》,开启交友技巧的学习之旅。 学习任务:通过课堂活动掌握结交新朋友的方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改善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交友状态。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在“滚雪球”游戏中,尝试清晰、准确地介绍自己,认真倾听并记住他人信息。 2.在“悟空化斋”游戏中,思考如何展现自身魅力,吸引“施主”给予“斋饭”。 3.完成友谊质量测试,反思自己在友谊中的行为表现。
(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学生分组,每组4 - 6人,准备好纸笔记录信息,熟悉“滚雪球”“悟空化斋”游戏规则及友谊质量测试题。 2.学习分工: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记录游戏过程及测试结果,发言者负责介绍自己及总结小组讨论内容,其他成员积极参与游戏和讨论。在“滚雪球”游戏中,小组内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在“悟空化斋”游戏中,每列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化斋”。 3.学习步骤:先进行“滚雪球”游戏,依次介绍自己并记住他人信息;接着开展“悟空化斋”游戏,思考如何展现魅力吸引“施主”;最后完成友谊质量测试并小组讨论反思行为表现。 4.注意事项:游戏过程中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测试时如实填写,客观反思。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滚雪球”游戏时,教师先示范自我介绍,突出关键信息(姓名、爱好、特长),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游戏时,提醒学生重复前一位同学的信息,增强记忆能力。 2.“悟空化斋”游戏时,提供“魅力展现”小贴士,如微笑、自信表达、展示特长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这些方法吸引“施主”,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3.友谊质量测试与讨论,提供测试题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测试结果。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从倾听、关心、尊重等方面反思友谊中的行为表现,小组内分享感受。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1.小组代表汇报“滚雪球”游戏中记住的同学信息数量和“悟空化斋”游戏中获得“斋饭”的情况,师生共同评价其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交友能力提升情况。 2.各小组分享友谊质量测试的讨论结果,共同分析在友谊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最终总结出有效的交友方法和维护友谊的要点。
四、课堂巩固拓展
1.思考并写下除课堂上提到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自己结交新朋友,与同学分享交流。 2.假设自己在交友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被同学误解、与朋友发生矛盾等),思考应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模拟演练。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1.运用课堂所学的交友方法,主动与班级中还不太熟悉的同学交流,每周至少与 3 位同学进行一次深入对话,记录下交流的过程和感受。 2.观察自己在一周内的交友行为,对照课堂上总结的积极交友行为标准,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